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临大考

标签:
财经 |
经济危机下,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临大考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行业发展速度趋缓和经济危机影响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1992年至今,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产生泡沫以及泡沫破裂的一个过程,国内各行业信息化程度有了一定基础。今后的信息化需求更多地集中于硬件设备更新换代、软件品种和功能的丰富,也就是需求趋缓,行业发展速度趋缓。经济危机的蔓延又增加了这种趋势。从这方面看,行业内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必然会受到不小影响。
行业内前有猛虎,后有追兵,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临大考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至今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但比起微软、IBM、思科、惠普等全球行业领先者却有着巨大差距。据国际经济分析机构经济学人信息部(eiu)2008年对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2008年IT产业竞争指数”排名,美国、中国台湾省与英国分列前三强,中国内地排名第50位。同时信息技术行业资金门槛相对不高,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行业门槛更低,行业内有为数众多的跟随者和新进入者,往往新技术首次应用后,会有大批的跟随产品出现。
我们的研究证明,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研究中,我们选择税前(因为各行各业税率也存在差异)的业务经营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反映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的经营业绩,我们称之为正略钧策管理收益率(ROM)。ROM越高,其业务经营管理能力越强,进而以低风险获得高增长的能力越强。来自2008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相比,48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无一家跻身前100排名,仅有3家跻身前200排名,排名在后200的竟有13家之多,ROM排名明显靠后,如图1。这与社会上对信息技术行业高利润的普遍认识正好相反。
数据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原始数据来自2008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
备注:参加排名是去除2005年业绩不佳、2005-2007年间更替主营业务企业的863家主板上市公司
在表1中可以看到,行业内ROM第一的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公司中ROM仅排在114名。
数据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原始数据来自2008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
备注:参加排名是去除2005年业绩不佳、2005-2007年间更替主营业务企业的863家主板上市公司
改善盈利能力从业绩驱动因素入手
与杜邦分析原理一样,通过对ROM这一指标的分解,可以找到企业成长的管理驱动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增收、节支两方面提高盈利能力。对于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来说,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如表2,包括“吸引并发挥人才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需求”、“争取国家以促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等为目的的扶植政策优惠”、“通过制度流程建设理提升管理水平,减少人力管理工作量”、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等等。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该文章已发表于《中国信息化》2009年4月刊,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