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为女儿买了(十万个为什么)猜谜语等书籍,而且每天坚持给孩子讲几段科学小知识,以此来进行科学教育。殊不知,科学教育并不等于科学知识教育。
“科学”的内涵告诉我们,科学不仅是一个科学体系,科学更是一种认识活动,也就是说科学即是结果,又是过程和方法,同时,科学还是一种价值和态度。如;对世界的好奇心,相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尊重客观事实等。
女儿是个观察力和好奇心特强的孩子。比起自己坐在房间里安静写作业和阅读书籍,她更喜欢到室外去无忧无虑玩耍,这个性很随我。所以,下班以后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带她出去走走,看看....。有次,她在公园里发现草丛上的露水,便好奇地问我;‘妈妈,没人浇水,也没有下雨,哪儿来的水啊?’
我随口告诉她;‘这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不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6岁女儿来说很难理解‘水蒸气遇冷结成水珠’的抽象概念,她茫然地望着我不知所措.....。
回到家烧开水的时候,我特意叫女儿来观察水烧开后的变化。我装满水壶,等到烧开后还不关煤气继续烧若干分钟,果然,女儿惊奇的发现整个厨房雾气缭绕的同时,壶里的水位也在慢慢降低..,我故意问她知道水到哪儿去了吗?,她说变成蒸汽飞走了,我告诉她这就是水遇热变水蒸气的原理过程。
接下来我要关掉煤气,把开水倒进热水瓶。指着墙壁的瓷砖让女儿继续观察...,过了几分钟,瓷砖上就冒出了粒粒水珠直线流下,看到这,女儿尖叫;‘太神奇了,妈妈!’‘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我问她。可是女儿直摇头。‘这就是刚才烧开水变成的蒸汽遇冷后,又变成的了水,草丛上的水珠就是这样来的,这是水蒸汽变水的原理过程。
亲眼看到这种自然过程,女儿总算理解了‘水变水蒸汽’与‘水蒸气变水’的科学自然现象,晚上再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来读,就没有再问我那些令她“纠结”的问题了。
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在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探究事物的兴趣,求知的欲望科学的态度以及认识事物的能力,远比给他们多少科学知识更有价值。因为成人给孩子的知识必定是有限的,跟何况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所以,给孩子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将使孩子终身受益,他们会在兴趣的驱使下,用自己的科学探索方法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