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云华: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校·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简报

(2011-06-17 15:08:41)
标签:

简报

校园

分类: 成果展示

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校·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简报 

20102011学年第5期)

               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编        2011.06.1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根据成华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安排,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和跨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优质、充足的教育公共服务,经区教育局批准,我校于2009年组建了成都市华西中学教育集团。

    成都市华西中学教育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我校全体教师都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承担新角色。本期简报择要介绍成都市华西中学教育集团的一些情况,供老师们学习参考。

    ☆成都市华西中学教育集团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华西中学为龙头,集团发展为主要举措,通过链式发展、捆绑式发展等形式,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促进区域教育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二、运作方式

    1、链式发展:华西中学通过“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校本教研、学科教师结对帮扶”等帮扶措施,提升对口帮扶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2、捆绑式发展:华西中学通过“互派干部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校本教研、学科教师结对帮扶”等帮扶措施,提升对口帮扶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集团组建

    龙头学校: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

    成员学校:成都市第49中学   成都市第38中学(捆绑式发展)

              成都市实验中学     (链式发展)

    四、主要举措

    1、共同谋划,力求集团学校科学发展。集团内的各学校,每年寒暑假集中研究集团发展规划,确立适合集团发展的共同目标,组建和完善适合集团内部运行的组织架构,制定和完善集团岗位职责目标考核办法,确定年度主要工作措施。

    2、双向交流,加强集团学校管理互动。集团学校定期举办干部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使集团内各学校彼此熟悉对方的管理,在相互交流中共享智慧、共谋发展。不定期开放干部工作会、德育工作会、教学工作会、教研教改会等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培训的多层面会议活动,着力提升集团各学校师资、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深入推进集团学校管理互动。

    3、实施轮岗,加强集团学校教师互动。按照区管校用思路,实施教师轮岗,集团学校互派骨干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通过参与教学、专题讲座、观摩课、参加听课评课、试题命制、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研训互动,加强集团学校教研培训。集团学校合理安排好学科教研活动,互相通报,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骨干教师指导小组,加强集团内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5、开放课堂,提高集团学校教学质量。集团各学校在共同谋划的基础上,协调课程建设步伐,相对统一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教学竞赛等方面的内容,建立成员学校教师课堂观摩“绿色通道”,建立集团各成员学校教师共同赛课制度,共同提升集团学校教学水平。

    6、硬件共享,提高集团学校资源效益。集团内部在计算机房、运动场、艺术教育场所、技术教育场所等方面加强共享,弥补短长,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集团教育质量。

    7、多维联动,建立集团持续发展机制。集团各学校间建立重大活动互相开放机制,加强校际间学生交流活动;建立生源联动机制,形成多层面的招生模式,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8、丰富文化,打造集团学校文化特色。集团各学校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集团文化内核,提升集团社会美誉度和各学校文化特色。

    ☆成都市华西中学教育集团活动简况

    一、以专家引领为前提,以转变观念为基础

    2010年9月,四川省高中新课改全面实施,为迎接新课改,学校有计划地对高中教师进行新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理念培训。在学校第23届教育教学活动周活动中,学校以“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为探讨核心开展专家讲座、论文评比、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学校邀请了全国新课改教育专家、原山西省教科院院长温彭年,培训全校200多名教师。并以青年教师蒋魏的自主、研究型课《成都民居文化》,引发全校教师就课堂教学行为如何进行突破的讨论。在活动周期间,学校邀请集团成员学校49中、38中、大邑王泗及新场中学的干部、学科教师先后到校共同观摩。

    学校第24届教育教学活动周以“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为主题。年会内容包括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和学校国家级课题培训活动介绍及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展示课。学校再次邀请温彭年老师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了评价指导。温教授“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归宿”的指导不仅给华西中学的老师以启迪,也使前来观摩的49中、38中、大邑王泗、大邑新场中学的老师觉得受益匪浅。

    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实效为目的

    学校于2009年被四川省电教馆推荐成为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实验学校(全国仅10所)。这是由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和她的专家团队承担研究的,简称COP(教师实践社区)课题。课题开展一年多,学校老师收获颇丰。王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先后七次到成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培训(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情景知识、策略知识、反思知识等)。每次历时两天,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老师们受益匪浅。

    学校深切感受到,cop项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效益高、效果好。牟林、张宇老师代表课题组到深圳参加全国性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会上展示“同课异构”案例,发表演讲,获得好评;牟林、杨家学老师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华人计算机教学应用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张宇老师的“说课”获得成都市、四川省和全国一等奖,郑箭敏老师“交互白板课堂比赛”区级一等奖。

