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路平llp
李路平ll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277
  • 关注人气:1,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故宫文物》或成曹操墓造假新证据

(2010-09-09 12:47:46)
标签:

曹操墓

《故宫文物》

潘伟斌

鲁潜墓志

魏武王石牌

分类: 曹操墓事件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9/113821070452.shtml新浪首页

    2010年8月份的中国考古界权威杂志——《考古》月刊发表了《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村曹操高陵》一文,这是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曹操墓的考古报告,主笔者就是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当笔者拜读这千唤万呼使出来的考古简报时不禁哑言,用社科院历史所吴锐研究员的比喻,这“曹操墓”发掘简报委实有点寒酸。


   简报中还是以在 2008年12月,西高穴大墓挖掘后,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铭文石牌,“这是认定墓主的直接证据”。《鲁潜墓志》的发现标明了“曹操墓”的方位。“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魏”字的写法,具有东汉末期的时代特征。因“委”和“鬼”中间加一“山”字,这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特殊写法,北魏以后中间“山”字己不再出现,这也是判定此墓为东汉至东晋时期的有力证据。既然考古报告不这么“诚信”,还是让大众对“曹操墓”考古队长潘伟斌的弄巧成拙的文章进行批驳。

 

   其实,作为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在“曹操墓”开掘以前,2008年9月发表就在台湾《故宫文物》月刊(台北故宫博物院主办)306期上的论文《曹操高陵今何在》。西高穴大墓的抢救性发掘开始的时间是2008年12月,而考古工作展开前的三个月,西高穴大墓还没挖,出土文物还没有浮现,潘伟斌凭什么就能向海峡两岸宣布:曹操墓就在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考古没开始潘伟斌就“确诊”了曹操墓,似乎是个预言家一样。

 

   变魔术:石牌从“武王家用”变“魏武王家用”再变为“魏武王常所用”
  
    潘伟斌在《曹操
在》一文中写道:2006年,在这座被盗墓附近曾出土有数件文物,上面有“武王家用”铭文。曹操终生未称帝,去世时最高爵位为武王,因此怀疑是从上述墓葬中盗出的。无独就有偶,2008年12月,潘伟斌又在动车组杂志上刊发文章《这里就是曹操墓,》文其中则写道:“2006年,在西高穴的被盗墓处曾被盗掘出数件文物,上面有‘魏武王家用’铭文。”到底是“武王家用”还是“魏武王家用”,这两篇文章相互矛盾,而更奇怪的是,在考古结束后的媒体报道和正式考古简报中,潘伟斌再也没有提到带“武王家用”“魏武王家用”铭文的文物,而代之以“魏武王常所用”铭文的文物!而潘伟斌昨天在电话中向《金陵晚报》记者遮遮掩掩地解释说:这是因为当时他看错了盗墓贼偷出来的文物上的字,把“常所用”看成了“家用”。笔者请问那“武王”又怎么变成“魏武王”呢?其闪烁其词回避要害。出土的石牌又改口称是墓贼偷出的,潘伟斌先生那么大的字都会看错吗?再又把三个字看成两个字了。考古队员的专业素养是要求仔细、认真、严谨,这样的错误竟出在考古学副研究员潘伟斌身上,匪夷所思。(央视2008年6月拍摄的的《寻找曹操墓》画面中已有石牌,这说明潘伟斌确实在这以前已看过“魏武王常所用”系列,这是当时央视采访过的刘心长先生原话)


