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是我的心
(2010-05-17 13:55:41)
标签:
育儿家庭蝌蚪父母全惠星中国 |
分类: 蝌蚪两岁七个月 |
蝌蚪对图画书从不挑剔,只要我为他讲,他肯定会乖乖地听。从来没有为蝌蚪不爱看书苦恼过。让我苦恼的问题是为蝌蚪选看什么书,什么样的书适合两岁半的孩子阅读。
其实当了妈妈以后困扰我的问题还有很多,怀疑过自己教育方法科学吗?思考过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感觉自己的育儿目标越来越不清晰,又不想盲从。正像我们通常说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需要具备一桶水。”妈妈的“水”太少,怎么行呢?
昨天收到了当当网的图书:
斯凯瑞金色童书·第一辑(共四册),这一辑的家中已经存了,感觉很不错!这一次趁着打折将整套书全买了,把《咕噜咕噜转》和《忙忙碌碌镇》分别送给了朋友的孩子,剩下的两本对蝌蚪而言有点难,所以暂时收入书架。。
《父与子全集》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是为我自己买的一本书。蝌蚪午睡之后,我坐在他的旁边,伴着着他均匀的带着甜甜奶香的呼吸声我打开这本书,作者的生活圈子对我来说虽然很陌生、很遥远。但是全天下母亲的爱是一样的,我一口气读完了两章,想一口气看完全部。可是心想晚上还要与精力旺盛的“小魔头”奋斗,我还是忍不住瞌睡虫的骚扰倒头呼呼了。。o(∩_∩)o..
午睡片刻,我醒来的第一件事是继续看书。蝌蚪睡醒之后,看我倚在床头看书,眨巴着眼睛坐起来,好奇的把脑袋伸出去,歪着头看了看书皮,很奇怪的问我:“妈妈,你在看什么书呀?”小家伙可能在想为什么我没有邀他一起看。
我不得不承认我也是个心急的妈妈。。妈妈都想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都奢望尽早看到孩子的将来。其实,正如《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的作者所讲的“教育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
母亲和孩子如何相处?教育不是经验的传达,而是与孩子一起探索,学习。方式上需要开明。在这一点上,我也很佩服作者,她有六个孩子,她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了因材施教,做到了注意时间地点,文化氛围,个性差异等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其次,作者不断地去肯定孩子的价值观和自豪感,给予他们信心,理解和尊重。这一点对我们中国的父母也很有借鉴性。中国父母疼孩子,总想给予他们最好的,总是希望他们做父母所期望的事情,也总是用插手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事情。
全惠星博士用自己成功的教育体验告诉中国的父母: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这些选择,跟父母没有关系。父母也不能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作为父母,更关键的是要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优秀的父母不会因为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品格是微风,能吹开才华的蒲公英”------是品格让一个人更努力,更开阔,更柔软,也更有力量。标题里的“大人物”常常会让人误解,因为大多数的父母,比如我的父母就不曾要求我们兄妹要成为什么大人物,健康平安才是父母所期望的。提出这样的观点也是因为父母的期望。但是出发点我想无论是我的父母还是全惠星博士应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先做人再做事,比如全惠星博士所说的:正直的品格、浓浓的善意、温暖的人情味。在这些的基础上,再谈他的才华,他人的信任和追随,从而成为某个圈子的核心人物。所以大人物只是那些前提条件的一个可能性结果。
我想说的是,这位韩国妈妈的育儿理念对同是东方母亲的我很有启发。。
要想成就优秀的孩子必须先成就优秀的自己。。
我的儿子是我的心,我要像呵护自己的心脏一样呵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