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邮政编码
(2012-07-06 10:36:17)
标签:
邮编便民杂谈 |
分类: 杂谈 |
加拿大邮政编码的格式是“0#0 #0#”- “#”代表大写英文字母,“0”代表数字,举个例子: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的邮政编码是“K1N 5H3”。除了安大略和魁北克这两个特别大的省份以外,每一个省或自治区只有一个专门字母作为邮编的第一个字符。
“0#0 #0#”的邮编格式很适合加拿大幅员辽阔的特点:三位数字各有0-9十个选择,而三位英文字母则各有A到Z二十六个选择,可见此类格式可以组合出邮政编码的数量为26x10x26x10x26x10 = 17,576,000!
现对加拿大、中国、美国三个国家的邮政编码进行比较,其中人口和实际使用邮编的数字均来自网络,而且统计的时点很可能不一致,如果有些误差,请见谅。这里只想让读者有个大概的了解:
加拿大:
·
·
·
·
·
美国:
·
·
·
·
·
中国
·
·
·
·
·
从上述数字可见加拿大目前通用邮编远远高于美国和中国。在加拿大平均一个实际使用的邮政编码为四十多人服务。以我所住的社区来说,我们社区六百多家人住在方圆多大的区域我不清楚,只知道绕着社区走一圈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这么一块地方,就有九十几个邮政编码! 一个邮政编码只覆盖一条街的一段,社区内大部分街区没有公寓楼,只有国内所说的“别墅”——对此类街区一个邮政编码只有大概十几二十来家庭分享。
星罗棋布的邮政编码给邮局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年我所经历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正是这件事激发了我写此文的愿望。
我有个好朋友出版了一本文集,知道我和老公很喜欢,特地越洋邮寄一本给我们。遗憾的是,我的家庭住址被写错了。我们城市大部分街道是以数字命名的,相当于坐标,数字一写错,就是另外一条街了,那条街离我们家不算近,开车得十几分钟才能到。如果在中国,写错地址光凭邮政编码是很难找到收件人的——以前的漳州市(现在大概是在芗城区范围内)只有一个邮政编码 “363000”,那得包括多少街巷多少万人哪,除非邮递员正好认识你,否则大海捞针式是无法取得什么效果的。如果是用美国的通用邮政编码,结果大概也和在中国一样。正好,在加拿大,邮政编码能弥补地址错误,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所用的邮政编码只有大概十几家人共享,加上我的姓名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的,邮递员大概比较容易熟悉,我们期待已久的朋友佳作终于送到了我家!
对于卡尔加里(Calgary)市的邮递业人员来说,邮政编码的作用就更大了。该市也是多数街道以坐标命名,东西向的路叫Avenue,南北向的路叫Street。与我们城市所不同的是,它的坐标原点在市中心,Avenue号码从市中心的0向南北两边扩大,Street的号码从市中心的0向东西两边扩大。原来我不知道往那城市寄信除了地址以外还必须写SE、SW、NE、NW(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种方向中的一种,往往将其省略。如果没有邮政编码,邮局根本不知道1101 - 15 Street是在东边的15街还是在西边的15 Street,是在南边的11 Avenue,或者是北边的11 Avenue。有了邮政编码,就算寄件人不写东西南北,邮件仍然能到达目的地。
加拿大的邮政编码不仅仅为邮政部门服务,也为GPS接收机用户和运用Google查找路线的人带来很大便利。在我们城市和卡尔加里市,新区有特殊的命名方式——一个片区范围内只用一个名字,后面使用 “路”的不同表达方式以示区别。比如有个片区叫“Cameron”,其中各条路就分别叫“Cameron Dr. ” (Drive)、“Cameron Way”,可能还会有“Cameron Blvd”(Boulevard)、“Cameron Clothing”…… 等等。要到住在这类街区的家庭做客的人,如果后面的单词没记好,到时很可能会在各条道绕得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再打一次电话给这家的主人找答案。如果事先问地址的时候顺便问好邮政编码,上了车把邮政编码一输入到GPS里,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在八十五万个正在使用的加拿大邮政编码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圣诞老人的专用邮编“H0H 0H0”,这是模仿圣诞老人的吆喝 “Ho ho ho! Merry Christmas!”(“呵呵呵,圣诞快乐!”) 而设的邮编。每年圣诞节前会有大量的信件带着儿童的殷殷期望雪片一般地飞到北极圣诞老人的据点,告诉圣诞老人自己想要什么礼物,希望得到满足,不少幸运孩子还真的得到了圣诞老人从北极寄来的礼物! 以下是圣诞老人的地址:
SANTA CLAUS
NORTH POLE
H0H 0H0
CANADA
自从得到邮局靠着邮政编码投递给我的邮包以后,我常常期盼着,哪天我的祖国也能改进邮政编码,或把其中几个数字换成字母,或用附加码的方式,来缩小每一个邮政编码的使用范围,使之更加便民,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