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庚辰,上畋于新店,入民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对曰:“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它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后又云和籴,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始云所籴粟麦纳于道次,今则遣致京西行营,动数百里,车摧牛毙,破产不能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每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恐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上命复其家。
◎文本摘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公元七八七年)。按贞元三年为丁卯年,丁卯年的庚辰日应在1月18日、3月19日、5月18日、7月17日、9月15日、11月14日,唐德宗秋畋于新店,在当年“和籴”之后,故推算在公元787年11月14日。
【渔隐读】唐贞元三年秋,唐德宗李适在新店打猎,忽然心血来潮,走到一户农民家里。农舍主人叫赵光奇,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皇帝问赵光奇:“老百姓高兴吗?”老赵答曰:“不高兴。”皇帝不解地追问:“今年关中地区收成不错,怎么能不高兴呢?”赵光奇倒出一肚子苦水来:“皇帝的命令没有信用啊。以前说除两税之外不再征收什么,可现在征收的杂税反而比正式税收还多。后来又说‘和籴’,实际上是强取硬要,没见过一个钱。原来说征购的谷子麦子在道旁交纳不用跑远,现在要我们送到京西(泛指长安以西)行营,几百里地,车毁牛亡,破产了也应付不了。这样愁苦,有什么可高兴的!”德宗听罢,下诏补偿给老赵一家。注:籴,读dí,意思是买进粮食,与“粜”相对。和籴:官家征购粮食。
【渔隐曰】皇帝老儿真是体恤民情,爱民如子啊!农业增收了(颇稔),农民却“不乐”,老百姓有一肚子苦水倒不出来,如何能乐的起来呀?中央说过的话,多不算数,丰收了,税务反而加重了,且政府“强取之”,百姓多“破产不能支”。尽管朝廷说的很漂亮(每有诏书优恤),事实上是“徒空文耳”。老农赵光奇是幸运的,偶遇打猎的皇帝,给他的损失予以补偿。可是千千万万个像老赵一样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呀。
http://s13/middle/6304daf4g9da3190badb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