归位习惯初养成
(2010-09-26 19:31:11)
标签:
归位习惯秩序感桐桐妈育儿爱出一个好宝贝 |
分类: 早期教育 |
归位习惯初养成
2010-9-26
桐桐出生于2007年7月29日,现在3岁1个月零28天了
桐桐的归位习惯曾经不怎么好,怎么说都没用,这一度成为我的心病,特别是听说秩序感的养成对于数概念的发展影响比较大时,更是有点担心这个毛病会妨碍她今后的数学学习,担心的同时也有点自责,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归位习惯不怎么好的人,用了东西喜欢随手一放,由于整天瞎忙,家里的环境布置也经常很乱,无疑,这对于桐桐归位习惯的养成都会有不那么好的影响。当然,自责归自责,矫治她这个习惯的努力却不曾放弃过,让人欣慰的,到目前为止,宝贝终于基本养成了用完东西就归位的习惯,说是“基本”,是因为她还没有做到每次都自觉,偶尔还需要我提醒,但有些方面,却做得比我预期的好得多,这让我终于有底气来汇报养成心得。
一、从建设新习惯开始
正当为桐桐用过东西就随处乱丢还屡教不改犯愁之际,我读了铃木镇一的《用爱浇灌》,其中一篇如何养成新的发音习惯的文字对我启发很大,这篇文章说,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发错误音高的习惯,不要在直接这个基础上纠正她,让她去通过听正确的音习得正确音高要比生硬地纠正错误的音高来的容易,也就是说,直接培养新的正确技能要比纠正旧的错误技能高效的多。受此启发,我决定暂时先不对桐桐随手乱丢的习惯耿耿于怀,转而开始认真建设她的新习惯,比如,有一次我给她买了一盒水彩笔之后,就告诉她用完一支之后,要收放好再拿另一支,大约是新水彩带来了新气象,桐桐竟然痛快地答应了,而且非常认真地遵守了我的建议,我借机夸奖她归位习惯好,小家伙很受鼓舞,竟然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到现在这盒彩笔都快用的没水了,还一支都不少,整天工工整整地在盒子里装着呢。更重要的是,经由这个习惯和我的鼓励,桐桐建立了对归位习惯的良好态度定势,从此她经常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鞋子放放好,把散落的卡片装装好,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
二、提供有趣的“媒介物”
有一次桐桐发现有个月饼盒子空在那里,非常喜欢,就拿起来去放玩具的地方收纳散落在桌子上的积木之类的东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那以后,再发现桐桐把玩具摊一地的时候,我就多了个办法,即拿一些漂亮的盒子让她收纳,总之家里总能找出这样的盒子,有时候为了把整个过程变得有点趣味,还会加个选择的小插曲,就像我在上篇文章谈到的那个例子:
有一次桐桐把琐碎的小玩具撒了一地,玩完之后怎么也不肯收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没有用,黔驴技穷之际,我看到一个漂亮的菜篮子,一下子有了新主意,于是另找了一个盛橡皮泥的小桶,把两个东西一起拿到桐桐跟前,对她说:
“宝宝,你看,妈妈给玩具找了两个房子,你想让他们回哪个家呢?”
桐桐一看,一下子来了兴致,把两个东西左看右看了一番之后,决定让玩具回菜篮子的家,然后很积极地从里面收纳起来。
三、利用绘本巩固认知
陪桐桐看绘本的时候,我发现有些绘本涉及了关于归位的相关主题,印象最深的好像是有一本《收起来》的主题绘本,曾经一度让桐桐受到很大感染,巧虎中也好像有一个主题的节目,这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示范。
有时候即使不那么专门的主题绘本,看到页面上乱放的玩具我也会趁机问桐桐这样做对不对,桐桐每每都会指出这样不对,我就借机追问桐桐要不要这样做,小家伙当然会摇头表示不会。这样一来,下次再遇到小家伙乱丢东西时,我就会拿出绘本中或正面或反面的案例跟她理论,有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呢。
四、适当运用“威慑”
有一次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桐桐散落在地上的图片给扫进了垃圾桶,没想到桐桐看到后,非常心疼,当下就责问我为什么扫了她的东西,我趁机告诉她,如果她不想自己的东西让我扫掉,就不要乱扔在地上。桐桐自知理亏,没说什么。
这个细节让我发现了桐桐对自己东西的珍爱,当然也为归位习惯的巩固提供了契机,从此以后,只要桐桐一往地上乱扔东西,我就提醒她我要扫地了,一般情况下,小家后听到这句话就吓的赶快收拾了,有时候她也会比较疲沓,懒懒散散的不想动,这个时候我便会毫不客气地拿起扫帚去扫,有时候到这一步她就连忙去收拾了,如果再不收拾,我就真的给她扫掉,即使她心疼的哭也无法妥协,几次交涉下来,小家伙就基本明白我会懂真格,不会轻易忽视我的警告了。
顺便再谈几点心得:
1、归位习惯往往需要一定的秩序感做基础,所以抓住秩序敏感期来培养事倍功半,理论而言,这个敏感期是2-4岁,但在个体身上,可能有早晚之分,所以,如果一时想尽办法孩子还难以养成归位习惯,也不要太着急,很有可能是秩序敏感还没有发展,桐桐两岁多之前,我苦口婆心也没有帮她建立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候原来她不接受的教育策略她也接受了,这背后,可能就是秩序敏感在起作用。
2、建设为主,充分利用好“首次原则”。即每做一件全新的需要归位的事情,就先建立好规则,比如,我第一次带桐桐去图书馆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她,看完书或玩玩玩具要放回原来的架子上,桐桐自然地接受了,从此就养成了图书馆里的归位习惯。
3、就像成人也会偶尔懒散一样,孩子基本养成归位习惯之后,有时候也会有偷懒不想动弹的时候,遇到如果无论想什么办法孩子都拒绝配合的情况,也不妨稍微放一放这件事,告诉孩子可以在做完某事回来继续收,否则就给她没收或丢弃,但到时候一定得执行,否则就得引入惩罚措施,比如扫掉。
4、鼓励是不老的法宝,孩子一旦有了归位行为,一定要及时给予正强化,借机明确我们的行为导向,也让孩子的干劲得到支持。
5、虽然有点老生常谈,还是不得不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很惭愧我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可能这也是桐桐的归位习惯尚难彻底形成的原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