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刘贵忠老师在宁波

标签:
刘贵忠第一个描绘国家名片山西人 |
分类: 手绘封 |
刘老师在2010年设计了文彦博邮票,工笔的手法,很令广大邮迷喜爱。在朋友的牵线下,刘老师帮我绘制了4枚手绘封。工笔手绘,非常精致,为我最爱。
http://s11/mw690/001Onqcqgy6MJI9syFA0a&690
http://s16/mw690/001Onqcqgy6MJITKwnZ0f&690
http://s11/mw690/001Onqcqgy6MJITU5zY3a&690
http://s10/mw690/001Onqcqgy6MJIU2ZKN79&690
10月9日知道刘贵忠老师要从舟山到宁波小停。便在微信上进行联系。尽管我负责前期工作的大焦化装置正在开工,忙得不可开交。10月10日上午,我还是抽空去刘贵忠老师下榻的宁波东方石浦大饭店拜会了刘老师。聊了2个多小时,非常投缘。老师平和亲切,为人真诚。就如他微信上推崇的:过好每一天的质量,尊重每一位朋友。
刘老师在签赠文彦博小本票
http://s8/mw690/001Onqcqgy6MJGZUOjRa7&690
和刘老师在饭店合影
http://s7/mw690/001Onqcqgy6MJH08yRU36&690
赠送的书画,梳妆图
http://s6/mw690/001Onqcqgy6MJH0j0vHf5&690
http://s14/mw690/001Onqcqgy6MJH0BhI9ad&690
赠送的画册
http://s3/mw690/001Onqcqgy6MJH0Kau6e2&690
http://s12/mw690/001Onqcqgy6MJH0XsaT1b&690
画册中的邮票原稿
http://s13/mw690/001Onqcqgy6MJH1eJpa4c&690
http://s7/mw690/001Onqcqgy6MJH1OrH036&690
刘贵忠:第一个描绘“国家名片”的山西人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并发行邮票开始,诸多山西题材登上了邮票,但没有一枚邮票是山西人设计的……如今,60年的遗憾终结了——2010年新邮中的重磅题材邮票《文彦博灌水取球》故事原发地是山西介休,邮票设计者也是山西人!他就是著名画家刘贵忠,更令全国集邮界惊讶的是,他还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非专业的邮票设计者。
见解独到:偶然接到设计邮票邀请
2008年6月,刘贵忠以山西省民俗专家的身份参加了由国家邮政局组织的民俗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是如何设计平遥古城、文彦博灌水取球、清明节、牛郎织女邮票。因为这4个题材的邮票都与山西有关,作为民俗专家,刘贵忠从绘画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点建议,当时却引起了国家邮政局的注意。就是这个简单的建议,刘贵忠“莫名其妙”地从民俗研讨专家变成了邮票设计者。“研讨会上大家提出很多想法,有的希望设计成雕刻的形式,有的希望设计成剪纸、皮影……当时,我就说了一点,以中国传统绘画来表现比较切合中国的传统故事。”“要不你也参与邮票设计吧。”听完专家们的讨论,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主任征询刘贵忠的意见。“我是来提建议的,设计邮票合适吗?”当时的刘贵忠对邮票还是门外汉。“刘老师,你就设计吧,咱们山西盼了60年了,都没有出过设计邮票的大师,你努力努力……”山西省邮政部门负责人希望刘贵忠接下这个任务,让山西邮票设计有零的突破。
“那我试试吧。”生性不喜争的刘贵忠接下了这个任务。
胸有成竹:一日绘就“灌水取球图”
“刘老师,时间要到了啊,作品出来了吧?”2008年10月8日,刘贵忠接到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的电话,离最终的交稿时间10月10日仅剩两天。4个月来,他已经记不得接到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多少个电话了。“已经出来了,已经出来了。”刘贵忠有点不好意思,“说谎”了。
当天,他又接到山西省集邮公司副总经理宋志军的电话。他又一次“说谎”了。
谈到自己10月8日的“两次说谎”,刘贵忠说,面对邮政部门的催促,他有点不好意思才“说谎”。
10月9日,刘贵忠拿起了画笔!把自己关在工作室整整一天!
文彦博灌水取球图一气呵成!
10月10日,合同约定的交稿时间,“文彦博灌水取球图”出现在了国家邮政局!“此图设计合理、技艺娴熟、结构严谨……建议采用!”这是评审团对刘贵忠“文彦博灌水取球”邮票一稿的一致评价,这一评价也使其他数十位参与这一题材设计的专业邮票设计大师出局。
对于记者好奇的两次“说谎”,刘贵忠老师微笑着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虽然作品是在一天内完成的,但4个月来他一直都在思考、查阅各种资料,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8岁开始画画,浸淫在艺术世界里近40年的刘贵忠自从接了这个任务后,脑子里就在不断盘算:画面要几个孩子、孩子的头饰弄成什么样子、树是什么样的、宋代的服饰如何设计、当时北方的环境怎样、当时的球是什么材料做的……
当一切思考水到渠成时,也是他一气呵成之时!
