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跌纷纷攘攘,好像这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全部。所谓市场,首先是货,然后才是价格。房地产市场的货当然是房子,但这么说不准确,或者不完备。房子只是开发商交付给购房者的实物,购房者支付高额的房价购买的是居住品质,就象有的楼盘的广告说的一样,卖的不是房子,是生活。居住品质的主体当然是避风遮雨的房子,另外还包括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社区配套等等,甚至连邻居的素质和生活习惯也对居住品质有重大影响。
计划经济时代,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居住者无权要求什么居住品质。住房市场化早期,房子是有与无的区别,顶多再加上面积的区别,购房者无心奢求房子实体以外的其他要求。现在,房子越盖越多了,房价也飞涨起来。开发商在高额利润的支撑下,应该有足够的财力和知识为购房者营造一个满意的居住品质。我只说满意,是指基本的要求,因为居住品质基本上是心理的感受。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一分钱一分货,低价的房子就不说了(在北京,一万以下的算低价了),说几个豪宅的例子:
星河湾是北京销售最好的豪宅,也是口碑比较好的房子之一。我去参观过(不好意思,知道买不起,还去看,辛苦售楼小姐了),房子、环境、装修的确好,看得出,开发商很用心,也舍得投入。虽然贵,但对买得起的消费者来说,物有所值。暗自恨自己荷包羞涩,无福享受这么好的居住品质。不料,后来听到消息说,分户的空调系统存在设计问题,部分住户冬天室温达不到要求,房间很冷。我相信经过调整,问题最终能够解决,但这样的低级错误出在星河湾这个标志性楼盘上,实在可惜。无论如何,星河湾仍然属于北京最好的房子,也是瑕疵最少的房子了。
相比星河湾,北京的另一个豪宅项目世茂奥临就更加郁闷。突然之间,楼盘北侧、东侧立起了许多电线塔,是为奥运输电的重点工程。业主们担心辐射不说,看起来也实在煞风景。而世茂奥临最大的卖点就是景观。对购房者来说,电线塔是无妄之灾;对开发商来说,虽然无奈,但不能免责。因为开发商承诺了要给业主最优的居住品质,业主也支付了高昂的房价。
作为均价2万-3万的星河湾、世茂奥临都是北京少数的好楼盘中的佼佼者,也是交房后纷争最少的楼盘,但仍不能尽如人意。豪宅尚且如此,其他中低价位的楼盘,更是漏洞百出,甚至恶意欺骗,哪有居住品质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房地产仍然市场化不够,仍然竞争不足,仍然供不应求。消费者被迫在不好和更差之间选择,很难享受到良好居住品质的体验,即使付出高价。
相比买房子的痛苦经历,买电视这类家电就显得格外轻松和愉快。随便到一家大卖场,在无数的品牌和型号之间尽情挑选,价格不贵,可以付全款,愿意分期付款也很方便,然后有很客气的工作人员把货送到家,帮你调试好,过两天,还有声音甜美的客服人员打电话来,问是否对产品和服务满意。
诚然,电视不是房子,房子要复杂得多,价值也高得多。但我想,只要都是商品,竞争充分了,供应充足了,消费者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期待的居住品质,房价也才有可能趋向合理。
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www.adfaith.com市场部,010-59082979/298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