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2015新互联网公司300强系列249--疯狂老师


一、公司及创始人简介
疯狂老师,上海享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是一个面向K12阶段家教的移动互联网教育应用,用O2O的方式让优秀的老师与家长通过APP直接对接,由老师直接提供上门教学。
张浩,快乐学习教育集团创始人、CEO。毕业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于2005年4月21日成立注册快乐学习教育咨询工作室,2014年再度创业做疯狂老师。
二、创业故事
干掉黑盒子:做PC互联网没能完成的事
从传统线下教育到移动互联网应用,不仅仅是发展速度不同,更是完全不同的创业思路和市场打法;但是在商业逻辑上,二者又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有时候,从传统业务到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心理上,比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距离更近。
张浩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整个家族里,出过十几位老师,他自己又在K12课外辅导领域创业十年之久,可谓见多识广,用他的话说:“一个老师到底好不好,我五分钟就能看出来。”
但就是这样一个阅人无数的“资深业内人士”,在给自己的孩子寻找钢琴老师时也遇到了困难:他需要与线下的一对一教育机构对接,老师都隶属于机构,但是这个机构完全是一个黑盒子,到底提供的是哪一位老师,老师真实水平如何,完全听凭机构安排。
在教育行业,这种“黑盒子”已成行业公害,常听说这样的事例:家长交了巨额学费找到的“名师”只是兼职大学生,要求退费时遭遇种种潜规则,孩子的上课过程完全不可控……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2014年上半年,其收到教育类消费投诉976例,是去年同期投诉量的两倍,还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硬币的另一面,老师们则只是课外辅导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他们被用在哪里,如何使用,完全听从机构的安排,授课收入的大部分也要被机构截留。
张浩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痛点”,要想办法把这个“黑盒子”给干掉,让家长能够公开、透明、便捷地找到最优秀的老师,让优秀的老师备受尊崇。
实际上,“让信息更透明”这种想法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行业诞生的初衷之一,如今的美股上市公司学大教育,前身便是一家家教网站。
但是这些网站最后要么如学大教育一样,走上了线下服务为主的道路,要么如环球网校一样,选择了通过代理商卖课程的模式,然后被别人收购,其中前者等于是又回归了传统,而后者则在组织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层代理商,透明度有限。
究其原因,这是PC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相比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使用场景极为有限,与客户没有紧耦合,因此高度依赖流量。
“互联网+”:新的应用场景想象
张浩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发现,与十年前相比,当年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今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解决,例如支付问题,当前的移动支付体系已经很完善;再比如地理匹配问题,基于LBS的应用能够很轻松发现身边的老师。
移动互联网更像是一个个生活场景,而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信息流量:“通过手机,已经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服务的闭环,更重要的是,许多原来无法想象的应用场景,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不同,它不是坐在电脑前的一次信息采集,它深度嵌入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它的信息交流可以发生在各种场景之下。
在张浩这样的资深教育人士看来,许多出身互联网的创业者切入教育行业,想象的场景是错误的。
比如许多创业者以为能用IT的手段把家长、学生、老师的意见融合,形成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却不知道这三者之间的需求根本就是相互冲突的,家长想少交钱多上课;
老师相反,学生则希望最好不上课,三者的意见只能妥协,却不可能大家都满意。还有的创业项目,比如已经被创始人龚海燕卖掉的91外教网,以及一些以“机器学习”、“自动生成习题”等为卖点的教育网站,认为可以通过设计课堂之外的在线学习方式,让用户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要求某人接受教育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设定,而在线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端几乎无任何强制性,用户可以随时地启动、终止服务或者走神、溜号,但当用户的学习效果未达预期时,他们会认为是网站的问题。因此,通过网络虽然可以短期内实现高质量教育培训的良好体验,却无法实施真正的结果控制,口碑自然无法形成。
出身于教师世家,十年中开了三十多家分校,雇佣着1200多全职老师的张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十分简单:把教育的责任交给老师,把移动互联网教育内容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之内。
点开“疯狂老师”的APP,会进入所在城市的主页面。里面有老师的列表,这些老师有经过专门认证的不同等级。点击每个老师,可以看到相应的介绍,教学时间、家长评分、点击量等等,还可以预约体验课,时间地点双方共同协商。
从支付到沟通,是完全闭环的。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原来由机构所做的商务沟通内容,下沉到每个老师身上,让每个老师成为一个商业主体,直接对接学生。
供给为王:抓住有限的好老师
张浩认为,就像目前提供家政服务的平台最终都要以阿姨为核心的道理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内,市场上可提供符合标准的阿姨是有限的,北京可能只有几万人,任何平台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阿姨数量变成几十万人。
在任何的区域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内,符合要求的优秀老师会更少。因此,当家长的需求实际上无法完全满足,而老师与家长又不可能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优先服务于老师。老师有了向上的动力,整个产业发展水平才可能向上走。
这是一个“起点决定终点”的典型例子,提供有限的好老师和提供尽量多的老师,不仅意味着完全不一样的价值主张,发展路径也完全不同。张浩认为,除了两个底层逻辑之外,对此还应该有两个关键认知:
第一,只有信赖才会尽力;第二,供给为王。
只有当一个平台上的供应方信赖并依赖于这一平台,他们才会带来更好的服务,并进一步经营自己在这个平台上的品牌,提升O2O服务产品的品质。由于核心资源的稀缺性,所有的在线教育O2O平台,最终比拼的都将是供给能力。
因此,从前述判断出发,“疯狂老师”不但不会向老师收取任何费用,还做了由两个环节组成的设定:首先,建立一套前端评价体系,通过专家甄选,对每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定级和初始定价,以解决老师与家长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家长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
本小节来源:2015年5月《黑马成长营》
三、发展历程
2015年
7月疯狂老师已经于7月17日完成了24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两亿美元
2014年
12月疯狂老师app发布
2013年
6月上海享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四、产品介绍
O2O模式
打通线上线下环节,线上选择老师,线下上门教学,省去线下传统机构的中介费与第三方手续费。
实名认证
12人超级评审团360°考察,甄选最优秀老师入驻平台,身份认证、无犯罪记录认证、学历认证、培训认证、级别认证五重认证,真实可信。
操作便捷
一个指尖,触手可及,实时沟通,了解教学动态;查课方便,知晓老师时间安排,有效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预定课程一键支付学费,安全高效有保障。
信息公开
拒绝虚假包装,评价系统永久公开、透明,家长的每一次评分、评价均被记录,智能层级显现系统,老师排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