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fed美元加息 |
分类: 财经 |
本文谈一个重要话题: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一个发美钞的私人机构(但受到各种制约),也有资产负债表。我们知道,一国(或地区)的法定货币(简称法币)是由该国或地区的货币发行机构发行,而这个发行机构通常是该国的中央银行。狭义的法定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广义的法定货币又分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M2或M3,各国定义的标准有一定差异)。基础货币是央行最初发行的那部分流通性最强的货币,它能创造出五倍于自身的各种衍生货币(如多级贷款),所以也被称为“高能货币”。
M0、M1和M2以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这里再解释一下M0、M1、M2等概念的意思。M0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这个量是最少的,也是流动性最强的;M1是M0加上各种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因为活期存款最容易变现,所以也可以当成流动性最强的货币;M2是M1加储蓄存款、再加定期存款、再加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所以M2 的值往往比M1大得多。M2肯定比基础货币和M1大得多,但M1也不是基础货币的概念。其公式是:
基础货币 = (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银行自有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M1=流通中的现金(M0)+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活期存款
一般来说,发行基础货币是需要保证物来“背书”的。也就是说,由于基础货币具有高能放大作用,一定要有贵金属、金融票据、外国货币以及实物等资产对应物,才能发行,所以央行又叫“最后贷款人”。对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所有者权益就是央行的净资产(又叫自有资本);发行的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以及接受政府或机构的各种存款),都是其负债,自己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也是央行的负债。两者相加,就是央行的总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各种对银行或机构的贷款包括贴现(贴现也是一种放款,这里不解释了,当成贷款也行)。
(2)各种证券。也就是说,央行可以买卖信用等级比较高的政府证券以及股票,这么做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3)黄金和外汇储备。这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当两个国家之间不再信任对方的货币时,可以要求其支付黄金或第三国货币。所以储备重要国家的货币是很重要的。
(4)其他资产。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不大,资产规模(负债加自有资本)一般是8000亿美元左右。但在金融危机以及以后几年,联储大规模增加负债也就是高能货币,大规模对外放款以及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元相当宽松。例如,2008年11月28日,其总资产已达2.1万亿美元;2014年3月20日,资产规模达到4.222万亿美元。其中,持有美国国债2.305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1.603万亿美元;所持机构证券为473亿美元。到2015年12月份,联储的资产规模在4.5万亿左右。
从8000亿增加到4.5万亿是什么概念?所以很多人说,联储通过三轮QE,共计资产购买的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之后继续缓慢扩容,基础货币现在是七八年前的四五倍!联储大规模放水,直接促进了美国股市的繁荣。下图是最近几年FED(美联储)资产规模和标普500(S&P500)股票到2014年的走势对比图。深蓝线是股票走势,浅蓝线是FED资产规模。可以看出两者契合得相当好。因此,用联储资产规模来预测标普500乃至美国道琼、纳斯达克的总体走势,是相当靠谱的。
FED资产负债表大增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购买美国国债。购买国债等于向美国贷款,向市场释放货币。2008年以来,FED一共购买了两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第二个原因是吸引银行存款。在2008年10月份之前,银行存储在联储的资金是没有利息的,所以超额准备金仅有20亿美元。后来FED给出了0.25%
的超额准备金利率,这与美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不足0.1% 的利率形成了巨大的利差,从而吸引了约2.7
万亿美元“沉睡”在美联储的账户上,这也是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增的重要原因。所以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大部分新增的负债,都是以银行们的存款的形式呈现。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在囤积现金。根据穆迪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底底美国企业现金储备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45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截至2015 年5 月,美国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为1.7 万亿美元,再创新高。其中苹果持有1780 亿美元,微软持有902 亿美元,谷歌持有644 亿美元,辉瑞持有534 亿美元……这些只是公开的上市公司,其他的如投行巨头、制造业巨头、矿业能源巨头等都虎视眈眈。到2015年底、2016年初,笔者(微信号:老邓的财经茶馆)预计美国企业的现金储备额很可能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还在延续。
2015年12月30日,Fed资产规模是4.448万亿美元;
2016年1月13日,4.463万亿;
2016年1月29日,4.443万亿。
2016年2月5日,4.445万亿。
总的来看是减少趋势,过去一年处于“圆顶”,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http://beforeitsnews.com/)
既然现在美国已经总体上度过了危机,资产负债表断无再大幅上升的理由。所以,未来的必然趋势是FED继续缩小资产负债表。现在还处于“温柔”阶段,但已经对今年以来的美股以及全球股市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美国未来会怎么干呢?
