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群山的褶皱里,藏着个被草木温柔包裹的小村落——大时家庄。村子西边三里地,有条幽深的山峪叫“奄子峪”,奄子峪庙宇曾有座红墙灰瓦的观音菩萨庙,虽如今佛庙还在,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重修的。这座观音菩萨庙有跨越三百年的“石佛渡劫”“神泉救命”“信徒还愿”的传说,成了方圆百里最灵验的“山神庙”。老人们常说:“奄子峪的观音菩萨不说话,可她的心尖儿上,始终挂着咱庄户人的苦与乐。”
一、石佛显圣,峪中生庙
明万历年间(约1590年前后),大时家庄还是个“春种秋收,靠天吃饭”的穷山村。那年开春,山峪里的野桃树刚冒出嫩芽,村里的猎户张大虎就进山追一只受伤的野羊。追到奄子峪最深处时,他听见山壁后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那声音清脆规律,像是匠人在雕琢什么。
张大虎循声拨开茂密的灌木,眼前的景象让他差点跌坐在地上:眼见坐南向北有数丈高的天然石壁,石壁下端有个岩石山洞,深邃数尺,可坐可卧。石罅泉水,点点滴滴注入十二个羊肚石的水潭中,泉水静而清澈。岩石洞前,一个白衣女子正弯腰凿一块圆石。她身后摆着锤子、錾子,脚边堆着碎石,而圆石上竟已显出一尊模糊的菩萨像轮廓——慈眉善目,右手持净瓶,左手结无畏印,连衣袂的褶皱都清晰可见。更奇的是,女子凿石时溅起的石屑落地便成了花瓣,红的像牡丹花,白的像梨花,在风里打着旋儿飘向峪底的溪流。
“仙姑……您这是?”张大虎壮着胆子问。女子回头一笑,眼角却垂着泪:“我本是南海落伽山的童女,奉观音大士法旨,来此镇一方水患。”原来,奄子峪上游的龙潭里住着条作恶的鲶鱼精,每逢雨季便掀翻山石、堵塞河道,下游的十几个村庄常遭洪灾。大士怜悯众生,特遣她化身凡人,在这圆石中雕出菩萨法相,待雕成之日,菩萨显圣便能降服鲶鱼精。
张大虎忙说:“我帮您!”可女子摇头:“凡人之力难撼神工,你只需回去告诉乡亲们,七七四十九日后,携三牲六果来这里祭拜,切记不可泄露天机。”说完,她又低头凿石,身影渐渐淡得像山雾。
张大虎一路小跑回村,逢人便说“庙宇里出观音菩萨了”。起初没人信,直到第四十九日清晨,庙宇里突然霞光万丈,猎户们村民们循光望去,只见那尊圆石变成了观音菩萨像,竟“长”出了血肉——慈祥的面容、温润的衣袍,连手中的净瓶都泛着琉璃般的光泽。更神奇的是,菩萨像脚下缓缓流出一股清泉,水质清冽甘甜,喝一口便浑身舒坦。
当天,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祭拜。人群中,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和尚合掌叹息:“此乃观音大士显灵,当建庙供奉,方能护佑长久。”于是,村民们自发捐钱捐粮,请来工匠在观音菩萨前搭起木棚,砌了砖墙,将那尊“石生菩萨”圈在正中。因庙址在山峪深处,且传说与“童女化仙”有关,便取名“奄子峪观音菩萨庙”。
二、鲶鱼精伏诛,神泉济世
菩萨庙建成的第二年,果然应了那童女的预言——雨季来临时,上游龙潭的鲶鱼精又开始作乱。这日深夜,雷声炸得山摇地动,村民们看见奄子峪方向红光冲天,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像是山石崩裂。次日清晨,几个胆大的后生进山查看,回来时满脸惊恐:“鲶鱼精被菩萨镇在龙潭底了!潭边的石头上还留着菩萨的脚印,有磨盘那么大!”
原来,菩萨显圣后,那鲶鱼精不服管束,卷起泥沙冲撞庙宇。菩萨轻拂柳枝,洒下甘露化作金锁,将鲶鱼精锁在龙潭深处,并在其头顶压了一块镇山石。从此,奄子峪再没发过洪灾,下游的农田年年丰收。更奇的是,庙后的山岩缝隙里涌出一眼清泉,无论旱涝,泉水始终不涸不溢。老人们说,这是菩萨净瓶里洒下的仙水,能治百病——孩子喝了不闹肚子,老人喝了腿脚有劲,连牲畜喝了都少生病。
有一年冬天,邻村的王寡妇带着发烧的三岁娃来求水。她跪在庙前哭得撕心裂肺:“菩萨啊,娃快不行了,药铺说没银子不给抓药……”夜里,她梦见菩萨摸着娃的头说:“取泉眼边的冰凌,化水喂他。”王寡妇醒来,发现泉眼边真结了块晶莹的冰,她赶紧捧回家用瓦罐熬化,喂给娃喝下。次日天亮,孩子的烧竟退了,小脸也有了血色。
此事传开后,奄子峪菩萨庙的香火更旺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会背着供品来进香。庙前的空地上摆满香烛,泉水边挤满了接水的百姓,连山雀都落在香案上,仿佛也在听诵经声。
三、残庙遗韵,传说不息
可惜的是,民国年间战乱频仍,奄子峪因地处偏僻,常遭土匪祸害。有一年冬天,一伙土匪为抢庙里的铜钟(传说钟声能唤来山神护佑),放火烧了庙宇。等村民们赶来救火时,大殿已烧成焦炭,唯有那尊石刻的菩萨像未被烧毁,只是表面的彩漆被熏得黝黑。更可惜的是,庙后那棵陪伴了菩萨几百年的老槐树也被雷劈成了两半,却在树根处长出了一棵新的柏树苗——如今已长得又粗又大,树皮上的纹路像极了菩萨的衣褶。
土匪走后,村民们无力重建庙宇,便在菩萨像前的空地上搭了个简易草棚,摆上香炉继续供奉。
观音菩萨普度众生,每当遇到大旱之年,十里八乡的百姓前来求雨,每求必成。久旱逢甘露,庄稼保收成,乡亲们除了高兴,就是对菩萨显灵佩服得五体投地。
村里的老人总爱对孙辈说:“去奄子峪看看吧,摸摸那块刻着‘慈航普度’的石碑,听听泉水的声音——那里面藏着菩萨的心跳呢。”或许,真正的菩萨从未离开,她化作了山间的风,化作了润物的雨,化作了每一个大时家庄人心里那份最朴素的善念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