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宝级人物:小沈阳 周立波 郭德纲
(2009-12-14 13:34:04)
标签:
小沈阳周立波郭德纲赵本山海派清口文化杂谈 |
中国广袤的土地,不同地理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文化形式也大不相同。就拿语言艺术来说,东北的二人转,华北的相声,华东的海派清口。虽然目的都是要博得观众一笑,但具体的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
东北二人转的代表人物:小沈阳。
利用反串的形象以及东北方言式的经典台词博得了大众的喜爱。可见东北二人转演员为了观众的一笑可是煞费苦心。小沈阳的迅速蹿红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沈阳带给我们的欢笑是其他高雅艺术所不能及的。谈到东北二人转就不得不说赵本山老师,最为中国的“小品王”,在家喻户晓之后,仍不忘自己的弟子和自己深爱的二人转,在让绿色二人转走出东北的同时,本山大叔的徒弟也可谓是名利双收。有这样一位好师傅相比师徒打官司抢风头倒是和谐了许多。
华北相声的代表人物:郭德纲。
自己对他并无太多了解,可能是在广告代言风波之后才开始关注。不能不说相声是在中国东南西北都能被接受的语言艺术,甚至外国人也说中国的相声。虽然没听过郭德纲先生的相声,但在周围人那里也了解到此人的段子很受欢迎。由于了解甚少不做赘述。
华东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
一个舞台,一个提示夹,两把椅子构成了周立波笑侃时事的长矛短箭。这种极具上海“腔调”的语言形式,也极受上海观众的喜爱。
第一次知道周立波还是在鲁豫有约中了解的,随后便看了他的《笑侃大上海》和《笑侃三十年》。类似于单口相声的表现形式,更将时事政治参入其中,形成上海独特的含蓄式幽默。
与历史悠久的二人转和相声相比,这种新兴的语言艺术,在很短的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而就在二人转和相声都在打入国内其他区域市场的同时,周立波却坚守着给他艺术灵感和创作激情的上海本土市场。他说文化艺术不要无限度地扩张,它要有土壤要有气场。
我认为周立波不随便“扩张”的原因是:无论是《笑侃大上海》还是《笑侃三十年》都是以上海作为大背景的,而他又是上海人,他亲历了上海的变化与发展。上海才是他一切创作的根源与灵魂。这就是周立波所谓的土壤和气场吧。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表演艺术,无论高雅与低俗,只要能被大多数观众所接受,都是值得尊重的文化艺术。无论咖啡还是茶都属个人品味,很难分出好坏,都是一剂调味佳品。也因为此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百花齐放的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笑,不是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