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010-07-26 17:31:25)
标签:
自我价值感自信悦纳孩子育儿 |
分类: 早期教育 |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010-7-26
桐桐出生于2007年7月29日,现在2岁11个月27天了
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而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果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较高,她就会比较自信、能悦纳自己、为人处世比较乐观,反之,如果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较低,就可能比较自卑、消极、没有主见、病态地害怕失败,很遗憾,我就是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妈妈,这种负性的自我感受经常让我的生活充满焦虑和困扰,虽然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但收效甚微,深受这种负性情感折磨,桐桐出生以后我一直非常注意培养她的积极自我价值感,所幸到现在为止,小家伙还算阳光,言行也总是充满积极色彩,现把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一、帮助孩子增强自己的本领
心理学认为,影响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发展的要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内部因素,即能反映人的价值的内部特征,如能力、成就等等,另一类是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非常注意培养桐桐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幸运的是,到现在为止,桐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还算可以,这让她在跟同伴的相处中能够胜任各种游戏,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胜任的体验,甚至多了许多可以骄傲的“资本”,我相信,这是她建立积极自我价值感的良好基础。
二、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
孩子有了本领,就往往会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给她充分的尊重,以最近小家伙“好为人师”为例:
“妈妈,你来读,读错了我教你”。
桐桐指着绘本《饥饿的狼》上面的标题,得意地对我说,这是她学会某个本领之后的惯用表情。
我连忙拿出一贯的笨拙,呆头呆脑地读起来:“饥--饿---的---桐---桐”。
“哈哈,不对”,话音刚落,有意教训“笨妈妈”的桐桐就立马开始纠错了,然后摆出她的师道尊严,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妈妈,你跟我念,‘饥----饿----的----狼’”。
“饥---饿---的----狼”,我乖乖地跟着小老师念着,然后转头对桐桐爸说:“你看呀,桐桐都会当老师了!”
类似的场景,在我们家经常发生,一家人在一起时如此,来了亲戚朋友,如果桐桐喜欢表现自己,我们也是尽量争取亲友的配合,给她鼓励,不过说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除非孩子有意,我们当父母的不能因为孩子会了某种本领就逢人要求孩子表演,否则,对某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而言,难以放开自己的不胜任感反而会剥蚀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三、郑重享用孩子的劳动成果
为了增强桐桐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她体验到变革环境的自信,平时我经常有意邀请桐桐帮我做些事情,比如剥个豆子、洗个水果等等,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桐桐通常非常愿意帮忙,而且,很多时候,她看到我们做事都会主动要求帮忙,比如,看到我们剪胶带,就要求拿着剪刀帮我们剪,看到我缝扣子,她也希望能尝试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放手让她帮忙,只是非常注意在她尝试原本不会做的事情时,有意提供一些让她难以察觉的帮助,以便她能在顺利完成的同时体验到成就感,比如,缝扣子是桐桐尚不能胜任的劳动,但为了不打击她的信心,我在享受她的帮助时就会分解穿针的步骤,让她只需要往外拔针就可以了,由于桐桐本来就不大懂如何缝扣子,这样她就会以为自己果真在帮大忙。
桐桐帮忙做完事情之后,我也总会当面郑重享用她的劳动成果,比如大口地吃她洗的西红柿,对桐桐爸说布娃娃的扣子是桐桐帮忙缝的,甚至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也会向他们展示桐桐帮我做的事情。这通常让桐桐充满了成就感。
四、悦纳孩子,给孩子恰如其分的鼓励
就像前文提到的,成人的评价,特别是“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和态度对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意义也十分重大,在某些时候,这些外在的因素甚至能左右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孩子越小越是如此,因为孩子越小,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越是被所信赖的成人态度所左右,一个经常感觉自己被接纳被肯定的孩子,她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往往是乐观积极的,反之,一个生活在厌弃和批评中的孩子,就可能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在亲子互动中向桐桐传递尽量积极的信息,主要做法包括:
1、及时回应她的合理需求,让她感觉自己的存在是被父母重视的;
2、给她无条件的爱,让她感觉自己是可爱的;
3、善于发现她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让她感觉自己是能干的。
4、教育中以正面的积极暗示为主,但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就事论事,以免让她因为空洞的表扬而自大或者因为对她个人全盘否定性的批评而自卑。
五、尽可能地给孩子参与决策的机会
小到一双餐具的形状,大到新买家具的颜色,只要能听桐桐意见的地方,我都尽量让桐桐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她的意见在大小决策中的权重不一,但在没有原则是非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我们参考的标准。
有一次我带她去买裤子,走进一家商店之后,我来到符合心理价位的裤子架旁,让桐桐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但桐桐看来看去,没有一件喜欢的,弄的店主很不高兴,嘟哝着“你哪能听她的呀,小孩子知道什么呀!”我知道跟她解释不清,便带桐桐离开了,进了相邻的另一家店,非常巧的是,桐桐进了这家店之后,果然在同等的价格区域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裤子,开心不已,我也非常开心。
虽然这样的行为看似对桐桐有点娇惯,但我想,桐桐终会从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参谋行为中明白自己的意见是父母、对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而一个人对自身重要感的体验,就是自我价值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