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七讲:最小公倍数[分析与解]
(2012-11-08 22:20:06)
标签:
五年级数学分析与解最小公倍数教育 |
分类: 五年级数学培训解答 |
第七讲
知识导航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记作【a,b】,如果(a,b)=1,【a,b】=a×b。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这样的关系: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乘积。既(a,b)×【a,b】=a×b。
要解答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关键是要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若要求的数对已知条件来说,是处于被除数的地位,通常就是求最小公倍数,解题时,要避免和最大公因数问题混淆。
精典例题
例1:某校只有两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4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5分钟发一辆,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
思路点拨:1路车以后每次发车时间都是4的倍数,2路车每次发车时间都是5的倍数。当他们同时发车后到第二次同时发车,经过的时间就是4和5的最小公倍数。
【4,5】=20分。
模仿练习
某县城有三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3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5分钟发一辆,3路车每7分钟发一辆。这三辆车同时发出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
【分析与解】三路车从同时发车后,又再次同时发车,经过的时间就是3,5,7的最小公倍数。
例2:一块砖长20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要堆成正方体至少需要这样的砖头多少块?
思路点拨:要把若干个长方体堆成正方体,它的棱长应是长方体长、宽和高的公倍数。现在要求长方体砖块最少。它的棱长应该是长方体长、宽和高的最小公倍数。求出正方体棱长后,再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就能求出长方体的块数。
①正方体的棱长:【20,12,6】=60厘米。
②需要的块数:(60÷20)×(60÷12)×(60÷6)=150(块)
答:至少需要这样的砖头150块。
模仿练习
用长9厘米,宽6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用这样的长方体多少块?
【分析与解】要使用的长方体块数最少,则叠成的正方体应最少。则正方体棱长应是长方体的长、宽和高的最小公倍数。
①正方体的棱长:【9,6,7】=126厘米。
②需要的块数:(126÷9)×(126÷6)×(126÷7)=5292(块)
答:至少需要这样的木块5292块。
例3:一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7除余5,这样的数中最小一个是
思路点拨:这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7除余5,余数各不相同。但余数与除数的差相同,余数都比除数少2.被3除余1,则这个数比3的倍数少2;被4除余2,则这个数比4的倍数少2;被7除余5,则这个数比7的倍数少2.则这个数比3、4和7的公倍数少2。这样的数中最小的一个,这个数就比3,4,7的最小公倍数少2.
【3,4,7】=84,
答:这样的数中最小一个是82.
模仿练习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分析与解】这个自然数除以10,除以7,除以4的余数各不相同,但余数与除数都相差3.这个自然数比10的倍数少3,比7的倍数少3,比4的倍数少3.这个自然数比10,7,4的公倍数少3.要求这个自然数最小值,就比10,7,4的最小公倍数少3.
【10,7,4】=140,这个自然数是:140-3=137.
答:这个自然数最小是137.
学以致用
1.分别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5和55
【45,55】=495;
2.甲、乙、丙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在圆形跑道上跑步,甲跑一圈用120秒,乙跑一圈用80秒,丙跑一圈用100秒。再过多少时间,三人第二次同时从起点出发?
【120,80,100】=1200秒=20分
答:再过20分钟,三人第二次同时从起点出发。
3.用一些长32厘米,宽30厘米的地砖铺正方形地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①正方形边长:【32,30】=480厘米。
②正方形面积:480×480=230400平方厘米。
4.有200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要把这些木块堆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与解】堆成的正方体棱长是长方体长、宽和高的公倍数。木块有200块,堆成最大的正方体。我们可以先从最小公倍数进行思考,从小列举公倍数及需要的块数。块数最多的正方体就最大。
①最小正方体棱长:【6,4,3】=12厘米,需要长方体块数:(12÷6)×(12÷4)×(12÷3)=24块。
②较大正方体棱长:24,需要长方体块数:(24÷6)×(24÷4)×(24÷3)=192块。
接近200块,所以这个最大的正方体棱长为24厘米。
③正方体的体积:24×24×24=13824立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体积是13824立方厘米。
5.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500米。原来每两棵小树苗的距离是2米,如果要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算,中间还有多少棵树苗不必移动?
【分析与解】从起点开始,原来的距离是2的倍数,现在的距离是5的倍数。从起点开始,不必移动的树苗,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即是2和5的公倍数。
①从起点开始,不移动的树苗相隔:【2,5】=10米。
②从起点开始,不移动的树苗共有:500÷10+1=51棵。
③两端不算,不移动的树苗有:51-2=49棵。
6. 甲每秒跑3米,乙每秒跑4米,丙每秒跑2米,三人沿600米的环形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方向跑步,经过多少时间三人又同时从出发点出发?
【分析与解】甲、乙、丙要回到出发点,则他们跑的路程应该是600的倍数。他们重新回到出发点的时间也是各自跑一圈时间的公倍数。
①甲跑一圈时间:600÷3=200秒。乙跑一圈时间:600÷4=150秒。丙跑一圈时间:600÷2=300秒。
②他们同时出发,又同时回到出发点需:【200,150,300】=600秒。
答:经过600秒三人又同时从出发点出发。
7.一盒围棋子,4颗4颗的数多3颗,6颗6颗的数多5棵,15棵15棵的数多14棵,这盒棋子在150棵至200棵之间,问共有多少颗棋子?
【分析与解】棋子总数÷4余3,÷6余5,÷15余14。余数各不相同,但余数与除数都相差1,说明棋子总数比4,6和15的公倍数少1.我们可以先找出最小公倍数,再找出符合条件的公倍数,求出棋子总数。
①【4,6,15】=60.
②150至200之间,4,6和15的公倍数有:180.
③棋子总数:180-1=179个。
答:共有围棋子179个。
8.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设这两个数分别是A、B。则(A、B)=15,【A、B】=90.
A=15a
B=15b
①A=1×15=15
B=6×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