    我们不妨有看看关于“魏武王”石牌现身的多个版本:
   《南方周末》(2010.1.7)报道:标题为《曹操墓发掘路线图:河南需要一座帝王墓》,“河南需要一座帝王坟正在急需资金时,2009年3月,安阳市考古所所长孔德铭的一个朋友拿了一件从黑市上买的文物让他鉴定,孔德铭看到文物后非常兴奋,劝说他的朋友将其让国家回收。这就是与后来在曹操墓中发现的7块“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一模一样的石牌。安阳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孔德铭、安阳县县长徐辉前、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和常俭传4人马上拿了这个从黑市上流传的文物送给安阳市市长、市委书记过目,他们还打了电话让潘伟斌一同前往,潘正好在郑州。这次见面,安阳市市长、市委书记下决心拨款支持挖掘曹操墓,在一次市长办公会上就一次性加拨资金100万。常俭传对记者讲述了这一经过。”


   《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02期)报道:2008年9月,张燕平又接到举报,有人进入墓穴。“这次是6人团伙,我们赶过去时候,两个望风的立刻跑了,剩下墓穴里的4个人就像瓮中捉鳖,让他们抓着绳子爬上来,出来一个抓一个。张燕平对本刊记者说。这一次缴获的写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成为确认曹操墓地的重大证据。

 

   《中央电视台》2008年6月拍摄的《寻找曹操墓》画面上的石牌说明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作为“这是认定墓主的直接证据”的“魏武王常所用”等铭文石牌有三种版本,潘伟斌队长变魔术一样,将石牌从“武王家用”变“魏武王家用”再变为“魏武王常所用”。发现时间从潘伟斌2006年盗墓附近曾出土,到前河南文物局局长常俭传2009年3月黑市上买的文物,还有安丰乡派出所副所长张燕平2008年9月盗墓贼手中缴获的等几种说法,可谓娇容三变,前后的表述矛盾。究竟谁是真话?令人玩味!四个版本不一样,究竟谁在说谎。

     
                阴差阳错:以《鲁潜墓志》丈量出“曹操墓”方位


 《鲁潜墓志》为漏洞百出的假货,我已有专文考辨,在此不必赘述。而潘伟斌在《曹操高陵今何在》文中写道“古代人的步幅大小应该和现代人的步幅大小相同或相近,一步等于现代的五尺,四十三步换算成现代的米应该是七十二米左右,也就是说魏武帝陵位于鲁潜墓东南七十二米处。”


    潘伟斌先生竟不知古人迈一步为跬,迈两足为步。如周代一步为八尺,《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以六尺为一步,因历代换算方法不一,汉后就制定“丈量”标准了,“丈量”方法是把黄牛背在身后以方步计算,一步约一百三十厘米。潘伟斌用现代的计算方法来“度着方步”核定距离锁定“曹操墓”位置真是阴差阳错?因现代是以军人的正步标准作计算方法,起步为七十五厘米,迈出一步是八十厘米。用“五尺为步”来衡量东晋的一步,实在是失之千里。古今不一的丈量法是不能通用的,否则要闹天大笑话。再如古代东汉时一尺为二十三厘米上下,曹操身高七尺,就可以得出他大概是165cm左右,如按潘伟斌用现代一尺等于33.3cm来算,那曹操就变成了二米三的姚明。

 

    请注意,《鲁潜墓志》非鲁潜墓,两者不能混淆。

    顺便说句《鲁潜墓志》有些字体是根据1997年发现的《西门豹祠石》仿制的。唐际根先生讲得没错,其“武”字也与“魏武王格虎大刀”同出一辙,三字错法一样,千古奇事。《西门豹祠石》书法、画像同为伪作,我与黄震云、林奎成、钱临渊等看法一致,另有专文考辩。专家们会用碑别字来解释错字,这种概念性错误是让大众迷惑,吴锐研究员说得好:“曹操的地位是准皇帝,他下葬是国家大事,如果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也写别字,我很怀疑有这样不怕杀头的人。”抛开《西门豹祠石》真伪暂且不说,《鲁潜墓志》的伪造时间已锁定在1997年《西门豹祠石》被发现以后。说明一下,所谓伪作我并非指“发现者”本人作伪,所以用农民徐玉超不会写毛笔字来对证纯属多余的素材。
   
