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刺减排”不足取

(2010-09-10 09:55:23)
标签:

财经

中国

经济参考报

能耗

高耗能

杂谈

关停电厂和钢厂、拉闸限电的做法,严格来说并不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中国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缺乏一种长效可行的运行机制

“冲刺减排”不足取

 

“节能减排”,这个长时间似乎只是停留在公众耳中的熟词,现在真的开始实在地冲击普通公众的生活。

9月初,河北省唐山、邯郸、武安等地区开始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而展开最后的“决战”,钢厂、焦化厂等高耗能企业纷纷进入限产、停产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县市开始对居民限电,“限电期间,不仅居民家停电停水,医院和红绿灯也遭停电”(据《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河北并非特例,“限电冲刺十一五”是全国性的,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也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

限电不只是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导致民怨四起;那些限产停产的钢厂,规模稍大的,每天的直接经济损失就以百万元计。至9月9日,曾因全县限制居民用电而引起物议的河北省安平县举行新闻通报会,向公众道歉。

这一百米冲刺式的“减排”行动是前所未有的,其肇因则始于5年前。彼时,国家发改委给出计划,预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

其中,高耗能的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被当成是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这一规划,要求整个“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然而,作为“十一五”第一个年头的2006年,全国就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目标,单位GDP能耗仅比上年下降1.23%,这大大增加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当时,包括前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内的一些环保界人士,对于中国是否能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既定节能目标表示了担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 “十一五”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要完成既定目标,2010年还需要将单位GDP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5.2%,这已经是一个挑战。然而,今年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大幅反弹,由此带来能耗强度由降转升——初步测算表明,2010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部分地区上升幅度甚至超过10%。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三个季度,全国要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8%,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一系列数字变化令公众眼花缭乱,却让政府官员心惊肉跳,因为部分省市政府早已明确将节能减排数字与地方官员的考核挂钩。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几乎同时召开的国家能源工作会议则要求,“各省市应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和有关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不是朝夕间能完成的事。由于能耗的计算主要依据的就是“燃烧了多少吨标准煤”,大限来临之际,似乎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煤电厂、钢厂熄火,同时拉闸限电——这是真正的因噎废食。不可思议的是,这一依据表面直线逻辑给出的简单而粗暴的行为模式,居然在现实中真的发生了。

在能源概念中,“节能”与“减排”是两个概念:节能有利于经济发展;而减排,则在短期内可能是限制经济发展的一种因素。中国当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更加强调的是节能,而没有承诺温室气体总量减排。“十一五”规划对于节能和减排的具体措施,是要求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尽可能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而关停电厂和钢厂、拉闸限电的做法,确实是在“减排”,但不是在“节能”,严格来说这并不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也就无助于指标的完成——停产虽然停止了能源消耗,但同时也停止了GDP的产生。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达出一种观点:各地政府短期突击作业的做法,实际上暴露出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缺乏一种长效可行的运行机制。

而此前的5月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发改委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在研究建立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和“长效机制”。显然,这些政策制定者也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本文发在财经网,实习记者黄月对此文亦有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