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2016-04-08 23:17:00)
标签:

太阳岛

冰城夏都

白山黑水

旅游

分类: 竹林栖闲


http://s1/mw690/001OmQgczy70L6Gikb610&690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TITLE="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


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一、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我想提出“太阳岛五问”——

 

1、太阳岛在哈尔滨城市中的定位是什么?

太阳岛是因为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城市同时诞生。从那时起,及至九十年代初的基本功能一直是休闲度假。这也是在城市中的定位和具有旅游性质的关键所在。问题是:太阳岛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公园,脱离了度假的本质。

2、太阳岛在中国旅游界的地位是什么?

从现代旅游兴起的角度来说,太阳岛是中国内陆最早的度假地,同时期有名的还有莫干山、庐山。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哈尔滨一直是中国时尚休闲文化的引领者,太阳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问题是:太阳岛的这种地位丧失了,《太阳岛上》的风情已经不复存在。

3、太阳岛的主体资源是什么?

自然资源看:气候、水、沙滩、岛屿、植被、禽类为主的动物;人文资源看:早期的欧式度假设施、俄罗斯风情(建筑、音乐、游船、啤酒、名人及其文化成果) 、三野文化(野游、野餐、野浴)、原住民生活气息、影响力等。问题是:沙滩没了,动物少了;原住民没了,风情少了;人工建筑多了,自然景观少了;新式建筑多了,风情建筑和小品被淹没了;项目多了,品质低了;限制多了,感情淡了;被动游览多了,自由空间少了。

4、太阳岛的文化本质是什么?

首先, “水”才是太阳岛文化的根,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岛”是“水”的衍生资源,姑且算“江渚文化”吧。其次,冰雪,这是“水”的另一种形态。再次,太阳岛表现了浓郁的欧陆休闲文化。滨水休闲文化当然是水的衍生文化。问题是:太阳岛现在的文化主脉是什么?是太阳?是月亮?是金源?是满族?是关东文化?渔村文化?太阳岛这些年发展中逐渐丢弃了“水”的文化张扬和利用,包括滨水的各类资源如江景、植物、岸线、沙滩、舢板船、风帆等。反而追求“太阳文化”,立太阳石,竖太阳祭坛,一些景观和建筑命名也围绕太阳文化,越做越远离的文化本质。石头是什么?那是山林民族的图腾崇拜,太阳鸟是人类所有民族的童年记忆,最原始的图腾,把太阳岛与“太阳文化”、“石文化”硬联系一起显然不伦不类,却使得太阳岛丢掉了最宝贵的领先全国的现代休闲文化和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主脉。舍去根脉,文化做得越多越反动

5、太阳岛作为旅游风景名胜区的主题形象是什么?

太阳岛是城市旅游名片,而不是旗帜。旗帜也是城市性格和文化气质的象征。太阳岛不是,这一点上中央大街超过太阳岛,谁游览中央大街都有深刻印象和记忆,至少觉得代表哈尔滨城市欧陆风情最典型的一面。问题是:反过来太阳岛是什么?哪个项目具有代表性?除了冬季的雪雕,太阳岛可以说没有城市的记忆。

当然,太阳岛还有政治原因的限制、风景名胜区条例的限制、国有体制包袱、公共交通服务不到位、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这些是外部问题,在此不赘述。

二、太阳岛下一步旅游发展建议

我国已经开始步入休闲时代和全域旅游的时代,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看,哈尔滨将进一步强调全城旅游、全景旅游、全面服务、全面共建,全民共享。城市与景点没有严格界限,只有生活区域、休闲度假活动区域的功能划分不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民与游客的区别,只有消费层次和水平的差别。而管理者的服务,没有对到访者的身份、贵贱的区别,只有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在服务细节上的差别。从这个意义说,太阳岛是哈尔滨的,也是黑龙江的、中国的、世界的。因此必须按照新的旅游发展理念重新规划太阳岛的未来。

(一)重新确定太阳岛的旅游发展格局

1、扩大游览活动空间外延,增加内涵  

    太阳岛的规划面积是很大的,数倍于现今的游览区域。然而这是规划上的,是理论上的,实际游览区域还是今天的太阳岛中心10几平方公里,老百姓心目中和外地游客的理解中也是这一部分。太阳岛要想做亮,必须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原有的太阳岛想改变有点难,应当研究改变一下思路。既然太阳岛规划面积较大,不妨在核心区以外做些文章。东部与中东铁路江桥联系,把铁路桥划为太阳岛的一部分;北部与哈尔滨大剧院通过水路和陆路建立联系,也作为太阳岛的一部分。外延扩大了,两种典型的文化(欧陆文化、音乐文化)丰富了,太阳岛也升华了,标志景观有了,且“岛”的文化内涵更深了,文化互补性增强了,“岛的游憩价值也就更高了

2、对文化重新定位

明确太阳岛以“水”为核心的江渚文化的本质,辅助以欧陆文化、中东铁路文化和由“水”衍生的冰雪文化。去除抗联红色文化、太阳文化、北方民俗文化。

3、对功能重新定位

主要功能:休闲度假、人文怀旧。

4、对形象重新定位

主题形象:中国避暑绿岛,欧陆度假小镇。定位:北有太阳岛,南有鼓浪屿。作为中国岛屿旅游“双雄”并立。


http://s2/mw690/001OmQgczy70L6LBiKJ61&690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TITLE="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