                 看图识字:以“魏”写法断代更不靠谱


    潘伟斌在考古报告中写道“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魏”字的写法,具有东汉末期的时代特征。因“委”和“鬼”中间加一“山”字,这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特殊写法,北魏以后中间“山”字己不再出现,这也是判定此墓为东汉至东晋时期的有力证据。


    此说法是沿袭刘庆柱、赵超之说,曹操下葬东汉末年是公元220,至东晋十六国为公元420年,都在用这种“委”和“鬼”中间加一“山”字的“魏”字。试问潘伟斌先生凭什么用“魏”字断代为东汉末年而来锁定“曹操墓”?难圆自说。历史是不容改写的,其实这种隶书写法历代都有,只是几种并存,如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立于晋都洛阳城南的晋代碑刻(公元278)《辟雍碑》便是此种写法。晋代《郑舒墓谒》、隋代在中国桥梁史上作为典型研究的《沣水桥记》、以及唐以后如元赵子昂、晚清碑学大师赵之谦都保持象“委山鬼”的“魏”字写法。很显然,以“魏”写法断代太离谱了。我有专文回复了刘庆柱、赵超先生。附图于后,一目了然。

 

    再说,曹操丧礼等同国葬,墓陵殉葬铭刻文字应是代表了当时最严谨规范的标准隶书公文体、石牌制作当然用最精湛的隽刻工艺、表现出最高皇家级别的工艺效果,有谁敢用这草草不工的错字、石料很差“魏武王格虎大刀”石牌系列作随葬品,难道不怕杀头吗?曹丕也断然不会同意的。而书体不一、石料质地极差、石牌大小不同明显非一人所书,河南考古队将这些荒谬的石牌强加于“曹操高陵”,真是让所谓的“曹操高陵”蒙羞了可以论断,1998年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穴村发现的伪刻《鲁潜墓志》,是为今天的挖掘曹操墓埋下了造假的伏笔。“曹操墓”核心证据的石碑作伪 ,彻底否定了“曹操墓”的真实性。

 

    《金陵晚报》记者昨天拨通潘伟斌的电话,潘在电话中承认,发表这两篇文章时,的确还没有开展对西高穴大墓的抢救性发掘,“但当时好多资料汇聚到一起,已经显示曹操墓是在西高穴村!而我在文章中说的是“极有可能”!好一个“极有可能”,黑白文字的论文言之凿凿,题目《这儿就是曹操墓》。潘伟斌先生轻意地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力作,是不是太草率了!

 


再次声明:请别把我正常的学术质疑纳入到什么门阀之争、地域之争的漩涡中去,我视河南人民等各族同胞一样,同为帝高阳之苗裔。

                                台湾《故宫文物》或成曹操墓造假新证据 

                                  
2008年9月台湾《故宫文物》月刊

 

                                 台湾《故宫文物》或成曹操墓造假新证据 
                                    2008年动车广告刊物 潘伟斌文章

                                 台湾《故宫文物》或成曹操墓造假新证据 隶书“魏”字“委山鬼”写法历代都有

 

扩展阅读: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9/1072082.html 

江苏书画鉴定专家以书法艺术证谬否定曹操墓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caocaomuzang/detail_2010_08/23/2098084_0.shtml

金石专家李路平:鲁潜墓志与曹操墓都造假无疑

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987.htm

李路平:墓主印章缺失不能认定曹操墓

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001/t297354.shtml

评论:由“刘委员”强定曹操墓想到“兰亭论辩”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0-01/12/content_2716895.htm

江苏专家李路平再质疑"曹操墓" 称印章应为铜质

 http://news.qq.com/a/20100101/000987.htm

江苏专家李路平:难以服众多方质疑曹操墓:"印章缺失"是硬伤?http://expo.people.com.cn/GB/112721/112809/10690919html

江苏专家李路平:曹操墓认定的硬伤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12/02/content_18990474.htm

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出神入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