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2017-12-18 15:35:33)
分类: 教学反思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解题及三段主要内容概括
1. 结合书下注解,句读。
2. 解释题目含义。
【明确】李白即将从东鲁启程去往南游吴越。 李白把自己在梦中游览天姥山这个梦写下来,留给东鲁的朋友。
3. 提炼出三个关键字:
    梦,游(天姥山),别。
4. 三段分别扣住题目中的“梦”“游”“别”哪个字?
    【明确】第一段:游天姥山(天姥山的传说)
    第二段:梦,游
    第三段:别

二、分段疏通与赏析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
1. 诵读。
2. 提问:
3. 提问:本段突出天姥山哪个特点?哪句体现了这个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比较容易从后面四句找出答案。也能回答出手法:夸张、反衬。
   前面六句需要台阶问题: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注意要两句话翻译-山掩映在云霞之间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写天姥山高,为什么要写一个“瀛洲”呢?————注意四句连在一起“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明确】瀛洲太远,所以难求;正像是 天姥太高,所以难睹。
  4. 诵读。
  
(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梦
1. 诵读。
2. 提问:本段写“梦”。
  (1)梦到了什么具体景物?(内容)    可以划分成几个场景?
  (2)总体上有什么特点?  
  (3) 运用哪些手法写梦?
【明确】
(1)①在梳理景物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有些有趣的典故让学生说一下,以做强调(如谢公屐,天鸡);有些学生可能在阅读、生活、电视里看到过的景象,提示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千岩万转路不定”——“山重水复疑无路”。 “熊咆龙吟殷岩泉”——班里谁声音最大?能震动岩泉吗?当然,此处也可以理解成泉水涌动震响了岩石。或者说,你感受过地面被震动的感觉吗?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在什么电影视剧里看到过吗?好多学生说《西游记》一开头就是。)
     这样做,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进入诗境。
    ②梦中飞游天姥山;梦中忽遇仙人境;梦中惊醒惟枕席。
(2)特点:神奇梦幻,虚实交错;震撼惊栗。
(3)手法:虚实结合,想象,夸张,传说,典故。

(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三段——别
1. 诵读。
2. 提问:送别诗大家也读过很多。李白为什么把自己的梦写下来,送给诸公留别呢?
    请结合背景和最后一段的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1)积极: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人格。对诸君的勉励。
    (2)消极:万事归空,访仙求道。对失意人生的怅惘。

三、整体阅读与思辨
1. 你认为本诗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明确】本诗确有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万事如东流之水、愿骑白鹿访道寻仙。但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后,并没有选择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采取了蔑视和抗争的态度。他求仙访道,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无穷的贪欲和奢望,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是他不肯趋炎附势的高贵品格的体现。因此,本诗所表现的诗人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它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刘国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删改。)
2. 有人认为诗中的“仙境”是李白所向往的世界;有人说诗中的“仙境”是李白摒弃的世界。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和背景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四、小结——自由浪漫,天才俊逸的“诗仙”李白
李白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请结合李白的作品和你对浪漫主义的理解(提示:“屈原”专题讲过),说说李白的“浪漫”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奇幻想象
2. 虚实交错(梦境、仙境、现实、传说、典故)
3. 极度夸张
4. 气势奇高(此点课上不展开,推荐课后阅读 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

五、复习与巩固
请以高一学过的李白《蜀道难》为例,说说《蜀道难》是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特点的?
要点:结合具体诗句和上面总结出的方法即可。可以安排课上或课后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