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格力qfii机构创业板 |
分类: 股票 |
过去几年,国内机构争相进入中小创业板。前几天有消息说,机构在创业板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它们在主板的市值了。
这是不是忽悠散户接盘的信号?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是事实。
一个佐证是:我们一直在提高外资持股的比例。外资(QFII)进来后买什么?过去几个月,它们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的都是农业银行、中国铁建、中国太保、中海油服、贵州茅台等数十只A股大蓝筹。但这些股票涨幅有限,很显然是国内机构在不断抛售。
国内机构在抛蓝筹,外资却在进,究竟谁是傻比?
这个词用得太刺激,可能过分了。但内资和外资对待格力电器,却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今年(2014年)以来,国内机构大幅减持格力电器。一季度格力跳水,就是基金们所为。跳水之后基本上是散户接盘,然后QFII开始缓慢增持。一二季度,格力股价震荡中有上升,QFII吃了大约三亿股,而基金们抛售了大概4亿多股。
2014年7月1日之后,基金们再次大量抛售格力,每天好几亿元。此时QFII进货的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7月中下旬,甚至一天吃进850万股。不过在大盘回暖的大环境下,格力的股价上涨并不多,应该是机构继续抛售和观望,以及超底的散户获利了解所致。QFII吃货,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
今年以来(确切地说,应该是几年以来),QFII在深证上唯一不断增持的股票,就是格力电器。请注意:格力是唯一、而且不断被QFII增持的深市股票,请看这个网页就知道了:http://www.szse.cn/main/disclosure/news/qfii/,这是深交所公布的QFII买卖股票的全记录。如果往前翻页,还能看到2007年QFII对美的电器的买卖,所以它绝不是专门针对格力的,而是深交所记录的所有QFII的买卖。
请大家好好看看,QFII这几年唯一不断增仓的深市股票,就是格力电器。
今年,QFII应该至少增仓了3亿多股,而国内机构减持了5亿多股(包含7月份)。那么就有个问题了:究竟谁是傻逼?谁是大傻逼??谁是超级大傻逼???
我觉得基金经理们很聪明。因为他们的业绩是按年考核的。进入中小创业板狂炒,不仅有业绩,而且还可以养老鼠仓,一年的合理收入加上灰色收入,可能几百万都不止。所以它们真的很聪明。
但现在QFII来和他们唱对台戏了。他们买的,QFII不买;他们卖的,QFII一直在买。所以必然有一个傻逼。
是谁呢?我不知道。
2014年,国内机构一直在卖主板蓝筹,一直在维护中小创业板。能不能维持住我不知道,但这个行为是很显然的。中小创业板不崩,基金们的业绩就不会显得太难看,或许它们早已骑虎难下了。
未来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国内机构在QFII的影响下,在(七月以来的)牛市氛围中,不断从中小创业板中出货,再进入主板呢?比如格力电器,它们在30元以下大肆甩卖,以后会不会在35元以上大肆进货?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国内机构完全完全可以维持住中小创业板,甚至在散户的不断参与下再创新高也不是可能。总之乐观的一面我认为完全是有的。而主板上的QFII反而撑不住了,它们割肉主板,进入不断创新高的中小创业板,为国内机构和散户接货。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笑了。
这是不是忽悠散户接盘的信号?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是事实。
一个佐证是:我们一直在提高外资持股的比例。外资(QFII)进来后买什么?过去几个月,它们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的都是农业银行、中国铁建、中国太保、中海油服、贵州茅台等数十只A股大蓝筹。但这些股票涨幅有限,很显然是国内机构在不断抛售。
国内机构在抛蓝筹,外资却在进,究竟谁是傻比?
这个词用得太刺激,可能过分了。但内资和外资对待格力电器,却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今年(2014年)以来,国内机构大幅减持格力电器。一季度格力跳水,就是基金们所为。跳水之后基本上是散户接盘,然后QFII开始缓慢增持。一二季度,格力股价震荡中有上升,QFII吃了大约三亿股,而基金们抛售了大概4亿多股。
2014年7月1日之后,基金们再次大量抛售格力,每天好几亿元。此时QFII进货的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7月中下旬,甚至一天吃进850万股。不过在大盘回暖的大环境下,格力的股价上涨并不多,应该是机构继续抛售和观望,以及超底的散户获利了解所致。QFII吃货,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
今年以来(确切地说,应该是几年以来),QFII在深证上唯一不断增持的股票,就是格力电器。请注意:格力是唯一、而且不断被QFII增持的深市股票,请看这个网页就知道了:http://www.szse.cn/main/disclosure/news/qfii/,这是深交所公布的QFII买卖股票的全记录。如果往前翻页,还能看到2007年QFII对美的电器的买卖,所以它绝不是专门针对格力的,而是深交所记录的所有QFII的买卖。
请大家好好看看,QFII这几年唯一不断增仓的深市股票,就是格力电器。
今年,QFII应该至少增仓了3亿多股,而国内机构减持了5亿多股(包含7月份)。那么就有个问题了:究竟谁是傻逼?谁是大傻逼??谁是超级大傻逼???
我觉得基金经理们很聪明。因为他们的业绩是按年考核的。进入中小创业板狂炒,不仅有业绩,而且还可以养老鼠仓,一年的合理收入加上灰色收入,可能几百万都不止。所以它们真的很聪明。
但现在QFII来和他们唱对台戏了。他们买的,QFII不买;他们卖的,QFII一直在买。所以必然有一个傻逼。
是谁呢?我不知道。
2014年,国内机构一直在卖主板蓝筹,一直在维护中小创业板。能不能维持住我不知道,但这个行为是很显然的。中小创业板不崩,基金们的业绩就不会显得太难看,或许它们早已骑虎难下了。
未来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国内机构在QFII的影响下,在(七月以来的)牛市氛围中,不断从中小创业板中出货,再进入主板呢?比如格力电器,它们在30元以下大肆甩卖,以后会不会在35元以上大肆进货?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国内机构完全完全可以维持住中小创业板,甚至在散户的不断参与下再创新高也不是可能。总之乐观的一面我认为完全是有的。而主板上的QFII反而撑不住了,它们割肉主板,进入不断创新高的中小创业板,为国内机构和散户接货。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笑了。
前一篇:临时写一篇谈谈大盘
后一篇:大诗人们是怎么学写《黄鹤楼》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