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哭闹虫”到“乖宝宝”
(2010-02-27 16:59:00)
标签:
入园桐桐妈育儿手记分离焦虑育儿 |
分类: 教养手记 |
从“哭闹虫”到“乖宝宝”
----桐桐在园行为琐记
2010-2-27
桐桐出生于2007年7月29日,现在2岁6个月29天了
昨天去接桐桐时,由于小家伙的流连忘返,我得以有机会与老师有了更多交流,同时也观察到她的一些新变化,心中欣慰,特此一记。
从抗拒入园到爱园如家
记得当时记录桐桐的入园焦虑期时,麒麟妈妈曾经留言说不多久你就会为如何把孩子从幼儿园拖回家头疼了,当时我还再想这种迷恋幼儿园的事肯定不会发生在恋家的桐桐身上,没想到入园半年之后,麒麟妈妈的话就应验了,去接桐桐的时候,小家伙越来越流连忘返了,昨天竟然还玩到由徐老师出面劝回家!
昨天,去接她的时候已经有点晚,班里只剩下三个人,小家伙看到我却一点也不急于回家,在教室里继续留恋了一会儿后,出门就看到大厅里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玩,玩瘾一下子就上来了,跑过去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玩滑梯,从大滑梯玩到小滑梯,玩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提回家的事儿,眼看着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走光了,我担心老是玩下去会给幼儿园的管理带来麻烦,几次叫她回家,都炮打不惊,还扔给我一句:“再玩一会儿嘛,玩到三点再回去!妈妈你也玩!”晕,其实那个时候早就五点了!
“她现在乖多了,刚来的时候,得有一个多月的样子吧,进门就哭鼻子,现在来去都是高高兴兴的”门卫室的爷爷看着不愿回家的桐桐,感慨地对我说。
后来徐老师看到我喊桐桐回家,以为我要急着回家做饭,就过来帮忙解围,借助老师的威严对桐桐说:“再玩一次哦,妈妈要回家去做饭啦!”桐桐这才乖乖地跟我回去。“你看,她现在连家都不想回了吧,原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三点半没人来接她就开始大哭大闹了”徐老师也欣慰地对我说。
走到大门后,看到两扇大门都开着,小家伙竟然操心地说:“要把大门关上!”说着还真动手去关了,看着小家伙用力拖动铁大门的身影,我忽然一阵感动…..
从特立独行到乖巧懂事
桐桐入园时的执拗和特立独行,大抵的出了名的,因为不仅仅班里的三个老师多次这样跟我反映,连同一楼层的老师都知道:
“你们这个小家伙,脾气坏哦,主意大的不得了,想要什么东西,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候还指挥老师做这做那”与非本班的老师聊天时她们也不止一次跟我说。
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事实,虽然我宁愿用“两岁风暴期”的特有心理发展特点来解释小家伙的执拗,当老师们众口一词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桐桐的家庭教育的确存在着某种疏漏,抑或家庭教育的不统一或着家庭氛围的紧张让她的性格发展出现了某种偏差,不管怎么说,我这个当妈妈的,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
不过,让我松一口气的是,现在的桐桐,已经成为一个有集体生活意识和乖巧懂事的“好娃娃”。
“这个春节过后,桐桐的变化真是大的让我们吃惊,不仅自己主动拿勺子吃饭了,而且吃的非常好,吃饭时也不像原来那样离桌了,跟小朋友坐在一起吃了”,韩老师一边说,一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让我看,难掩内心的激动。
超级爱学习的小女孩
和她的“火爆脾气”一样,桐桐的聪明也是各位老师众口一词的,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昨天从徐老师那里又了解到一点----桐桐非常爱学习,说道这里,徐老师还特别补充了一下:
桐桐在幼儿园里,尽管一度非常执拗和闹腾,但即使在把老师折腾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要老师说上课了,小家伙也会马上进入状态,记得有一次,小家伙不愿意跟小朋友在教室里呆着,非要跑到卫生间里去玩,怎么弄也弄不出来,没想到叶老师在教室里一喊“要上课了哦!”小家伙就马上跑出来了,嘴里还嚷嚷着,“要上课了,我要学习!”
