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及创始人简介
“杏仁医生”(原称“私人专科医生”)是爱海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看处方网)旗下的一款专业高效的医患沟通管理工具。医生可以通过“杏仁医生”与其就诊的患者建立更深入紧密的联系,并提供特色的随诊、跟踪、交流、检索功能,是医生的重要行医辅助工具,可以为自己的患者群提供各种多样的特色服务。患者可以通过“杏仁医生”与自己熟悉信任的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医生沟通,直接解决传统门诊的沟通短板--患者很难在陌生医生面前在几分钟内清楚准确专业的描述病情,从而导致各种沟通治疗问题或障碍。
沈扬(Martin
Shen)是看处方网的创始人及CEO。有超过十五年的医疗领域的经验,包含临床、医院管理和医疗信息化。沈扬的任职经历包括:西门子医疗信息服务业务发展总经理(该业务全球年收入超过十亿欧元),iSoft集团(CSC医疗系统)亚太区解决方案和临床总监,以及和睦家医院副总经理(中国第一家中美联合医院)。在西门子工作期间,沈扬被西门子集团(德国)人力资源部评为全球经理精英,作为未来领袖培养。来到中国之前(已在国内工作生活十二年),沈扬曾经是澳大利亚公立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澳洲皇家海军的军医(中尉)。他曾经参与过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并在悉尼奥运会的反恐行动中担任战争医疗后勤的工作。沈扬拥有西澳大学(University
of
WA)内科和外科学士学位,他十六岁即赢得澳大利亚优秀学生奖(高考前两百名)并进入医学院学习。随后完成了企业和结构性融资研究生课程,获得ABN
AMRO Morgan奖。在澳洲皇家海军服役期间,是杰出的军官毕业生,被授予澳大利亚战争服役奖。
汪院是看处方网的联合创始人及CTO。有超过七年的IT经验,最近三年一直专注于医疗信息和互联网。创办看处方之前,汪院在西门子医疗信息集团医疗信息系统中国本地化的团队中负责中国版本开发并参与全球研发。
徐琳是看处方网的联合创始人及COO。有11年资深互联网经验,是腾讯多个明星产品如QQ秀(2002年)、腾讯开放平台(2009年)、QQ农场(2009-2010年)从零开始的创始人,运营过亿级用户平台。2年的互联网旅游创业经历,曾经与人联合创办的短途旅游项目银河快车,目前运营良好。
二、创业故事
以下是创始人沈扬(Martin Shen)的关于创业起源的自述:
我在澳洲做了好几年的全科医生,在中国医疗行业工作了十几年,我想,我应该是最了解中国医院现状的外国医生,也是最了解外国医疗情况的中国医生了。很多人都会问我,中外的医疗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中外的医疗情况不同太多了。从医疗环境、到医疗制度、医生收益、医患关系等等等等,这是一篇大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都是个长篇大论,能大说三天。
今天,我想从其中的某一点,一个很小的事,来说说国内外医生的区别。这是一个澳洲医生都会做,但是中国医生很少做的事,但是,就是这点上的区别,就能涉及到医疗制度、医生收益、医患关系等等很多问题。
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讲讲我在澳洲是如何看病的。一个病人挂号了,坐在我对面:
我:你好。来说说你的问题。
患者(以下称呼Jack):Martin你好,我最近咳嗽很严重。
我:没事,来跟我说说你的症状。
......
我们详细地聊了他的咳嗽症状,告诉他原理,告诉他可能肺部出现了问题。然后,我写了一张转诊单,建议他去看XXX医院的Dr.
David,他是有名的肺病专家,他会为Jack做进一步的诊断的。Jack电话给David,约到了问诊时间。David看诊完后,发了一封详细的邮件给我,告诉我Jack的病情以及医治情况。
两个星期后,Jack致电给我的秘书:
感谢Martin,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我这里有一幅药,医生要求我要一天吃2粒,但是太苦了,我实在吃不下去。该怎么办,可以不吃这个吗?