(二) 对岛上的旅游项目进行战略调整

太阳岛由观光为主的城市公园特点变成度假区,需要对项目作出战略调整。

1、调整解决度假实施

将原有的俄罗斯风情小镇建筑改造为可住宿的“俄罗斯乡村情调别墅;将岛上的各类大宾馆改造为中高端主题宾馆和小镇民宿。围绕这些度假设施提升配套接待能力、服务水平。设立帐篷营区(可以考虑在湿地),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2、增加和改造各种旅游度假业态

(1)改造饮食文化。

引入各种老字号和著名餐饮企业,在突出西餐和俄罗斯饮食主体地位基础上丰富旅游餐饮业态,各类品质的酒吧、咖啡、茶馆,形成哈尔滨特色餐饮、酒吧集聚区。

(2)做好啤酒文化大文章。

建立太阳岛啤酒文化区,包括啤酒博物馆、啤酒慢饮区、啤酒购物休闲区,啤酒欢乐广场,成为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3)增加演艺业态。

恢复原俄罗斯艺术表演,并在规模和形态上有所发展。包括民俗表演、酒吧文化、大马戏表演、街头艺术和芭蕾、交响乐、室内乐等各类演出。

(4)增加小型购物场所。

增加小商品、饰品、食品等购物店。丰富岛上的社区氛围和度假生活内容。有条件设立免税店。

(5)增加文化创意产品,设立创意文化体验区。

3、恢复“青年之家”

使之成为怀旧、陈列、青少年创意和娱乐活动区。

4、建设沙滩浴场

争取体育部门支持,建设标准沙滩浴场,满足旅游者和市民的双重需要。规划设立有管理的“天体浴场”,规范自然形成的“天体浴场”,设立相应的更衣、淋浴设施。

5、设立水上游乐区

恢复划船、戏水、垂钓等昔日太阳岛的游乐活动,增加帆船、游艇等时尚元素,再现当年度假城市风采。

6、设立中等规模室内水上项目

利用东部某大学建筑,进行改造,建成水上项目。包括水上运动、水上游乐、水上酒吧、水上小型旅馆等。

7、建立科学环保的交通网络

(1)陆路。结合铁路江桥的博物馆公园建设,重新设计环线,增设岛上环保交通设施。老铁路江桥与太阳岛连接一段采用有轨电车做交通工具,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并作为历史与现代的过渡区。

(2)水路。贯通大剧院、铁路桥,利用小型游船环岛游览。

8、增加冬季游乐项目

冬季考虑除冰雪艺术,还要建立雪地高尔夫、雪地足球、冰球、滑冰场,包括冰雪游乐场,开展冬令营。

9、设立休闲运动俱乐部

充分利用荒地和湿地。主要用于培训高尔夫、马术等运动项目人才。

(三) 建设不夜岛、文化艺术岛

太阳岛作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代表和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地标,应当有形象的外在和内在旅游品质。这应该是哈尔滨城市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中西合璧的文化艺术,包括建筑、音乐、服饰、饮食、语言、生活习俗等等,也包括黑土的、冰雪的、俄罗斯的。兼有粗犷、奔放、快乐、不拘小节和高雅、细腻、真诚、文艺范——这些应该在太阳岛上有鲜明的体现。

1、重新规划设计岸线景观。

增加亲水平台,设计雕塑、绿化、彩花,设计灯饰景观,搞好安全设施。

2、岛上灯饰亮化和水上艺术工程。

每晚开展灯光秀,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及水面与水岸的结合打造。

3、增加太阳岛的文化艺术氛围。

利用好哈尔滨大剧院的价值,作为太阳岛的一部分和艺术图腾,提升太阳岛的文化艺术影响。建设音乐长廊、音乐艺术家雕塑园,设立若干音乐演出点,鼓励街头艺人、流浪歌手的站街演出等等。

4、建立艺术学校。

艺术学校以太阳岛和哈尔滨为主,面向全省培养所需要的艺术人才,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各种文化创意等等。学校注重实际效果,与教育局联办。同时,艺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营造岛上的艺术氛围。

5、成立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与旅游职业学校联办,主要是培养岛上的旅游服务人才。同时提高全岛各个企业旅游服务意识。

6、夜间婚纱摄影基地

利用不夜岛的灯饰化效果和景观,建立“太阳岛之夜”婚纱摄影基地。

 

(四) 其他几个问题

1、岛上展馆问题

现有的各类展馆要根据规划重新安排,最好相对集中。需要腾出来的建筑要根据统一规划进行装饰,提出使用功能。

2、关于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我认为不需要单独打造。如果把铁路桥纳入,本身价值太大了,加上原有的青年之家建筑、老教堂、俄罗斯别墅建筑群、个别的还有名人建筑,有些还可以挖掘一些故事,这就足够一个小岛用了。历史文化建筑本身分散,无法集中,离开原有的建筑和承载的历史文化,重新建一批没有价值和意义。有复建意愿的也要尽可能原址,异地意义不大,也没有多大价值。

3、旅游咨询服务综合体等多业态发展模式

从太阳岛未来发展的模式看,综合性的游客中心可以不建。全域旅游要求每一处都是旅游的场所,都要体现优质服务。如果我们标识系统完备,服务人员到位,广播有效利用,志愿者布局合理;导游、导购清晰,休闲、购物设施齐全,场所文明,就不需要大的游客中心。全岛处处有服务,有告知,有安全保障,不就是一个最大的旅游综合服务体吗?为更好地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建议在水路上岸的路口和规划铁路桥登岛的路口分别设立咨询服务点。必要时在岛上设立流动咨询服务站。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

                             

                                           李  

                                           2016.4.4


http://s13/mw690/001OmQgczy70L6OFN009c&690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TITLE="太阳岛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和下一步发展建议"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