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万里路河长
——寐语者《衣香鬓影》系列读后感
一套小说,读第二遍,还能让我逐字逐句地细细品咂,之后坠入其中不能自拔,也就是阿寐的《衣香鬓影》系列了。
三本书,从《回首已是百年身》的引人入胜,到《千秋素光同》的动人心魄,再到《明月照人来》的感慨万千,这部小说带给我的触动太深了,无论情节还是之中塑造的种种人物,都已深深入了我的梦中,午夜梦回,竟不知今夕何夕。不得不说,这三本书是一本比一本精彩,尤其是《明月照人来》,采用了一种很冒险的写法,将两个时空交叠着叙述,却相互呼应,慢慢将往事与现实的来龙去脉铺就出来。真的很佩服阿寐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终章将它们交叉在一起,有新意而不凌乱。
有道是繁花似锦转头空,时光之河,往往在轻淹易没间,便能将繁华往事抹平。只是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很多人已经不复能记起民国时的那段历史了。想到自己在高中读文科,之于历史这门课的热爱实在比不过地理,而真真开始对历史痴迷,还是在上大学之后。或许换一个角度去读史,更容易激发出自己的兴趣和潜质。
我是有民国情结的,曾经在去沈阳张氏帅府参观完的当天晚上,我就在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在某个雨夜一定有老式汽车打着昏黄的灯光停在这帅府的别院中,在某个阴沉沉的早上一定有将军和副官身着戎装急匆匆走下这石阶,在某个霞光灿烂的傍晚也一定有穿着旗袍披着披肩的女子挽着发髻静静站在这雕栏玉砌的亭台上斜倚伫立……”阿寐的这套书充分满足了我的这种执念,那个时代的一幅大幕被拉开,然后这个故事仿佛不再是架空的,而是一段九十多年前的往事……
在这个故事中,有满清遗老秦爷和贴身太监,整日斜卧于鸦片床暗中谋划复辟大业;有手握重兵的爱国军阀,金戈铁马却写出“兵以饵兵,战以止战”的豪言;有亲日派的政府高官,徘徊于钱权之间压制着一切反抗运动;有热血的青年学生,如初生朝阳般奋勇开拓着一个新的时代;有戎装的军人,于前线挥洒热血志在家国……那是一个新旧交接的时代,乱世中风云激荡,一切矛盾都迸发出来,相互撞击出最炽烈的火花。
书中这样一句话:“离得最近的历史,抹得也最干净。”至今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很多时候只被我们称为往事,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他们甚至经历过,于是那些事也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只因在那个时代中,谁又说得清呢?
去年五四前夕,我写了“激流三部曲”的书评,而今年又恰逢五四,便敲下些文字为阿寐的《衣香鬓影》系列留下一笔,虽然这部小说中的青年人并不是绝对的主角,但同样是那个时代烙印下的背影,那民国时的儿女情重与家国恩深,愿我们不要忘记。
番外。恰是倚红偎翠旧时光——薛晋铭
正是这部书中,出现了一个人,我看了那么多的小说,曾有很多笔者塑造出的男子令我心驰神往,而独独这个人,已经超越了我所心仪过的所有人,他就是薛晋铭。
竟能塑造出这样一个令人沉沦的男人,他有胆有谋、敢于担当,为家为国,可以算是没有辜负任何人和事。在他身边,出现过很多女人,方洛丽、胡梦蝶、林燕绮、祁蕙殊,乃至贝夫人和君静兰,他绝不会让女子为难,只会用不同的方式去保护和成全每个人。
蔡锷曾说“即已许国,再难许卿”,这也是那段烽火乱世中令人无限唏嘘的一段艳红。而在《明月照人来》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有一个多么痴顽的沈念卿,就有一个多么愚妄的薛晋铭”。读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的心就碎了一地呐!以至于合上书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薛四公子这一生,于他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就是念卿,他曾对念卿说过:“你听说过吗,外面的人传言我有九条命,怎么也杀不死,次次都能死里逃生……我怎么敢死,倘若连我也死了,念卿,你要怎么办?”
人生若只如初见,曾经他是一掷千金的薛四少,结实日本朋友,在梅杜莎纸醉金迷;曾经她是满清遗老秦爷的眼线,化名云漪艳名四方。时光不会永远定格在那一刻,之后她有了霍仲亨,他却仍然在等她,为她付出,不求回报,即使再无理的请求他也会答应,只要是她提出的……
好在还有一个算是温暖的结局,在陪都重庆临江的小楼里,他们相伴彼此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在解放前夕他们远赴美国并安然后半生。年少时他们错过了,终在故事结束之前能够相守不离,虽没有名分没有婚约,却有彼此。
故事结束了,心却还沉沦在那里,今人犹是故人,他乡知是故乡,千秋共此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