美联储(美国)的意图
现在利率提高之后,银行有足够的动机把超额准备金从美联储拿出来,投资全世界。不过现在刚开始加息,显然还不是“时候”。而且当利率不再为零时,FED仍然可以通过提高隔夜存款利率,说服或诱使银行每夜将剩余资金继续存放在自己这里。此外,FED还有其他几个工具可以帮助部分地吸收银行系统的过度流动性,如定期存款(利率比隔夜存款稍高),即银行同意在一定期限里,继续将相当于隔夜存放规模的存款放在美联储这里。还有就是(隔夜)逆回购,即美联储从存款性机构手中“借入”隔夜存款,同时将相等价值的证券作为抵押物暂时交予对方。次日,双方进行反向操作,美联储取回所抵押的证券,同时把存款连同利息交予对方。在2015年12月16日之前,(年化)逆回购利率仅5个基点,但是加息之后,联储宣布逆回购利率上调至25个基点,同时超额存款利率从25个基点上调至50个基点。也就是说在加息之后,现在FED账户上仍然趴着超额的存款准备金。这些钱和上面说的美国企业囤积的现金,随时可以释放出去,到全球收购廉价资产。
那么什么时候是“时候”了呢?还得等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我国)、以及欧洲乃至日本,资本继续外流、本币更加贬值、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后,届时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全球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美国资本就会在全球大抄底。
但是现在美国的金融战略已经布局完成,全球新一轮的金融和地缘危机已经开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只能任美国宰割了。因此笔者(微信号:老邓的财经茶馆)预计:2016年美国会继续加息。只要继续加息,全球资本会继续云集美国,新兴国家以及欧洲乃至日本的经济会更差,大宗商品以及实体企业会更廉价。以后美国资本出击,就会收割全世界。
够狠,够黑!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很可能是缓慢的。2015年12月就有美联储官员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已经启动了上调基准利率的程序,但通向政策正常化的道路将是渐进的。”,他还认为,收缩资产负债表有可能需要六年。老夫的解读是: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之所以要慢慢进行,是因为美国要逐步到全球抄底,因为高达至少五万亿的美元现金如果一下子到全球抄底,美元指数会大幅下跌,全球资产价格也会猛烈上涨,所以只能在底部区间缓慢进入。
此时,我们怎么办?
我们的对策
这里,“我们”要分两方面来谈,一个是“我国”,一个是作为个体的“我们”。
鉴于我国的实体经济仍然相当糟糕,所以高层在2016年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已是必然。2015年的赤字率是2.3%,今年很可能突破3%。因此国内通胀预期相当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显然应该让人民币一步贬值到位,否则硬撑着只能让资金进一步外流。但是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在逼迫(或说服)我们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而副舵主也在2月初发言:人民币可以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限于篇幅,老夫(微信号:老邓的财经茶馆)认为,首先国家应该全面减税,让利于企业;其次是给每个劳动人口发三万元钱(以前论述过,不再多说),让利于民;第三步,就是与此同时,人民币一步贬值到位。第四步,大规模减少(地方)政府的开支和规模,至少在通胀环境下不能再增长了,一定要制定硬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我国经济,免得被美国剪羊毛。在此过程中,拥有美元债的企业肯定会有大幅损失,国家可以考虑一次性补贴。
但是国家的事情非我等所能做主,所以还是说说作为个体的“我们”该怎么做吧。
首先是多看少动,保住工作!其次是首先是现金为王。第三是年轻人尽量到京沪深等大城市或周边地区工作,是取暖的最好方法。第四投资要谨慎,对股票乃至外汇要谨慎投资,保守投资。第五,可以适当买一些实物黄金,换一些美元,以及购买热点城市的房地产。但是要符合第一条,也就是一定要保持现金流的充裕。我们毕竟是在中国,吃饭是第一位的。没有现金流,很可能在极端情况下被立刻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