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冰成因

(2011-01-24 09:33:09)
标签:

海冰

气象万千

气象灾害

杂谈

分类: 气象万千

   http://s14/middle/62f9ab03g9a8d9f95c65d&690

    冬季,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在较高纬度,不但江、河、湖泊会冻结,就连波涛汹涌的大海近岸区域也会结冰。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的消息,2010年12月22日以来,受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渤海和黄海近岸海域已经出现海冰。此后,渤海、黄海海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10℃左右的大幅降温,受其影响,海上浮冰范围快速增长。

    “每年的12月左右,海冰都会在渤海和黄海近岸的海域形成,今年12月中旬开始出现海冰是很正常的。”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让海洋结冰也绝非易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冰组研究员张启文告诉记者,几次冷空气很难把海洋温度降到冰点,逐渐降低的气温才是海洋结冰的主因,而较强冷空气的来袭则有“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夏季人们到了海边总会觉得那里的气温比内陆要低。这是因为海洋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而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由于面积和水量都十分巨大,热容量相当可观,所以海水温度的升高或者降低都比陆地温度的变化慢得多,这也使海洋上空的气温总是滞后于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

但是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海洋温度的滞后性,也渐渐被越来越冷的温度抵消。在每年的11~12月,海洋的温度逐渐向冰点靠近。

    张启文说:“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所以它的结冰点要比淡水低。而且海水的盐度越高,海水的冰点就会越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它的密度会增大,海面海水随之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然后表层海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物质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进而使邻近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所以这也是海水不像湖、河那样容易结冰的原因。

    据了解,我国境内会形成海冰的海域主要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张启文说,辽东湾位于寒冷的北部,所以那里结冰时间最早,海冰面积也最大。到目前为止,辽东湾的海冰面积已经达到30多海里,单层冰的厚度达到10厘米左右。而渤海湾则相对靠南,目前它的结冰面积在2、3海里左右,单层冰厚度在5厘米左右。

海冰对气候会产生影响,使得周边的陆地温度降低,但是这仅限于像北冰洋那样大范围的海冰。张启文说,我国沿海形成的海冰面积都不大,它们对整个气候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海冰虽然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但也能变为自然灾难。1969年,渤海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冰灾,整个渤海被几米厚的海冰封堵了50天之久。多艘客货轮船被碰坏、挤裂;海上航标灯全部被海冰冲毁;天津港务局观测平台被海冰推倒;海洋石油1号、2号钻井平台倒塌。

    即便是普通的海冰,稍有不慎,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损失。对于养殖业来说,如果没有提前打捞,海水结冰后,打捞将会很困难。同时,海冰在波浪、潮汐等的影响下还会变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浮冰块、流冰以及各种形式的压力冰,会对舰船航行和海上建筑物造成威胁。

    所以,为了应对海冰的灾害,目前我国形成了海冰预警机制,分为蓝色、黄色和红色三个等级。蓝色预警表示冷空气即将来临,海面可能会结冰;黄色预警表示冷空气来临后已经出现冰情,此时必须进行防范;而红色预警则表示海冰已经到了最严重的程度。(转自北京科技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