一波三折:文彦博原来是这样灌水取球的!
球是文彦博踢进去的还是其他孩子踢进树洞的?文彦博当时是怎样想到灌水取球的?12月21日,刘贵忠老师揭秘式地讲述了他是如何设计文彦博灌水取球这一故事,并将“绝密”的“五稿”提供给了本报。
2008年10月10日,“文彦博灌水取球”邮票的一稿通过电子邮件发到北京后,评审团选择了刘贵忠。半个月后,评审团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孩子太多了,二是树有点细。
因此,刘贵忠的二稿将画面中的8个孩子变成了6个孩子,并对树进行了加粗。说到自己的二稿,刘贵忠还是佩服评审团的意见的。“我当时是按照绘画的规律(6?1)创作的,而邮票设计需要的比例是10:1,这是因我没有注意邮票设计比例造成的。后来我也发现,从绘画的角度,8个孩子最丰富,最饱满;但在方寸之间的邮票上,8个孩子有点多。”
二稿的原稿和电子版刘贵忠拿到了北京,这次评审团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一位专家和刘贵忠商量,树是不是应该加粗,显示出更多的苍老感。评审团没有要求刘贵忠必须改动,但刘贵忠觉得这位专家说得对,因此“树更枯”了。这就是第三稿!
第三稿出来后,正好赶上2010年的新邮预订宣传,国家邮政局将刘贵忠设计的邮票贴满了全国各地的集邮营业厅和各种宣传场所。6个孩子栩栩如生、活泼可爱的动作赢得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身着红服、机智聪明的文彦博,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然而,期盼这套邮票的邮迷却不知道,宣传册上的“文彦博灌水取球”并不是最终的定稿。
在新邮预订之后,第四稿出现了。“文彦博那么一个聪明的孩子,球不应该是他踢进去的。”这是另外一些评审团专家最后想到的问题,历史当然无法考证当时球是不是文彦博踢进去的,但这种提议获得了很多人的赞成。在四稿中,刘贵忠将文彦博踢球变成了文彦博拦球。这就是最终的定稿,当然现在邮迷是看不到的。
整个邮票设计过程充满了严肃性,也充满了戏剧性。所有人对四稿都满意了,专家团进行了数十次的审核,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是在这样严格的程序下,“文彦博灌水取球”还是差点成为错票。错误是刘贵忠发现的,他仔细端详自己的作品几个月了,可就在四稿拿到北京回太原后,他突然发现,两张画上同一个孩子的衣领一个是圆的,一个是长的……
因此,有了“文彦博灌水取球”邮票的五稿。
“新颖!新颖!”这是评审团对“文彦博灌水取球”邮票设计的总结。而在刘贵忠的思维里:新颖,实际是用最传统的绘画艺术表现出来的;在他的思量中,在中国的邮票世界里,传统手法应该成为普遍的艺术。
现在,五稿已基本确定为最终的邮票设计图案。2010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文彦博灌水取球”邮票将正式发行,届时,中国四大儿童益智故事(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全部聚齐在邮票上,邮迷的期盼将得以实现。
闹中取静:摇滚乐里寻找心灵的安静
除了一稿静静地躺在刘贵忠的工作室,二三四五稿都已经被国家邮政局拿走。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邮政局每幅画给作者的酬金是8000元,刘贵忠的两幅画价格是1.6万元。而躺在工作室里的一稿似乎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8个嬉笑着、欢乐着的孩子已经被有心的收藏者瞄上,软磨硬泡要以3万元的价格买走……
对此,刘贵忠老师担心的是,万一国家邮政局要怎么办?他婉拒了这位收藏者的要求。“你会自己收藏吗?”好奇者一直问他这样的话。“不会。我从来都不收藏作品。”面对记者的疑惑,刘贵忠说,随着技艺的日趋娴熟,他相信自己会画出更好的东西,不收藏自己的作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吧。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兰风书画院院长、太原市新艺工艺美术厂厂长,山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委员……1964年太原出生的刘贵忠,身兼数职,但他却总想躲在自己的工作室,躲开这些职务……笔、纸、袅袅的香烟、高亢的摇滚乐,才是他的最爱。“听着高亢的摇滚乐、望着袅袅的香烟,我的心才能静下来,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相关链接
据史料记载,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了。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随后他叫几个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
文彦博是北宋中期政坛一位重要人物,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50余年。他亲历了北宋中期一系列事件?宋夏战争、庆历新政、王则之乱、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文彦博性格豁达、谦和卑逊、敬重德行,努力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付诸实践,他是以积极的身姿活跃在北宋政坛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