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疾考生东南大学面试遭淘汰折射出什么

(2011-04-09 10:20:50)
标签:

教育

徐得

江苏

东南大学

“985”工程

杂谈

分类: 日常随笔

笔试第二残疾考生徐得东南大学面试遭淘汰。在得知复试结果后,怎么也想不通的徐得在天涯发帖对面试情况提出疑问:

面试按排名我第二个进,首先是英文自我介绍,背完结束,没有英文提问;然后抽三道理论题回答,比较简单,没有问题;最后是即兴手绘,问题不大。
    一切看似没有问题,实际已被开始算计。
    疑点一:等所有的15个考生面试完,五位评委才开始打分,不断地交流,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交流什么,但看到他们的打分表传来传去地看,只知道按“985”工程大学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复试规则要求应该是各位评委独立进行打分。
    疑点二:复试中的笔试考生答卷没有密封,同时是在了解学生情况后带有主观倾向的情况下才开始评分。
    疑点三:五位评委老师非常执着,一定要将每个考生的综合排名弄出来后才将原始评分表交给艺术学院研究生秘书,其实统计工作一般交由研究生秘书来完成。
    疑点四:英语没有听力,没有提问,不知道英语听力成绩是怎么打出分来的?
    疑问五:面试过程中,很多评委并不十分严肃,有的在玩手机,有的玩笔,有的出去,有的就是一副不听的表情帝。
    ……
    4月8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徐得的住处进行采访。“路在东南方向”几个毛笔字特别引人注意,“初试成绩出来后,同学说我应该改成‘路在东南脚下’,都觉得我笔试考了第二名应该问题不大。”徐得说。可在4月6日晚上,他就觉得从此跟东南大学无缘了,“就因为我的残疾!”他说。

28岁的徐得家在安徽安庆农村,因为小儿麻痹症,他的双腿没法站立,小学毕业后,徐得因残疾被初中学校拒绝,此后的十年,他在家捧着哥哥和妹妹的书自学,终于在2006年考上合肥学院。今年3月,徐得报考东南大学研究生,终于以初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复试,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落榜。

校方称考研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淘汰徐得原因多方面,并非因其残疾。“我面试没那么差,就是老师不想带我。”徐得坚持说,他认为自己是因残疾而被学校歧视。得知被淘汰,兄弟俩抱头痛哭。

十年自学,希望社会给与公平机会。在上学读书的道路上,这并不是徐得所遭受的唯一挫折。徐得从小残疾,但他聪明好学,小学基本都是班里前三名。直到1996年,徐得升初中时,学校以他是残疾人为由将其拒之门外。此后的十年里,徐得就在家里拿着哥哥和妹妹的书自学习。没事就画画,所以美术功底不错,这也成为他后来大学选择美术专业的原因之一。“我英语不好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徐得说。而记者随后用英语跟他交流几句后,发现徐得的英语口语表达并不差。

校方回应“导师有选择学生的权利”,面试组组长及导师均否认徐得落选与残疾有关。其实,话又说回来了,初试第二,依常理来说复试被刷下来的机会简直是微乎其微,除非面试的老师们故意让他淘汰。东南的老师称徐得面试设计时缺乏创新能力,可是据东大相关同学所说,东大艺术学院设计系里面都是搞理论研究的,设计方面的实力比较差,从该院的MFA硕士点被取消也可见得。在本科设计课上,学生让已经当硕导的教师做个示范,教师们都很为难。

东南大学负责人崔天剑分析,徐得之所以失分,是因为他在大学学的是小学美术,而报考的是设计艺术。“我们不反对跨专业报考,但至少要对所报的专业在行才对。”颇为戏剧性的是,参加面试的同学时候进行了讨论,发现最终东南大学招了一个学经济学的男生,该男生在面试时被问到:为什么报考艺术专业,回答是:因为不用考数学。并且崔天剑、陈绘、李永春、周武忠、李轶南面试现场没有对他进行手绘考核,这与崔天剑的说法不太相同。至于崔天剑副院长所说的说“初试成绩确实重要,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他甚至还妄称,考生参加初试,基本只要会背书就能考得高分了,网友戏称若果真如此,东大以后招录研究生应当取消初试才是。

