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

(2020-04-13 15:51:19)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


有人说,延迟开学,家长和老师的身份似乎对调了。

老师虽然还在上课,也要批改作业,但管教孩子的重担,已经落到了家长的身上。

当家长质疑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时,有没有想过,这正是教育变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趋势。

新时代的孩子,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不管老师还是家长,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了。

教育好一个孩子,不仅要看老师怎么教,还要看家长怎么管。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之间真正比拼的,是家长与学校、与老师的配合程度。

 

1

家长是否愿意把教育孩子

当成自己的事?

距离正常开学已过去一个多月,如今许多地方的具体开学时间仍未确定。

在这一个多月里,家长应该明显感受到自己管与不管孩子的差别。

管了,自己会忙些,但确实能抓好孩子的学习;

不管,自己轻松些,但孩子的学习退步很明显。

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不但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还要成为他的人生导师。

有些家长十分期待开学,因为自认管不好孩子,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和学校上。

还有不少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考差了就一顿训斥打骂。

若家长都没尽好管教责任,孩子又能依靠谁的力量去成长呢?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无人能够替代。

只有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能从中得到安全感与被支持感,努力成长为一个强大且优秀的人。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

2

家长是否愿意花时间

督促孩子学习?

有一位名班主任提出: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督力。

当孩子还未形成自律与自觉的时候,大人的监督十分重要。平时在课堂上,老师至少能提点走神的学生,如今隔着屏幕,老师想严格管教也鞭长莫及。

因此,帮助孩子从“他律”过渡到“自律”,需要家长的长期介入。

在孩子走神的时候,稍微提醒他;在孩子犯懒的时候,严格管教他;在孩子沮丧的时候,真诚鼓励他。

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而必须要用心地引导、指导、开导。

这样的监督力也不应该是一时的,更应该贯穿孩子整个学习成长过程。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格,养成阅读兴趣,找到人生方向,尽早让孩子定型,为他的将来铺路。

教育好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成就孩子的未来,却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孩子的未来就越开阔,越精彩。

3

家长是否觉得检查作业

是一个麻烦?

近年来,家长抱怨家庭作业的声音不绝于耳,除了认为作业太多外,更多的声音是觉得孩子的作业不该家长来检查。

但家庭作业的意义,只有在家庭中才能实现。

老师的目的在于让家长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尽可能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提高。

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也要借助家庭作业这一载体,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小学生确实需要大人把好检查作业这一关,如果失去有效的检查,孩子的学习水平就会故步自封,难以提高。

当然,家长对于家庭作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私下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个人情绪。

孩子毕竟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被家长抱怨的话影响,从而不愿好好写作业。

为人父母者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现在在孩子身上多花一些功夫,将来一定会少一些遗憾。

 

4

家长能否理解和支持

学校的工作?

其实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都十分用心,但有时候家长的过度“用心”,会“好心办坏事”。

有些家长很喜欢提建议,经常在班级群里说三道四,偶尔还会破坏班级团结。

有些家长很心疼孩子,一旦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就到学校闹,不断质疑老师,质疑学校。

家长若不支持、不配合学校方面的工作,老师就会很为难,只能一再沟通,不断协调或者退让。

这样既浪费沟通成本,也影响了孩子的实际教学质量。

学校的大多数工作都是教育局规定的,学校单方面很难改变,只能努力做得更好。

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都是有依据、按经验的,适合大多数学生,这也是最大程度的公平。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理念都存在差异,一定要尊重差异,互相理解,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5

家长能否尊重和信任

孩子的老师?

当我们问到老师喜欢怎样的家长,不喜欢怎样的家长时,得到的回复通常是:

喜欢尊重老师、信任老师的家长,不喜欢遇到问题只会指责老师的家长。

孩子每次犯错,不仅他身上存在问题,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只指责某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那某些存在问题的教育方式就会继续误导孩子。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评价老师,当着孩子的面评价某某老师“不用心”,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

不管家长给出的是“好评”还是“恶评”,都会被孩子记在心中,进而改变对老师的态度,甚至出现偏科的现象。

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亲近师长,才能掌握学习方法,深信所学的知识。

家长应该尊重老师,信任老师,挖掘老师的闪光点,引导孩子通过喜欢自己的老师爱上学习。

6

家长能否做好

老师的同盟军?

著名特级校长李镇西曾说:“学校教育很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与其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孩子的两个阶段,不如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合力培养孩子成长成才。

我们都知道,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完全替代家长,再负责的老师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少一份计较与责怪,当老师与家长靠拢得更紧,这就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家长和老师有着一致的目标,所以当矛盾发生时,请想一想孩子,停止不必要的争吵,解开多余的芥蒂。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当孩子犯错时,请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亲自带头去做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栽培。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努力为孩子开拓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