    在与集团引领学校的交流互动活动中,学校多次就课题开展情况向集团内学校,大邑王泗、新场中学领导、老师作介绍并盛情邀请他们现场观摩。

    2010年3月27日及11月26日、27日,学校邀请49中、38中的老师参与COP课题面试培训活动。“课堂中的授与导——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例的教师策略性知识”及“同侪互助:常态课教学中的策略性知识”共享活动,使前来观摩的老师真切感受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

    2011年3月19日,学校又邀请了新场、王泗中学领导、老师一行33人到华西中学观摩COP课题阶段性研究。大邑前来观摩的老师说:COP课题活动让他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真切体会到,只有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活动才会彰显效益。通过实地观摩,他们的教育观念受到一次猛烈撞击;而通过参与课题组老师的分组合作活动,也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真实感受,为自己将来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利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合作学习积累了宝贵资料。

    三、以名优的示范为手段,以课堂的开放为渠道。

    2009年10月,特级教师魏忠奇为包括华西中学、实验中学、49中、列五中学、38中、成大附中等校高中教师执教示范课,课后开展了热烈、深入的教学研讨,创新了集团内教学研究的新模式,推动了集团内学校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2010年10月,华西中学青年教师曾奇、阳春燕参加全市“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荣获全市一等奖第一名,张宇老师荣获一等奖,此外还有两名青年教师获得全市二等奖。

    2009年11月25日,张云华名师工作室到38中指导数学课堂教学工作;38中杜小涛老师、罗克燕老师提供了两堂展示课,38中听课老师多达数十人。课后,张云华名师工作室与38中老师进行了交流。

    2010年4月13日下午,张云华名师工作室赴成都列五中学(初中部),与该校数学组举行了结合教研。工作室成员与列五中学数学组教师一同观摩了一堂比例函数”的温习课,并围绕这节教研课就初中数学温习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效率等成绩展开了深化研讨。    

    2010年5月18日,张云华名师工作室赴成都49中,与成都49中数学组举行了联合教研。工作室成员与成都49中数学组老师一起,在成都49中初2012级3班观摩了袁明艳老师利用多媒体上的一节体现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以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课题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专题训练习题课。

    学校指派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魏忠奇,教科室主任、数学特级教师张云华,教科室主任、物理特级教师潘学凡,成华区学科带头人、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李勇刚,成都市语文特级教师廖云,成都市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学校英语教研组长王强,分别与38中邓曦、陈宗宪、何昊,49中赵建芬、杨竞春、陈红老师结成了“青蓝结对”指导小组。被指导老师经常到华西观摩师傅的课,师徒双方经常就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展开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2010年12月,六位名优教师专赴38中、49中与所指导教师进行阶段专题总结、研讨。魏忠奇主任此行还特意就“高三现代文复习策略、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对高三教师进行了指导。特级教师们还将自己精心撰写的教案送给所指导教师。

    2011年2月23日,魏忠奇主任、张云华老师带领初三年级组长、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张宇,初二年级组长、成华区优秀教师钟颖,学校骨干教师刘琳琳到王泗中学与新场中学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上午,一行老师与王泗中学校长、教学分管校长以及教科室主任就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互动探讨;下午魏忠奇主任一行又到新场中学就如何通过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效益进行了指导。为有效开展常规教研,有效推进新场中学师资建设,学校与之签订“青蓝结对”活动协议。华西中学选派了包括成都市优秀教师代楠、成华区数学中心组成员尹玲、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钟颖、成华区化学中心组成员马思可、学校初中数学骨干教师文立、语文骨干教师刘玲玲在内的六位优秀教师作为大邑新场中学朱国宏等六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

    2011年4月15日,魏忠奇主任、物理特级教师潘学凡及骨干教师张宇、杨家学、张媛媛等再次到大邑王泗中学。杨家学老师为初一师生上了一堂题为《炼一朵语言之花》的作文课。一行老师与王泗中学的老师就“什么是生动有效的课堂”进行了热烈探讨。新场中学老师评价:杨家学老师的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方面很给力。

    青年英语教师张媛媛为大邑王泗中学初2012级师生献了一堂题为《what will you do?》的观摩课。张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此行中,初三年级组长、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全国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张宇老师还为王泗中学初三教师开设了题为《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建议——高效课堂探讨》的专题交流活动。

    名优教师面向区市的献课成为经常化。2010年5月,魏忠奇主任为全区就语文教师上展示课《米洛斯的维纳斯》;2010年11月物理特级教师潘学凡为全区教师开设《一诊复习》专题讲座,并于2011年4月上示范课《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与曲线运动》;2011年3月,数学特级教师张云华为全市高三数学教师开设《学案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运用》专题讲座,并于4月再次为全区数学教师上了一堂题为《高考压轴题得分点分析》的示范课。

    四、共享智慧,共谋发展。

                                                                                                                              

报: 成都市教育局、成华区教育局、成华区教研室

发: 各教研组、年级组、各处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