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宝宝得手足口病12天记录
(2025-10-05 14:34:49)
标签:
健康 |
分类: 家事 |
上幼儿园中班的外孙柯柯于9月24日在幼儿园得了手足口病,发烧呕吐,老师让接回家。老师专门交代,不要说在幼儿园得了手足口病,担心在园的孩子家长引起恐慌。柯柯回家后到医院检查,确诊是手足口病。至今天10月5日基本好了。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物,全靠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我们家人只是
-
第1天 (潜伏期):在幼儿园小朋友传染上了,
病毒在柯柯体内悄悄复制,他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疲倦,容易被忽略。此时他已经具有了传染性。 -
第2天 (发病日):
-
上午:
有点发烧,精神萎靡,不像平时那样活泼好动,食欲下降。典型的皮疹可能还未出现,最容易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吃点小葵花药,送去幼儿园了。中午饭后呕吐,接回家了。
-
-
第3天:
-
标志性症状出现:
体温可能略有下降,但手、脚、口腔内部、臀部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充满液体的透明小水疱。这就是“手足口”病名的由来。 -
最大挑战——口腔溃疡:
口腔内部的疱疹破溃,形成一个个小溃疡面。这是孩子最痛苦的阶段。 -
柯柯的表现:
因为嘴里剧痛,他拒绝吃饭、喝水,甚至抗拒喝奶。流口水增多,因为吞咽口水都让他感到疼痛。可能会不停地哭闹,情绪非常烦躁。
-
-
第4-5天:
-
皮疹高峰期:
手脚和臀部的皮疹更加明显,可能越来越多。但口腔疼痛仍是主要矛盾。 -
这个传染病没有特效药,家中护理主要是:
-
补水是关键:
想尽办法给他补充液体,比如凉的奶、酸奶、稀粥、放凉的汤。任何液体都比食物重要,防止脱水是重中之重。 -
食物选择:
提供冰凉、柔软、无需咀嚼的食物,如稀饭、烂面条、果泥、冰淇淋(可以缓解疼痛并补充能量)。 -
对症处理:
医生给开了口腔喷剂来缓解溃疡疼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破水疱引起继发感染。
-
-
-
第6-7天:
-
体温正常:
发烧通常已经完全消退。 -
疼痛减轻:
口腔溃疡开始愈合,疼痛感明显减轻。柯柯愿意尝试吃一些东西了,这是让全家最欣慰的信号。 -
皮疹变化:
手脚的水疱开始变得浑浊、干燥、萎缩,不再有新的皮疹出现。
-
-
第8-9天:
-
精神恢复:
柯柯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逐渐恢复往日的活泼。 -
食欲回升:
吃饭基本恢复正常,但可能还是偏爱软食。 -
“脱皮”现象:
手脚的皮疹结痂,可能会出现手指尖、脚趾尖脱皮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不要人为撕扯。
-
-
第10-12天:
-
基本康复:
柯柯的饮食、睡眠、玩耍都已恢复正常。身上的皮疹大部分消退,脱皮也接近尾声。 -
传染性消失:
通常在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传染性才会大大降低。柯柯生病12天后,身体里的病毒基本被清除,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 -
这个病传染性很强。柯柯得病第七天,他妈妈也得了。好在没有发烧,但临床症状比柯柯还严重。手足口疱疹流水,疼痛难忍,脚底有疱疹走不了路开不了车,因为节日送货急,咬着牙开车送货。已经过了七天,好多了。
-
这12天,对柯柯来说是成长中一次小小的免疫系统升级,对家人来说,又是一次守护宝宝的宝贵经历。看到他重新活蹦乱跳,所有的辛苦和担忧都化作了欣慰。祝小柯柯从此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
医生嘱咐要预防再次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所以得过一次后还可能再次感染。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洗手,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疾病高发期少去人多拥挤的娱乐公共场所。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