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考生”黄子恒真的赢了吗?

(2013-06-23 19:48:31)
标签:

黄子恒

高考

失利

最美考生

矫情

分类: 生活态度

http://s7/mw690/62fbe8d8gdfd1af19b3a6&690

6月7日早晨8点40分,离高考开考还有20分钟,黄子恒发现同班同学小苗晕倒。一边是决定命运的高考,一边是病倒的同学,黄子恒没有犹豫,抱着同学冲出考场求医,最终两人都赢得了宝贵的考试时间。6月8日,此事经成都商报独家报道后,黄子恒被全国网友称为“最美考生”。黄子恒今年高考只有290分,出乎他本人和班主任意料。比预计低100分。班主任说,据他平时水平,成绩应在400分左右,“能上三本”。媒体称虽然他考试失利了,但他考前勇敢“一抱”,已经赢了。

“最美考生”黄子恒真的赢了吗?请问他赢得了什么?首先从字面上,“赢”字的意思主要有三个,作形容词时意为“有余利,获利”,作动词时意为:“盈利,获得,与输相对”,作名词时意为“利润”,从字面上也就作动词勉强说得通了。也就是说他虽然考试失利,但是他还是有收获的,有人说他赢得了人性,相对的也就是说他输了成绩。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人性是可以用赢得来形容的话,人性他是一种自发的、天然的善举,本没有输赢,何必给它功利化?

另外黄子恒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6月12日,也就是黄子恒救同学后的第六天,他的父亲不幸病故,全家的经济来源只剩母亲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你对一个刚刚失去父亲、高考失利的考生、一个曾经的军人说:“虽然考得不好,但是你已经赢了”,黄子恒可能会表示理解,但摊上这事,正常人都会觉得这话有点扯淡。高考,它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后面父母、亲人的期待,何况对于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这个”“赢”字不是太矫情了吗?他的母亲不需要这样的“赢”,这次高考的失利对于这样一个家庭绝对是沉重的打击。“虽然你考的不好,但是你已经赢了” ,媒体这是想表达什么?这是正能量的安慰与鼓励吗?一个矫情的“赢”字。你可以告诉他“他考砸”了,你可以鼓励、帮助他真正的“赢一次”,但请别矫情,这对于现在的黄子恒绝对是一种伤害。

关于“善事与好事”,以前曾跟媒体谈论关于“落水救人”的新闻时,我就觉得新闻老是在报道时的导向是一见到有人落水就跳下去救人,其中很多报道都是救人的人也死了,很壮烈。但是,媒体为什么都没有责任感呢?你们就没想到过,你们所谓的一系列正能量报道,只号召人们施手救人,却很少提供一些常识与正确指导,这样的导向对社会的效果到底有多大?也许很多人因此被救了,也许很多时候因此多了一条人命。而且见到同学晕倒,直接抱着就走是否合适,我觉得值得商榷,如果在能够现场确认相关病情的情况下倒还可以,但如果是那种不适宜随意搬动的急病呢?这是善事但却不一定是好事,也许就是害了人家。当然在那紧急关头,也容不得人思考,这样善举还是值得赞扬的。但这样的举动不值得大力宣扬与推广,为什么?这样不科学,但是为什么没有媒体用心去做一个报道告诉我们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最好该怎么办呢?原因很简单,国内媒体没有社会责任感,只会注重所谓的新闻效应。

面对家庭的窘境,发挥的失利,黄同学的大学梦很可能就此丧失了,媒体的一个“赢”字充满了矫情而非道义,如果这样我为黄同学感到不值。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实实在在地做一篇报道,踏踏实实地说出一个家庭陷入困境、考试失利的好学生的一种悲伤心态;我真心希望媒体能拿出实实在在的举动去帮助黄同学;我真心希望媒体能够趁此机会告诉所有高考生乃至所有路人如何正确去帮助急病的人。媒体,请别矫情,实在点!但我也相信善良的黄子恒总有一天会靠自己努力有所收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