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梦想没被质疑过,何以谈成功?

(2016-02-19 12:16:57)
标签:

杂谈

 
2002年,管虎执导的电视剧《黑洞》播出,赢得满堂彩。在此之前,他是个籍籍无名的电影导演。2002年,张一白拍完了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之后三年没有一部作品上映。

2002年,滕华涛拍摄了他导演生涯中唯一的古装作品《珍珠衫》,影片没有任何水花。

2002年,高群书还没有拍电影,此时距离他执导的大热电视剧《征服》上映还有一年时间。

2016年,他们齐聚《鲁豫有约》,此时他们的电影导演身份早已获得多方认可,在众人眼中他们是知名的奖项、票房制造机。

仅算“三金”金鸡奖、金马奖、金像奖和百花奖,他们就已为华语电影输出七位影帝影后。

(左起:管虎、张一白、高群书、滕华涛)

尽管如今他们早已是声名显赫的大导演,但是他们的导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往成功路上从来不乏质疑。

没被质疑过的梦想,不能称之为梦想。没经历过质疑而获得的成功,也不足以称之为成功。

管虎说,“导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管虎:我错了,我坚持到底就是对的

管虎是第六代导演中的异类。从《斗牛》、《杀生》、《厨戏痞》再到《老炮儿》,他的作品表面越来越亲民,但骨子里的坚持,却也一直没有丢失。

在如今商业化大潮席卷电影业的今天,管虎始终有自己的坚持,“我想留下点东西”。

这或许与管虎的性格有关系。管虎是典型的ab型狮子男,较劲,轴,死扛。

面对质疑,他说“我错了,我坚持到底就是对的”,“有时候自己内心是没有那个力量的,是因为性格的因素”,“我知道我错了,我也能改”,但如果要他改,则是“绝不,休想。”

管虎不想按部就班,总想弄出点儿不一样的东西。

错了可能会通往另一条成功之路。他希望“成功应验”,大多时候也确实成功了。

管虎电影导演出身,让他打响知名度的是电视剧《黑洞》,拍就要拍好,2002年,《黑洞》大热,成为年度电视剧翘楚。

但之后管虎又继续拍起了自己的电影。

黄渤和妻子梁静是管虎的御用演员。他把他们俩分别送上了金马领奖台。一个是《斗牛》,一个是《杀生》。黄渤第一次演戏就是管虎的《上车,走吧》,二人之后共合作十余次,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厨子戏子痞子》主创,左起:管虎、梁静、黄渤

很长时间内,管虎的电影总是高口碑低票房,但于管虎来说,票房也很好,但口碑最重要。

《厨子戏子痞子》是管虎个人表达和商业化融合的尝试,首战告捷。

 2015年《老炮儿》则是更上一层楼,获得九亿票房,票房口碑双丰收。

 管虎表达了他想表达的,大众也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好作品总会获得认可。

 

高群书:我唯一的失败就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

 

“每个人都是不自信的,但我比较自信。凡是我坚持的都成功了,我唯一的失败就是因为我听了别人的。”高群书很自信,即使面对质疑。

与大多数导演不同,高群书活跃于社交网站,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他的微博ID是“他回精神病院了”,由此可窥其性格。

无论是与《小时代》粉丝的骂战、抑或点赞“83位电影人抵制烂片”,高群书一向相当高调,批判言论正中红心,就连微信公共号“毒舌电影”在发言抵制烂片时都要高呼一句“高群书威武”。

性格影响作品,高群书身上有一股硬派武侠气,他的作品也被称为“古龙派”。

从《东京审判》到《风声》再到《神探亨特张》,高群书影片表达方式一直在变,但内核是不变的,高氏色彩十分鲜明。

高群书新闻系出身,大学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

多次退稿,诗人梦破碎,投身电视行业如鱼得水。2003年高群书执导的《征服》,被公认为年度最火爆的警匪题材剧。

从电视剧转战电影,并非一帆风顺,《东京审判》是高群书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圈内很有一部分人秉持着“电影高贵论”,对他这个电视剧转行电影的人颇有些看法,质疑声不断。

