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开悬棺千年不朽之谜

(2010-07-14 19:13:00)
标签:

千年

悬棺

不朽

之谜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气象知识》杂志  作者:姜永育

在秀丽的巴山蜀水之间,有一道独特、奇异的风景,这便是令世人感到神秘莫测的悬棺。

悬棺置放之处,山势陡峭,绝壁千仞,望之令人惊叹,而其历经千年,饱受风吹日晒、雨打霜滋而不朽,其神秘和奇异之处无不令人遐想万千。

悬棺,何以历经千年而不朽呢?

http://s3/middle/62f9ab03g8b5730832322&690

千年不朽的悬棺

在四川、重庆的一些地区,悬棺随处可见,而尤以四川珙县的悬棺最多,也最为有名。据当地文物部门统计,珙县仅麻塘坝、苏麻湾两地的30多处绝壁上,就有悬棺265具。世人皆知的“僰(bo,音同“博”)人悬棺”即位于珙县境内。《珙县志》记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僰人死后,大多实行“悬棺葬”,即把棺木悬置于峭壁悬崖上,俗称“挂岩子”。在四川,除了珙县的“僰人悬棺”外,在川西的雅安市也有悬棺。川西悬棺相传是羌人放置。羌族的先民皆是大禹的后裔。大禹率众治水,功高盖世,在羌人中享有天神一般的威望。大禹仙逝飞天后,后人将其遗体挂在绝壁的悬棺中,此后,羌民中的仙逝者,均仿效此法施以了悬棺葬,从而在川西一带留下了诸多的悬棺。

http://s9/middle/62f9ab03g8b5732210268&690

千年悬棺,其不朽的奥秘何在呢?

要破译悬棺不朽的奥秘,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悬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导致棺木腐朽的最大原因,是当地的气候条件:高温和高温的气候环境,极易导致棺木和尸体加速腐烂或腐败。

从地理和气候环境分析,悬棺均地处气温较高、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如“僰人悬棺”所在的宜宾市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该地区四季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达1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达41℃;而该地区空气又十分湿润,降水也比较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在这样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任何裸露棺木都经不起岁月的洗礼!

让我们再来看看川西雅安市的气候特征。雅安号称“雨城”,年平均降水量达1800毫米,一年365天平均雨日有218天之多,而其年平均气温也高于15℃——在如此潮湿多雨的温湿气候环境下,任何棺木都难以长久不腐!

但事实上,宜宾和雅安两地的悬棺都保存完好,从开启的部分悬棺中,可见棺木中的死者骨骸历历可数,头骨骷髅保存完好,尤其是棺木干燥,在悬崖上历经千年风雨而未曾腐朽,不能不令人称奇。

既然悬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都不利于棺木长久存留,那悬棺是如何千年不朽的呢?

悬棺不朽是神妖所庇?

在僰人和羌人留下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实施悬棺葬的初衷:僰人认为,人死后尸体不能沾地气,否则魂灵不能升天,而“悬棺葬”即能使逝者魂灵升入仙界;而羌人也认为将逝者挂在绝壁的悬棺中,就可以使肉身悬空,灵魂得到飞升,上天入地,获取神力,从而庇佑子孙。

以上这些迷信传说当然不可信,而悬棺千年不朽之谜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时:有人说悬棺内放置有奇异的香料,也有人云悬棺处的岩壁具有神奇的防潮保干功能……不过,通过人们的科学考证和深入分析,这些说法都不足为信。

既然很多种说法都不成立,那么,悬棺不朽会不会是自身的原因呢?

人们的这种怀疑很快得到了文物工作者的证实:制作棺木的材料确实非同一般。据文物工作者考察,制作悬棺的木材多是木质坚实、抗腐性很好的楠木。这种树木生长周期长,木质在诸树种中属上乘,用其制作的棺木,即使埋入地下也可上百年不腐。棺木一般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而成,密封性很好。这种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尸身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延缓其腐败,也有利于棺木内部保持干燥。

但是,在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楠木棺材在露天环境中保存的期限一般不超过百年,而大多悬棺已经存在了千年以上,显然,“特殊材料说”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窦。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结合悬棺所处的地理位置、绝壁处的气象要素,以及制作棺木的材料等因素分析,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悬棺千年不朽之谜。

首先,从悬棺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悬棺均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26米—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无论采取哪种置棺方式,棺木均远离地面,不受地面潮气的侵袭,从而得以长期保持干燥的环境,同时,高悬的棺木还避免了动物的破坏。这是悬棺不朽的首要条件。

其次,绝壁处置放的棺木,其气象要素的考虑可以说达到了尽善尽美:棺木置放于当地盛行风向的背风方,既避开了长期风吹,又避免了雨雪等飘落到棺木上来。此外,由于突出崖壁的遮挡,棺木不但淋不到雨雪,而且阳光也不能直射到——没有风吹雨打,也没有烈日暴晒,棺木风化的可能性很小。它们静静地悬挂在陡峭的山崖上,一任时间如流水,一任千年成一瞬。

当然,棺木自身的通风也是很充分的,不管是哪种置棺方式,棺木底部均未直接接触岩面,而是垫置有小圆木,这使得棺木和崖壁间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形成充分的对流,从而保持了棺木的干燥。从开启的悬棺中,可以看到完整的死者骨骼,虽不及木乃伊完整,但对地处湿润地区的悬棺来说,也是一件奇迹了。

对世人来说,悬棺还有很多不解之谜,令人扑朔迷离,如重达500公斤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到陡峭悬崖上去的,对此就有四种说法:一说凿岩为路,待棺柩安放停当和崖画绘制好后,再把路毁掉;二说如修埃及金字塔样,先用土填埋崖壁,尔后再挖去填土;三说搭厢架;四说从崖顶放绳索。目前比趋向的是从崖顶放绳索的说法,因为按当时当地的条件,用前三种方法似乎不是很现实。

千年悬棺,如同奇异的巴山蜀水一样,仍等待着世人去走近,去探索,去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