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里都建议玩儿烘焙最先做玛格丽特,因为她制作最简单并且失败率为零。我一直没有尝试,1是闲需要煮鸡蛋花点时间,2印象里的玛格丽特很硬啊,估计老的小的不喜欢。而这次按照文怡的方子制作出来的玛格丽特,出乎意料的酥。刚出炉的时候几乎不能触碰,一碰既碎的感觉。但是冷却后再尝,就酥的恰当好处,入口即化。
一直好奇这款饼干为什么叫做“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不是茶花女的名字。特意网上搜索了一下“玛格丽特饼干的全称为“住在意大利史特蕾莎的玛格丽特小姐”,英文名为Italian Hard-boiled Egg Yolk
Cookies。很久以前,有一个糕点师在做饼干时,心中默默的念着他心中情人的名字,并将自己的手印按在饼干上。这就是“住在意大利史特雷莎的玛格丽特小姐”小饼的由来。和中国的老婆饼一样,背后隐藏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饼干的配方和其他饼干的配方有所不同,里面加了一半的玉米淀粉,所以会出现漂亮的裂口,有这样漂亮的裂口才算是真正的玛格丽特饼干。正是由于加了淀粉,也使得它的口感更加酥脆,入口即化。”

原料:(蓝色为我稍微调整的原料)
黄油100克,糖粉30克,熟蛋黄2个,低筋面粉100克,玉米淀粉100克,花生碎20克,大杏仁儿碎10克

做法:
(1)把黄油从冰箱拿出,放在室温内自然软化(不要用微波炉,暖气,热水等任何方式加热),软化至牙膏状即可。在软化的黄油中分三次加入糖粉,用电动打蛋器搅打至黄油颜色变浅,黄油与糖粉充分融合,且黄油比之前稍蓬发一点儿。
(2)将煮好的鸡蛋黄放入筛网中,用勺子将蛋黄在筛网中碾碎成细茸,把蛋黄茸刮入黄油中用橡皮刮刀充分拌匀。(没有筛网,也没想起来用晒面粉的筛子,呵呵。)
(3)将低筋面粉和玉米淀粉混合筛入黄油中,然后加入切碎的果仁,将上述材料拌成松散状,然后装入保鲜袋中,隔着袋子捏成团,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30分钟。
(4)30分钟后将面团取出,稍稍回温3分钟,搓成若干个小球,放在铺有不粘布或油纸的烤盘中,用大拇指指在小球中间垂直按下,使四周出现自然的裂痕,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用170度的温度,烤约15分钟左右。



小TIPS:
(1)在很多甜点中,一般用到鸡蛋,都是生的鸡蛋,而这款甜点用的则是煮熟后的鸡蛋黄,使口味和口感更加酥香。平时煮鸡蛋,水开后8分钟即可,但是做这个饼干的鸡蛋,希望大家能煮到10分钟,这样蛋黄老一点,冷却后比较好碾压成茸。
(2)普通的玛格丽特饼干,是没有果仁的。如果你家里没有,也可以不放。或者,你喜欢其他口味的果仁,也可以替换掉我配方中的这两种。比如杏仁,榛子等味道都很好。(我用粉碎机,打过了,所以都差不多变成粉末了,这次权且这样做了。有果粒的感觉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尤其孩子会喜欢。)
(3)面团,不要像揉面那样用力揉搓,而且把松散的面团放入保鲜袋,隔着袋子轻轻按压成团。这款面团很奇妙,越用力越难成形。
(4)面团小球,千万不要在手中使劲揉搓,手的温度会使黄油融化,不容易成形。利用手里的温度轻柔的将其团成团即可,不要时间太久。
(5)按压玛格丽特饼干,一定要用垂直90度的力度,按压下去才好看,四周的龟裂也漂亮,如果角度偏了,饼干的薄厚不均匀,烤出来后,影响美观,也影响口味。
我压的裂纹就不是很漂亮,但是一凑合看,有那么点意思。(我对自己总是要求不高,哈哈)
这次烤了两炉,时间相差3分钟,就出现这样不同的颜色。不过也基本不太影响口感。

这款饼干的传说中,“把我的手印印在你的心中”,原本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乓妈我也是3号晚上连夜烤制,准备4号朋友聚会的时候带给大家分享的。结果只有乒乓一家出席,都便宜给乒乓那小子了,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