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的沧浪

(2023-01-26 09:34:50)

         夏日的沧浪

                       梁小琳

    六月中旬,正午的太阳在沧浪上闪着刺眼的白光,咝咝地吐着蒸气,云雾般地转着圈儿,提前到来的40度高温异乎寻常。沧浪,以它特有的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却如一个下马威,刺穿我的想像。
    下榻酒店,临窗而眺,沧浪之水是安静的,清澈的,阳光下的倒影见底,树木、山川,流动的白云,如两个世界的对望,心驰神往。还有在沧浪上点水的白鹤,不时伸长脖子发出“哦、哦”的叫声,然后惊艳地掠过,溅起一片水花,时间便在它身后留下了划痕,让你去读,读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曰:沧浪之水濯我身,濯我心,濯我词穷之时水花溅起我的灵感,爱你,沧浪!
    沧浪的热情是美丽的,它为你,演绎出别一样的个性。那是因为你说它静,它素,它雅,它如混沌初开的少女,但它可以借物抒情。
    当白天滚滚的热浪渐渐退去,傍晚的彩霞翩然天边,冉冉的,夕阳被火样的红晕包围,沧浪之水染指成一片血色。然,留不住流连光景,一如留不住这满目的希冀,最后在紫雾中与沧浪没入夜的静寂。
    沧浪文化发源于丹江口,蕴涵着汉水文化、楚文化、隐逸文化、清廉文化、均州民风习俗及当代南水北调水都文化,多元素的文化使沧浪有叙不完的故事。早在2500年前,孔子来到沧浪,当他看到清澈的沧浪之水,连声赞叹:“水之清兮,水之绿兮,水之美兮,水之好兮,此乃仙山之神水也。”从此“沧浪”成为一种传奇,在书里,在梦里,在口口相传中,更在千里跋涉不辞劳累的思慕者中,亦即,能喝上沧浪之圣水,便是人之幸也。
    君不知如此的圣水也有过洪水滔滔,浊浪滚滚。4000前,大禹沧浪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被世代咏传。又经孟子、司马迁、班固、郦道元的续演,沧浪的意义已呈于水之上,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那就是“清”——取“清”去“浊”,“清正廉洁”。
沧浪就这样优雅地流淌了亿万年,恩泽了靠水吃水的沧浪渔民,也润泽了一方天地。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毛主席的这番话,为江水的走向披上了传奇的色彩,最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丹江口水库作为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在长达20年修建丹江口水库大坝的过程中,英雄的丹江口库区人民几度奉献家园,那种视土地为生命的农民,到底是用了怎样的情怀扛住了心中的不舍,并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这个世界。
丹江口牛河林区五谷庙村,被誉为丹江口的后花园,是湖北省作协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定点村,致力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好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做了不少工作。
    走进牛河林区五谷庙村三组,闯入眼帘的是“千岛画廊观景台”。景区占地面积13940亩,水域面积7051亩,岛屿面积6895亩,拾级而上,那雾一样的岛屿如丝线一样迷迷蒙蒙,我脱口而出:观景台,湖中鸟,蓝天下,白云中,波光粼粼,果实飘香,青山绿水画中游。我蹩角的自由诗实不忍读,却也道出我真挚的情怀。
    村民谭大军的家建在微微隆起的坡地上,与千岛画廊观景台毗邻,视野开阔。他说,为了保持沧浪之水不受污染,2014年,丹江口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库区网箱、库汊取缔工作。但昔日渔村的疍民,并没有因数度治水调水被搁浅流亡在自己的家园,而是学厨艺、学养殖、学导游、种瓜果、办起了农家乐,所有这些,由村两委会牵头帮扶,还提供小额贷款,即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位合一,从皮相到筋骨。看,那绿色的草坪,如洗的天空,深色的林带,果香翠绿的田野,当然还有夏日里的沧浪,看上去,都是那样的舒展,又是那样的豪迈。

而今的沧浪,已不再自揽风情,孤方自赏,自恃清高,他走出了山川、田野,走进了世人渴慕的眼神中;它载着航船远游,那邮票上的沧浪,将不再是游戏,也不是梦想,沧浪有底气,正在申报中:大禹沧浪治水,孔子沧浪闻孺子歌,屈原沧浪与渔父歌,南水北调功臣,沧浪早已与大地同在,福之同享。
    我想我会记住沧浪的这个夏天,滚滚的热浪啊,它以这种特殊的表达,曾经带给过我怎样的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