更善于合作与分享了
与外人相处的时候,桐桐尽管一直比较礼貌谦让,但两岁以后合作与分享意识却一度有所下降,但昨天荡秋千时我却观察到让人欣慰的一幕:
桐桐来到大厅的时候,一个小姐姐正在那里荡秋千,蠢蠢欲动的桐桐便指着正在荡秋千的小姐姐说:
“等小姐姐荡完了,我就去荡”,说完就乖乖地在那里等着。小姐姐荡完后,小家伙便上去了,正在享受荡秋千乐趣的时候,来了一位男小朋友,也要上,桐桐便让她上去了,两个人一起荡,看着两个小家户在秋千里和谐相处的身影,不由地感慨小家伙的变化之大,要知道,小家伙曾一度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视为“我的”,不允许其他人分享啊!
性格正转向开朗……
桐桐语言表达能力之强,本班的三位老师是一直跟我反映的,但同时他们也曾经告诉我,尽管能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流畅表达,但由于性格内向,正式场合里小家伙是不敢出声的,即使说话,声音也小的不得了。没想到昨天,我却观察到一些很让我惊喜的细节:
桐桐在幼儿园玩滑梯的时候,另一个我不认识的老师走了过来,指着滑梯上的桐桐说:“你们桐桐,真是越来越可爱了,小嘴巴会说的不得了,有一次还跑到我班里去,大声对我们说‘我会背三字经’,说着就在那里给我们背起来…….。”哈哈,没想到小家伙的胆子也变得这么大了,我忙让撅着屁股玩滑梯的桐桐跟这位老师打招呼,桐桐头说了句“吴老师好”,却没有正事吴老师,吴老师笑着拉着她说:“眼睛要看着吴老师”,被拉住的小家伙竟然使劲把眼睛瞪大,对着吴老师做鬼脸。然后两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再想到小家伙最近和别人打招呼时也越来越大声,我突然看到一点希望:小家伙不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朗么?
桐桐的上述变化让我感到无限欣慰,它让我确信,只要幼儿园选择得当,家长也积极配合,较早年龄入园的孩子是可以得到乐观发展的,年前我曾经应《家庭育儿》杂志之邀写过一篇《孩子入园,早点也无妨》,如果说当时只是一个直观的体悟,现在我是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当然,像桐桐这样内向而执拗的孩子能够在半年之内发生老师所说的“非常非常大的变化”,也是有条件的,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方面,家长一定要配合园方坚持送孩子入园。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初次离开家长的他们产生分离焦虑是必然的,当家长的千万不能因为心疼孩子的哭闹而三天打鱼两三筛网,这样反而对孩子顺利克服入园焦虑、融入集体生活不利。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孩子长远的良好在园状态,我们应该适当狠狠心。桐桐初入园的时候,抗拒的很厉害,但我们坚持送了,孩子也就慢慢地习惯了。因为幼儿园生活对他们来说,在情感上是分离焦虑的开始,在心理感受上则是一种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秩序,而后者是他们焦虑的重要原因,通过持续性地暴露在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秩序中,他们就会逐渐适应新环境并建立新的秩序感,焦虑也自然会减轻了。
另一方面,幼儿园的氛围真的很重要,每次想到这里,我就非常感慨桐桐所在幼儿园的氛围之好,因为不仅班级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整个幼儿园简直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从门卫师傅到不那么“相干”的老师,他们的脸上永远都挂着那么温暖的微笑。这样,孩子在进入门口的那一刹那,感觉到的就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教育场”。有很多时候连我这个家长都感到吃惊:为什么他们在跟孩子打了一天的交道之后,还会那么地充满了耐心?就连下班之后,看到在大厅里玩耍的孩子,都忍不住停下来跟他们打招呼。比如,我去接桐桐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婴托班的贾老师抱着孩子在大厅里转来转去,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密,看见荡秋千的桐桐就跟我说“还记得你们桐桐刚入园的样子吧,又瘦又小,像个温室里的小苗一样,你看她现在,长高也长胖了,活蹦乱跳的,多健壮啊!”,让我惊讶于她对桐桐了解的同时也感到很欣慰。正在准备回家的吴老师,看到玩滑梯的桐桐也忍不住踅回来跟她开个玩笑……门卫室和开班车的两个师傅更是看见孩子就开心,桐桐在那里玩的时候,不时地过去逗逗她,老想抱抱她,可惜桐桐光顾的玩,不给他机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