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经营得又久又好?(2)

(2015-05-26 06:53:03)
标签:

财经

ibm

核心竞争力

服务

产品

分类: 读书
  本文说《美国著名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李怀斌等编著,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版)中的第三个企业:IBM。IBM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按照书上的说法,是“随需而变”。

  看到这个说法,我必须查查作者李怀斌是谁了。李怀斌,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中国市场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CMAU)常务理事,辽宁省市场学会(LMA)副会长, 大连市企业发展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写过多本市场营销书籍……

  头衔多得吓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呢?我看了书中对作者的介绍,确实是同一个人。

  但是,IBM的“核心竞争力”真的是“随需而变”?我也想随需而变,所有企业几乎都是随需而变的,但如果只有“随需而变”,IBM最后会变成什么?会变成麦当劳还是通用汽车?所以随需而变只是表象。

  根据我对IBM的了解(老夫读过介绍IBM的很多书和文章),我认为,IBM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把优质的产品转化为服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卖产品只能赚一次钱,但IBM很早就有这样的意识: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但尽量通过服务挣钱。IBM始终认为,它卖的不是具体产品,而是服务。具体的产品,只是服务的媒介。

  比如,过去销售打卡机,必须使用IBM专用的卡片。打卡机不怎么挣钱,但IBM通过卖卡片挣钱。后来IBM提供软硬件的培训、维修服务,再后来(1993年之后)IBM搞系统集成,通过成为客户的信息顾问挣钱。这种服务费价格高昂,往往从IBM的顾问离开IBM开始算钱,每小时1000元。所以出差一天就是24000元,这是多高的利润?!

  那么,为什么客户愿意掏这个钱?因为:以前IBM的产品无与伦比,1993年转型之后,IBM的系统集成能力无与伦比。IBM的软硬件产品,永远是产业界最优秀的;1993年之后,凭借对信息产业界的深刻理解,IBM的系统集成能力也独步天下。很多大公司,尤其是世界五百强,由于信息系统极为复杂,只有IBM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服务,收费当然高昂。

  重复一遍:IBM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而不是生产具体产品的公司),优秀的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具体媒介。IBM一直具有、并且一直在刻意培养、强化自己,尽量把产品转化为服务,通过服务获得高额利润。

  卖服务而不是卖产品,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服务业的特点。但生产具体产品的IBM,早就有、而且实现了这种想法。IBM,是一家服务企业。

  为了通过卖服务挣钱,IBM的产品必须出类拔萃。而要让产品长期出类拔萃,IBM必须狠抓内部管理,并始终重视创新。所以,要想长期维持这种能力,必须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当然,这种想法也曾经让IBM遭到惨重的失败,这就是PC。PC很难通过卖服务挣钱,因此IBM做PC最终失败了,因为这和IBM长期的盈利模式并不符合。所以惨遭失败之后,1993年郭士纳走马上任,重新回到服务的轨道,再次拯救、振兴了IBM。

  IBM的这种能力,在小沃森(IBM缔造者老沃森的儿子,也是IBM长期的CEO和董事长)的自传中没有点明,在郭士纳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也没有点明。我,也没有发现别人这么说过。但我发现,这就是IBM很罕见的能力,因为它一直在有意识这么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