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诗经(164)小雅-常棣: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千亲万亲不如兄弟亲

(2011-06-22 20:07:46)
标签:

小雅常棣

莫如兄弟

脊令在原

每有良朋

妻子好合

宜尔室家

和乐且湛

棠棣

分类: 我读诗经

http://s6/middle/62fc01d9ha64bd8cbb675&690

我读诗经(164)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原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孥。是究是图,其然乎?

 

[注释]

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棠梨树。

鄂,鄂然外见之貌。同“萼”,花萼。

不,犹岂不也。    同“ 柎 ”,花蒂,花托

韡韡(伟伟),光明貌

 

威,畏。               怀,思              裒(),聚 

脊令,即鹡鸰,水鸟况,发语辞。 

 

阋(隙),斗狠也     御,禁也。           务,同侮。

发语辞。久。       戎,助。 

 

友生,即朋友。生,语助词。

傧(鬓),陈。         饫(裕),          具,俱

孺,小儿之慕父母也。

翕(希),合      湛,又作“眈”,尽兴的意思。

帑,子。              究,                 图,     

(胆),信也。

 

[试译]

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

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

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

 

生死存亡重大时刻来临之际,

兄弟之间总是互相深深牵挂。

无论是谁流落异乡抛尸原野,

另一个历尽苦辛也要找到他。

 

鹡鸰在原野上飞走又悲鸣,

血亲兄弟有人陷入急难之中。

那些平日最为亲近的朋友们,

遇到这种情况最多长叹几声。

 

兄弟之间在家里有可能争斗,

但是每遇外侮总能鼎力相助。

倒是那些平时最亲近的朋友,

在最关键时刻往往于事无补。

 

死丧急难和杂乱之事平息,

一切将归于安定井然有序。

遗憾的是此时此刻亲兄弟,

竟不如朋友那样感情默契。

 

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

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

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

 

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

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

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

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

 

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

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

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简析]

朱熹解曰:“兴也。此燕兄弟之乐歌。故言:常棣之花,则其鄂然而外见者,岂不韡韡乎?凡今之人,则岂有如兄弟者乎?”

第二章:“赋也。言死丧之祸,他人所畏恶,惟兄弟为相恤耳。至于积尸裒聚于原野之间,亦惟兄弟为相求也。”“此诗盖周公既诛管蔡而作,故此章以下,专以死丧急难、阋阅之事为言,其志切、其情哀,乃处兄弟之变,如孟子所谓: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滋泣而道之者。序以为闵管蔡之失道者得之,而又以为文武之诗则误矣。大抵旧说诗之时世,皆不足信,举自此相矛盾者,以见其一端,后不能悉辩也。”

第三章:“兴也。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则言当此之时,虽有良朋,不过为之长叹而已,力或不能相及也。东莱吕氏曰:疏其所亲,而亲其所疏,此失其本心者也。故此诗反复言朋友之不如兄弟,盖示之以亲疏之分,使之反循其本也。本心既得,则由亲及疏,秩然有序。兄弟之亲既笃,朋友之义亦敦矣。初非薄于朋友也,苟杂施而不逊,虽曰厚于朋友,如无源之水,朝满夕除,胡可保哉?曰:人之在难,朋友亦可以坐视;曰: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则非不忧悯,但视兄弟急难,为有差等耳。诗人之辞,容有抑扬然。《常棣》周公所作也。圣人之言,小大高下皆宜,而前后左右不相悖。”

第四章:“赋也。言兄弟设有不幸,斗狠于内,然有外侮,则同惊讶御之矣。虽有良朋,岂能有所助乎?富辰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第五章:“赋也。上章言患难之时,兄弟相救,非朋友可比。此章遂言安宁之后,乃有亲兄弟不如友生者,悖理之意也。

第六章:“赋也。言陈笾豆以醉饱,而兄弟有不具焉,则无与共享其乐矣。”

第七章:“赋也。言妻子好合,如琴瑟之和也。而兄弟有不合焉,则无以久其乐矣。”

第八章:“赋也。宜尔室家者,兄弟具而后乐且孺也。乐尔妻帑者,兄弟翕而后乐且湛也。兄弟于人,其重如此。试以是究而图之,岂不信其然乎?东莱吕氏曰:告人以兄弟之当亲,未有不以为然者也。苟非是究是图,实从事于此,则亦未有诚知其然者也。不诚知其然,则所知者,持其名而已矣。凡学,概莫不然。”多严谨的治学态度啊!

最后注曰:“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于死丧矣。至于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救,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若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于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平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复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益深味之。

这是一首规劝兄弟合睦大道理的小诗。在今年上半年某期读者杂志上曾有一篇引用并翻译此诗片断的长文,把其中这一小节抄录如下以飨大家:“当危难来临之际,只有手足兄弟才会帮你,而最好的朋友也不过是发几声叹息罢了。尽管兄弟们在家里也常常发生争斗,但遇到外来的欺侮时,他们会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而最好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和你携手战斗。当战乱和灾难过去后,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时候,兄弟就没有朋友显得那样亲近。”

此诗以棠棣之花起兴,赞叹其花之鲜明娇艳,其中特别描述了“鄂不”两个紧密相依才构成花美的基础。花美并不是孤零零的美,而是有花萼和花蒂作依托的,没有这两个的紧密相依,再美的花朵也就枯萎凋谢了。由此,引起“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普天下的人,论亲疏远近,没有超过兄弟情义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是自古至今的朴素真理。也没有兄弟不能相容,反倒和别人打得火热的,即便有,也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为人们所不齿的。

接下来三章分别列举三种情况,来说明兄弟亲近赛过朋友的常识。一是遇有死丧大事,兄弟之间,无论谁遭遇这种大难,另一个都会深深地悲痛;无论谁埋尸荒野,另一个也会不远万里驱赴相求。这就是血缘,永远割不断的亲情所系。我们看一下有名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国共两支连队虽有小有争执,但在共同抵御日本鬼子的问题上,整体上是格外团结一致的,以死相报的。

二是遇有急难之事,好比那“脊令在原”。郑笺:“雍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鶺鸰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当它困处高原时,就飞鸣寻求同类。诗中以此比喻兄弟在急难中,也要互相救助。 这是血缘亲情的必然要求,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是任何别人包括朋友在内,都无法取代的!即便是最好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也无能为力,顶多是徒发几声长叹罢了!

三是遇有外侮猝临之时,一致枪口对外。虽然兄弟有时因琐事而发生争执,但当外侮入侵之时,他们犹能一致对外,把抵御外侮作为第一要务来看待。当此之际,即便是最好的朋友,可能也于事无补。总之,利用三章的篇幅,反复吟咏,强调兄弟团结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可悲的情况:一旦丧乱既平,安宁来临,倒极有可能发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的情形。兄弟之间能够共御外侮,但外来入侵平息之后,反倒有可能发生内斗,内斗来临之时,其激烈情绪反倒不如朋友之间更好和谐相处!这种情况发生是可悲的,也是令人痛心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但确实经常搬演着。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啊!

最后三章,向我们展示了兄弟相亲,夫妻合睦的美好景况。一是兄弟和乐,骨肉相亲;二是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三是全家团圆,共乐融融。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可谓言之谆谆啊!

http://s12/middle/62fc01d9ha64bda4d840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