我:方便的话,带着你的病例和David给你开的药过来,我来看看。
第二天,Jack把他的病例资料,药品带过来给我,我看到他正在好转,建议他还是坚持服药,病情好了,就没事了。Jack没有抵触情绪,很愉快地答应了。尽管他知道药很难吃。后来,jack告诉我,他的病情基本康复了。他非常感谢我和David的帮助。
在中国,患者想跟治疗的医生再次沟通,只能进行第二次的排队挂号,医生办公室的电话,怎么会轻易的给任何一个患者?怎样让中国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或者更高级点,做到随访。
随访能解决患者的疑问,能让患者更开心地接受治疗,还能让患者和医生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得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不止停留在医生和病人关系上,更有朋友的互动。
作为医生,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事业,救死扶伤的这种使命固然存在,但是真正的帮助到别人,看到别人为此而露出的笑脸,这种感觉确实来的更温暖。
那么看看中国医生现在的工作,很少有随访这个部分,即使有,也只是占很小一部分,只是针对住院又出院的患者,而对于来坐诊的患者,基本没有随访的服务。理由很多:医生一天要看很多个病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医生的使命依然在,但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对于他们付出的真心感激,少了。但是看看许多病人的现状:一个病人从早上一大早起来排队,最后坐在医生面前聊病情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然后付费开药,就离开医院了。吃了药之后病情怎么样,有没有效果,什么时候要换药,要等到下次问诊的时候再说。下一次的问诊,又是一个排队一整天的大循环。下一次问诊,或许不是同一个医生,两个医生的治疗方案,会是一样的吗?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浪费精神和体力的工作。
其实我们看新闻,也会看到,很多医疗事故是因为错误的造成的。国外的随访,就是在这个时候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治疗的准确性、便捷性都会提高很多。很多人会抱怨医疗制度的问题,如果在一个体制中呆久了,人会麻木,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到上面,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体制中也能寻求一些不一样的创新,试想把随访放入医生的工作中,产生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在患者离开后,某天接到医生的信息,询问吃药后的身体情况。首先,患者接到来自医生的电话,会非常感动。“医生太好了,还会打电话关心我。”这会是患者的第一感想;然后,患者说到用药后的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的反馈了解信息,给患者提出指导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确定是否要进行复诊。当患者去同一个医院复诊的时候,会去咨询其他医生吗?不会,因为随访,帮助医生树立了在患者心中的可依赖性。这是随访,一个简单的询问的关心,创造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医生增加了一个患者粉丝,也增加了一份口碑。这就是我为什么做“杏仁医生”,这个APP平台可以让医生和患者都得到该有的尊重。
从网上看到这样描述的一段话,也确实是我对中国医生的真实感受: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医生对患者只需要“表现出“多关注一点点,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的信任度会从26%上升到83%,这和医生的职称、头衔、治疗方案没有关系,仅仅是沟通上的一点点区别。
我想,随访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不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注:本小节来源于2014年8月13日《搜狐媒体平台》
三、发展历程
2015年
3月3日 “杏仁医生”APP从医患矛盾中衍生出“患教中心”平台
2014年
9月 所属公司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光速安振500万美元A轮投资
9月3日 “杏仁医生”正式上线
四、产品特点
分隔医生的工作与私人空间
腾讯让QQ号变成了互联网时代下无人不知的沟通工具,而每位医生的杏仁号则成了所有医生的全新联系方式,无需私人电话、不用微信、短信,杏仁号将医生的工作和私人空间完全分隔。患者所有的问题,都在“杏仁医生”解决,避免个人联系方式被轰炸,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私人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在与患者的单线交流中,保障了医生的隐私,个人生活不被打扰。在每位医生的杏仁号里,还为医生提供了免费电话功能,与患者的沟通更为高效。当然,免费通话功能也是建立在保障医生隐私基础之上的。
医生杏仁号VS患者微信,开创新的沟通方式
“不在同一个平台,但在同一个频道”,“杏仁医生”的产品负责人这样形容这款APP。与传统产品不同,“杏仁医生”仅供医生使用,相对应的患者却来自微信平台。在研发之初,杏仁便与微信打通,患者添加医生杏仁号或扫描二维码,便可无缝对接,这无疑是开创性的,在所有的移动医疗产品里,还没有先例。这种模式让“杏仁医生”平台操作更为简约、便捷,同时也省去了患者下载安装的麻烦。
除此之外,在每位医生的个人主页上,医生可以面向自己的患者分享医学知识、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安全等,而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对自己的医生更加信赖。
现代科技,让医生把门诊开到手机上来
医疗是件极其严谨的事情,它关系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死。这也就注定了单纯的线上沟通只能是低质量问答,无法真正意义上的看诊。而“杏仁医生”从线下到线上的方式,让互联网看诊不再局限于“轻问诊”层面。
在多点执业逐步开放的今天,医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维护积累的患者“粉丝群”成为医生可以“带着走”的财富,无论未来打算稳定在医院科室,亦或多点执业,“杏仁医生”所开创的医患关系新模式,就像是未来医生“私人门诊”的原型。而区别于互联网上的陌生患者,医生自己熟悉的患者、或熟悉患者介绍的患者对自己的信赖,才真正为更多的收益带来可能。
在“杏仁医生”这个“私人门诊”里,患者可以和医生交流、咨询问题;医生可以在杏仁平台为患者进行深层次诊断,并设定相应费用。患者支付少量费用就可得到为期一个月的跟踪服务,这样的模式对医生和患者来说,则是双赢。据了解,目前杏仁平台从中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用科技为医生创造更轻松的工作和更优质的生活
放眼全世界,医生都是非常稀缺的职业,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有媒体将医生比喻为“熊猫”,这样的实际情况折射出的便是医生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传统医疗繁琐的就诊手续,让医生不堪重负的同时,患者也早已筋疲力尽。
医疗领域最核心的一定是医生,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改善中国医生执业环境最快最有效的平台,“杏仁医生”让每一位用户利用杏仁号经营患者、维护长期关系、建立个人医生品牌,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和收益。同时,它改变了医生与病人相处的模式,医生无需重复多次为同一位患者问诊,这种移动互联创新的连接方式,用科技为医生创造了更轻松的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