东南大学的负责人说,徐得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有学校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不想因为一个人而去改变。“我们无法保证录取的这11个人,就一定全比徐得优秀。”这位负责人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很遗憾地放弃他。如果徐得觉得录取不公,建议他向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甚至教育部申诉。“如果徐得能被其他学校调剂录取,我们也乐观其成。”东南大学的负责人很“厉害”,最后还是把这个“包袱”甩给了徐得,依徐得这种情况,申诉有用吗?个人觉得,作为一所国内知名学府东大在回应残疾考生的质疑时应当实事求是开诚布公地予以解释和说明,而不是为了洗脱歧视嫌疑一味地贬低和抹黑残疾考生。

而且在我看来,徐得没被录取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不是名校出身。去年,我们学校有位同学去东南大学参加复试,面试过程中,老师突然打断他,问他是本一还是本二的,那位同学当时就愣住了,老师竟然都这么问了,铁定是没戏了,而且当时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我想,东南大学所谓的“985”名校的教授们不觉得这是对考生的一种侮辱吗?询问考生是本一还是本二,这种根本不能反映个人能力的提问,除了“歧视”与“潜规则”,别的我啥也看不出来。

现在,很多名校招研究生时也开始讲究“本科出身”了,比较倾向于招本校的、其次招985的、接着是211的,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想进名校越来越困难了,而且即使进了也得公费的,这就是目前半公开的“研招潜规则”。至于复试的“水分”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明白,有些完全是走过场。我们老师就很明确地跟我们讲如今没关系普通学校的想考名校很难。据今年参加考研的同学讲,今年有些名校甚至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免复试直接录取,而且如今很多学校公开提高保送以及免试推荐比例,更加加大了普通学生“升入名门”的难度。

记得,刚进大学时,我们学校考研的还有考上清华的,至于中科大、南大、上海交大就更多了,现在研究生扩招了,反而连考东南都比以前困难了。这显示如今的高考不仅注定了你的本科大学,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研究生生涯,“一考定终生”的含义岂不是更深刻了?

江苏省的高考方案自08年起进行了一次调整,这次的“调整”影响很大,注定了明年的考研,江苏籍考生人数将会达到历史新高。08江苏高考方案,江苏省高考招生主要看语数外三科成绩,另两门选修打等级,所以很多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科目比较优秀,语数外不给力的考生都与名校无缘了。说实话,语文、英语农村孩子明显不占优势,想完全靠数学拉分几乎不太可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考不上名校,这也是08江苏高考方案最大的弊端,有很大的偏袒性。也许教育部门会振振有词地说“选修可以卡住城里的孩子进好大学”,等你进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很多“选修”不达标的同学跟你在同一个教室。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一年招收的选修双A+的考生就达到150几个,A+A的考生更多,这些学生当初基本上都是因为语文或者英语不太理想才会被刷到我们学校的,但是如果考研,很多人考名校应该都没太大问题。当然,跟全国所有大学一样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学生通过关系进来的,这种学生以城里学生偏多(费用太高,一般农村孩子根本承受不起)。我们学校既招一本,也招二本(主要是分校区),08年在江苏一本最高分390多,二本最高分389,相差几分,最低分也是如此。今年考研,我们学校招收的二本学生中,考研最高分424,考取了西安交大,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若按照东南大学某些教授的说法“是不是二本的学生就不配上985学校呢?”其实,如果老师不想招收这位同学,可以直说,不必如此伤人。

研究生复试越来越多的“荒唐”淘汰理由,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变得不公平,平民的孩子想进名校日益显得“艰难”。最后,“友善提醒”那些欲成为“世界一流”名校的中国名校,如果没有开放的胸怀、没有兼容并包的态度,“一流”只会是白日做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