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读本选购及使用心得

(2010-05-19 13:55:04)
标签:

超级宝宝

原创绘本

阅读

期刊

选购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童书选购及使用心得

 

2010-5-19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29个月20天了

 

自桐桐养成阅读习惯之后,她的小书库就一直在扩充之中,在不断选购和陪读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积累着一些感受,现把这些感受盘点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一、绘本:国外引进vs国内原创

绘本应该是孩子最喜欢的童书形式了,桐桐也不例外,为了满足她的阅读欲,我也一直在不断买回各种绘本。陪她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发现,整体而言,国外引进的绘本要明显好于国内的原创绘本,我和桐桐最喜欢的十本书都出自国外作家之手就是一个明显例证。相比之下,大部分国内原创的绘本实在让我不敢恭维,即使那些所谓“大作家”创作的作品,慕名买回来之后也常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感。多次失望之后,给桐桐买绘本时遇到国货我就基本敬而远之了,虽然国外引进的绘本价格一般都比较贵,像信谊的绘本,动辄20元左右,十分挑战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过,想到宝贝桐桐能就此接触更具有思想性的作品,还是忍不住隔三差五地往家买。

当然,这不是说国内原创的绘本都比国外的差,事实上,某些国内原创的绘本甚至比一般的国外绘本还好,像熊磊、熊亮的作品,像《超级宝宝》的绘本,只是遇到的概率比较小而已,所以偶尔我也会买一些,但买的非常谨慎,一般都是挑著名出版社的,比如少儿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等,而且,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一般挑比较信得过的作者的,比如,熊磊、熊亮。

 

二、期刊:从“旧爱”到“新欢”

期刊是桐桐最先正式接触的童书形式,其中又以好友小丁送的《嘟嘟熊》为最早,由于家有这类期刊的时候孤陋寡闻的我还没有怎么接触绘本,期刊类童书一度成为桐桐的单一读物,由于当时尚无比较机会,我还一度认为这是启蒙读物的唯一形式呢(汗!),以至于桐桐图书的扩充也一度主要围绕期刊进行,后来还专门给她订阅了2009年版的《嘟嘟熊》,没想到改版后的嘟嘟熊让我们非常失望,便有了购买过刊的想法,没想到这个思路一打开,还真发现了宝藏,淘宝上的全新过刊卖的非常便宜,均价也就是2元多一本,而我订阅的2009年新版嘟嘟熊每个月要花25元大洋,质量还差的一塌糊涂,而且,过刊不仅便宜,而且做的比2009年改版后的要好。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购买《嘟嘟熊》过刊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做的好的期刊还不止这一种,《婴儿画报》、《婴儿益智画刊》、《小太阳》、《东方娃娃》、《婴幼儿益智画刊》、《超级宝宝》、《小伙伴》等都很不错,大喜,于是买了一批又一批。

不过接触绘本后我很快就对期刊不那么满足了,因为和绘本比起来,大部分期刊故事太浅显了,几乎谈不上什么思想性,这样想着,竟然一度冷落了占了家里童书半壁江山的期刊,转而专买专读绘本,有时候甚至感叹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绘本,惭愧之下,便把期刊打入冷宫,直到再次发现了期刊的价值…….

桐桐进入两岁之后,有一次家里绘本断档,不得已把原来的期刊翻出来给她看时,惊喜地发现整本书都有了利用价值,原来桐桐只看得懂期刊故事,现在则什么栏目都能看得懂了,这让我惊喜地发现了期刊的比较优势:虽然她的故事相对小儿科,但她的教育形式更为丰富,广泛覆盖了语言发展、精细动作、色彩感知、右脑开发、数概念、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习惯养成等领域,堪称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全面帮手!

这个新发现带来的惊喜,让期刊再度成为我早教的得力助手。

 

三、两点遗憾:传统文化载体不力,原版不敢问津

很多妈妈都羡慕桐桐被我培养成了“小书虫”,也有很多妈妈惊讶于桐桐的小书库之丰富,但对我而言,面对褒奖的同时却止不住有两点遗憾:

一个遗憾是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读本太少了,除了《唐诗大卡》、《三字经》这种相对“枯燥”的形式之外,竟然没有几本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绘本,已经绝版的《超级宝宝》过刊当然是面向传统文化的,但它的大部分绘本,桐桐到目前为止还欣赏不了。非常想再买点这方面的童书,却常常发现自己拿着钱却不知道该买什么,也许,孤陋寡闻的我还没有发现,也许,这类书本来就太少了…….

一个遗憾是尽管经常在团购连接里看到非常不错的英文原版绘本,由于我个人口语能力的局限,基本都不敢买,曾经买回几本简单的试试,一读出来就被自己蹩脚的发音给吓的放下了……看来,妈妈的素质也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范围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