“你(质疑他的人)把电影导演想得很高,那跟我没什么关系。”高群书对鲁豫坦言当时的想法。那时的他把自己困在房子里打游戏,对整个行业很失望。

不过高群书还是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东京审判》获得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高群书也因此提名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导演。

《神探亨特张》是高群书比较满意的一部电影,这部没有专业演员出演的影片最终斩获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三项大奖。

这个对烂片勇于拍砖的导演,对他心目中的好电影也从不吝惜夸赞。

《老炮儿》是他心中2015最好的电影,甚至是中国好电影的样本,“你做好电影还是有好结果的。你现在没有好结果证明你做的还不够好。”

张一白:“营销狗”不可耻,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作品

张一白是ab型金牛座,人生永远处于不断的纠结。

相对高群书被当面质疑,张一白是那种“偶尔听到别人说他,就想把那人揪过来问”的人。上一秒刚做完的事下一秒马上就陷入纠结。尽管如此,“我已经先于别人一步质疑了我自己”的张一白在外界看来却显得很自信。

张一白在节目中多次强调自己的导演之路的开端是由于“迫于生计”。因为迫于生计,所以去拍了MV。

不过当张一白在谈论他的电视电影作品时,再也没提“迫于生计”这四个字。1998年张一白拍摄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在国内大火。

2001年张一白执导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拍完电影,张一白陷入了金牛ab的例行思考:我为什么要拍电影。不过直到2004年他的下一部电影上映,他还是没太想清楚这个问题。想拍就拍,喜欢就好。

在中国电影市场已具雏形时,导演创作和宣传营销往往分开各自运行的。

张一白和很多导演不太一样,在这个市场中他走在前列:既创作,也营销。从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杜拉拉升职记》到《匆匆那年》,张一白都参与了营销。在票房争夺战中,张一白总是能杀出重围。

谈到营销,张一白并不觉得导演参与营销可耻,相反,只有导演参与才能更好营销。

“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交给别人来养。”“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作品,对于别人来说只是一个工作。”

滕华涛:在城堡顶上吹蒲公英的暖男

滕华涛是采访嘉宾中唯一的非ab型血。

采访中的滕华涛也与其他几人画风不太一致,是个典型的文艺男中年,会在“城堡顶上,手里拿着蒲公英,一瓣一瓣的吹”。

性格影响作品,从《双面胶》《蜗居》《裸婚时代》到《失恋三十三天》,滕华涛的作品细腻,无一不带有强烈的生活化气息。

滕华涛善于纪录大时代的小人物,但找准这条路他用了很长时间。

滕华涛父母都是导演,父亲是第四代著名导演滕文骥,母亲是《霹雳贝贝》的导演翁路明,但“导二代”的身份并不能减轻滕华涛的迷茫。

在拍摄《双面胶》前,滕华涛从都市情感到警匪探案,几乎每一种都进行过尝试,但并不成功。《双面胶》这部讲述婆媳斗争的生活化作品的成功,让滕华涛豁然开朗。

从《双面胶》再到《王贵与安娜》、《蜗居》、《裸婚时代》,这些讲述小人物日常生活的作品都取得了成功。

在电视剧上顺风顺水的滕华涛又开始转战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受到了许多业内同行的质疑,从宣传发行到投资商,从质量到票房,含蓄的不含蓄的一股脑儿的都扑向了滕华涛,“电影怎么能这么拍”、“什么乱七八糟”。


这次,一向不太自信的滕华涛此时却坚信电影一定会有好的收效。

最终,《失恋三十三天》以3.5亿的票房完美收官,这部投资成本不足千万的小成本电影,无疑是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

在口碑和票房哪个更重要的提问中,四位嘉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口碑。

高群书说,“有些导演只能选择数字,但我们四个应该也有能力进行一些别的尝试”。

在成为一个好导演的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年。这条路上从来不缺乏质疑、也从来不缺乏因为质疑而退缩、变节的人,但他们坚持下来了。

大浪淘沙,他们是剩下来的那批人。

他们还在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还能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

十五年,你从未停止向前,我们也一样。


 http://ww2/large/62fa5aa5gw1f14ing0uuzg20m60j3wfi.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