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嘎立立
嘎立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52
  • 关注人气: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九)

(2011-09-06 19:02:11)
标签:

福建

福州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

闽山

风景

摄影

旅游

杂谈

分类: 影像福州

三山藏  闽山 (上)

    闽山在光禄坊东侧,又名玉尺山,为乌山的支脉,山虽很小,但山上却有“石平如尺”,颇为奇特。宋时,石旁有法祥寺,面积宽广,殿宇巍峨,熙宁年间(1068-1070年,程师孟于元年任太守,三年去职)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太守,常游法祥寺,特别喜欢登石眺望,呤诗作赋,寺僧名其石曰“光禄吟台”,并请程太守题书,太守谦逊再三,不敢擅题,有《光禄吟台》诗纪之:“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双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诗中的颜光禄指南朝宋孝建年间的“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程太守不敢与颜光禄相比,故每次请题皆宛然相辞,直到太守离职后,寺僧才叫人刻上“光禄吟台”,借程之名为寺院增光,乃至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南后街边上光禄呤台广场,这里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广场内有一水池,是光绪七年郭伯苍开浚的漾月池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光绪七年郭伯苍开浚的漾月池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郭伯苍开浚的漾月池边上有口水井,上写“隐泉,辛已苍书”。这“辛已”指的还是光绪七年(辛已1881年),“苍”,自然是指郭伯苍了,这是一口与“沁泉”齐名,由郭伯苍入居闽山后发现的泉眼。郭柏苍在他的《壬午大旱题沁泉》诗中写道:“香井隐泉各院落,千株花卉日能堪”。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隐泉:行书,径五寸,原镌于闽山西秋翠院古井上。

                     辛已苍书:篆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在光禄吟台东北向的漾月池畔,有一口石盆,是光绪七年(辛已1881年),赏员外郎衔郭伯苍穿漾月池时得自于英达铺破屋的土中,当时共有四口,其一就是“宣和六年”石盆。查宋代法祥院的旧址位于南门后街英达铺至光禄坊、早题巷之廒埕里,英达铺更是大殿旧址,这口石盆显然就是法祥院的遗物。盆侧用楷书镌着“宣和六年甲辰季冬造盆,了然建置”与“光绪辛已,郭柏苍摹刻其字于左”两段题刻,可见盆由当时的寺僧了然所造。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宋法祥寺石盆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光绪七年郭伯苍开浚的漾月池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光绪七年郭伯苍开浚的漾月池

三山藏 <wbr>三山现 <wbr>三山看不见(九)
道光三十年,从云贵总督任上因病归里的林文忠公则徐受当时的主人叶敬昌邀请,来到玉尺山房放鹤。后人署“鹤磴”二字,题诗曰:“吟台四鹤舞蹁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亷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郭柏苍也写了《鹤磴》诗曰:“四向亭前冲天鹤,千年鹤骨应已槁。吟台西畔鹤磴高,鹤去人归磴亦宝。文忠头白返乡闾,乡闾瞻仰群遮道。名贤面目世共图,一霎游踪迹不埽。园林放鹤事寻常,林下清风怀二老。主人与客品相高,笼鹤放鹤鹤不恼。苔阶几曲上荔阴,此处闲行休草草”。

 

 

                            三山藏 三山现 三山看不见

                            三山藏  闽山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