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脏话”

(2010-08-05 16:07:10)
标签:

育儿

桐桐妈

脏话

诅咒敏感期

模仿

语言环境

分类: 早期教育

孩子的“脏话”

----解读三岁孩子的行为(1

 

2010-8-5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3岁零8天了

 

 

     前些天,桐桐从奶奶家回来,谈到妞妞姐姐回去了,突然说了句:

     “妞妞姐姐回去了个屁!”

     因为不曾记得桐桐说过这么脏的话,心里暗暗吃惊,但由于事先对这方面有所知识准备,还是故作平静地说:

“宝宝,你是不是想说妞妞姐姐回去了?”

“恩,她老搞破坏,我不喜欢妞妞姐姐!”小家伙愤愤地说。

 

大约是因为我刻意留心了这件事,此后又多次发现桐桐说“屁”字,比如我关灯的时候,她有时就说“关个屁!”、洗衣服的时候,就说“洗个屁”。不仅如此,有一次还说过一个很厉害的,那就是桐桐爸有一次冒犯了她之后,她竟然大吼:“我让爸爸滚出去!”

 

桐妈解析:

孩子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个喜欢说脏话的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我事先储备的教育心理知识以及对孩子行为的观察,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种:

 

1、体验语言的力量

根据孙瑞雪老师的敏感期理论,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被人关注的他们会渐渐发现带脏字的语言是有力量的,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激起成人的强烈反应,这个发现让她感到惊喜,于是更加喜欢没轻没重地到处使用这些语言。这种情况在桐桐身上也得到了充分证实,偶尔她说脏话的时候,如果爸爸反应稍微强烈,她就显得得意洋洋,好像达到了什么目的一样……

2、不明是非地模仿

孩子的模仿力量,是非判断力却比较差,如果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人喜欢说脏话,小家伙便可能偷学过来。在我们家里,偶尔会有人说个不那么雅观的口头语,比如“靠!”之类,桐桐听到了,有时候就立马模仿着乱说!

3、发泄负性的情绪感受

桐桐不开心或者非常愤怒的时候,就可能说脏话,比如案例中对爸爸的吼叫,和对妞妞姐姐的回去一事的表述,都很显然地夹杂了许多负性感受。

 

那么,遇到孩子说脏话的场合,我们该如何反应呢?在面对桐桐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曾经试验过如下做法,感觉效果还不错。

 

1、冷处理,让她“自讨没趣”

由于孩子说脏话的动机之一就是用那些脏词激起对方的强烈反应,借以体验语言的力量,由于事先明白这一点,如果桐桐的脏话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仅仅是相对无聊的说句“关个屁!”、“洗个屁!”之类的,一般我会装作没听见,同时也叮嘱桐桐爸不要理会,这一招的确管用,一般桐桐看到我们没什么反应,就很少继续下去了。

可惜,这个原则的使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般局限于能包容孩子的家庭内部,当孩子把脏话的矛头指向别人时,如果对方不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就得想办法给对方解释,争取别人的谅解了,同时,也可以借机告诉孩子,用这些话表达意思不是文明的做法,是要让别人不开心的。

2、优化语言环境,增强孩子的判断力

由于模仿是脏话的来源之一,孩子的语言环境很重要,所以当父母的首先要做到不说脏话,用文明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这样,即使孩子从别处学了脏话,教育起来也有说服力!

既然家庭以外的语言环境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适当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借以增强孩子的判断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言行示范和相关的主题碟片或绘本从正面进行教育,也可以见到不文明的现象之后随机让孩子做出点评,后者我在桐桐这里做的尤其多,每次带她出去时,看到相关的不文明言论,只要桐桐注意到了,我就会借机问她“桐桐,你说这样做对不对呀?”桐桐一般都会给我个否定的答案,我便会继续追问“那我们桐桐要不要向她学习呀?”‘“不要!”小家伙每每都回答的非常干脆!

当然,对于幼小孩子免于不良语言环境影响的能力,我们也不要期望值过高,毕竟孩子正处于这么一个敏感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时候是很难左右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自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孩子来说。好在孩子会渐渐长大,会越来越懂事,只要我们不放弃随机的引导,终会滴水穿石!再说,孩子也会随着所受的正面教育渐渐发展出道德自觉,记得我小时候也会说脏话,慢慢长大后懂得了道理就再也不要说了!

3、引导孩子理性地表达和宣泄

如果桐桐在表达具体的内容时用了脏话,我一般会若无其事地跟她确认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开头案例中,桐桐讲到妞妞姐姐回去这个事件时,用了脏字,我就不动声色地问她是不是想说“妞妞姐姐回去了?”等等,如此,既让她难以体会脏字的力量,又让她感到我对她话意的重视。

如果桐桐基于愤怒等负性感受用了脏字,我就会在共鸣她感受的同时,让她明白那样宣泄是不对的,比如,有一次桐桐要自己吃饭,桐桐爸非要喂她,小家伙情急之下,就喊着让爸爸“滚开”,此情此景之下,我就先肯定了桐桐希望独立进食这个行为本身很棒,让她感觉到我的支持,当同时我也告诉她,爸爸想那样做也是出于对她的爱,并让她明白对长辈那样说话的方式是不对的。后来桐桐的情绪就缓和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