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说足球
(2014-07-14 19:01:58)
标签:
体育足球球员德国队小个子 |
分类: 杂谈 |
世界杯结束了,老夫最后一次说足球。但是,题目应该是“短期内”最后一次说足球,因为下一次欧洲杯或者世界杯,如果老夫的博客还在,应该还会谈的,呵呵。
德国队夺冠为什么我愤愤不平?因为这和我的足球哲学有关。老夫30多年的看球经历,当年看了多少场球?自认为自己对足球的理解比很多人深得多,对当今的球星和强队的看法,也应该客观得多。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看法是:
1、足球首先是踢的,因此更应该重视脚法。
现在不是这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的球基本上是用脚踢进的,但偶尔也有人能用头进球。于是人们(尤其是欧洲人)发现,选用大个球员比小个球员更好。防守方面,大个子更容易阻挡和破坏对方的进攻,而在进攻方面,长传冲吊进球更容易。脚法不行没关系,只要有几个大个子在中间,边路传中总比脚下配合更方便。所以头球开始越来越多。
头球进球,一开始是足球的“花活”。但是当欧洲人发现“头球”是一个捷径之后,足球就被逐渐异化了。也就是说,从此大个球员开始逐渐占优势。高大的后卫和前锋,也迫使对方使用更加高大的后卫和前锋,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各个时代的球星,总体是呈越来越高的趋势。一个简单的观察方法就是看足球颁奖,往往是前代球星给当今球星或球队颁奖,而前代球星的高度,往往不如现在。
那么,球员越来越高大,符合不符合这项运动的本质呢?
我认为不符合。因为足球首先是用来踢的,人的身体尤其是腿脚的灵活性,是最重要的。但现在发生了异化,完全是因为头球。
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要回归足球的本质,必须修改规则。比如进一个头球只算0.5个,又比如:如果A队的平均身高比B队高3厘米,那么A队至少应该有4名球员始终留在对方半场,以鼓励更加高大强壮的球队主动进攻,并减少“防守丛林”。总之,应该修改规则。
有人说规则早就定好了,凭什么修改?
其实修改规则早有先例,比如不允许背后铲球,就是为了保护有天赋的球员。而保护了有天赋的球员,等于保护这项运动。规则对比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过去球员和普通人的身高差不多时,也许不需要过分限制头球,但现在往往是更加高大的球队取胜,就必须考虑修改规则了。
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排球或者其他运动,规则都非常重要。比如:篮球和排球都是用手打的,篮筐或网比较高,所以身材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获得优势,这是这两项运动的规则决定的。如果改变规则,可能选出的球员完全不同。比如:如果规定篮筐的高度是5米而不是现在的3.05米,首先,所有花哨的扣篮都不会有了;其次,要想进球,必须用手尽量往上(而不是斜上)方扔,这样对身高的要求小了很多。因为如果抛球的角度在六七十度以上甚至近乎垂直,除非对方比你高一米,否则基本上无法拦住。那时篮球球员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接近对方篮筐的下方区域(由于篮筐较高,这个区域也较大),向上抛球就行。所以如果规定篮筐的高度是5米,篮球的比赛形态和选出的球员,将和现在完全不同。
足球也一样。而欧洲力量派尤其是德国,正在把足球变成篮球,正在扼杀越来越多的小个子球员的机会,这是我极力反对的。
有人可能会说:梅西不是小个子吗?他不是一样获得了很多荣誉?怎么说不给小个子机会了?
我的回答是:随着大个球员越来越占有优势,只有越来越天才的小个子才能获得机会,所以小个子的机会总体是越来越少。以梅西和马拉多纳为例,局部的启动、变向、带球过人,梅西都超过了马拉多纳。所以单论个人技术,我认为梅西在老马之上。进入世界杯淘汰赛之后,梅西之所以不能自如地过人,是因为他面对的是1米90甚至更高的后卫,而老马当年面对的是1米85或者稍低的后卫。这至少5厘米的差距,就是梅西貌似不如老马的原因。要是老马年轻30岁,到了今天同样无法过掉1米90的后卫。
所以,论个人技术,不是梅西比老马差,而是当今的环境,使得小个子球员要脱颖而出,必须更加快速、更加能局部变向,但即使如此,也仍然无法和越来越高大的后卫抗衡。
足球首先是踢的,我认为这是足球的本质。这正是我喜欢梅西、马拉多纳的原因,也是我力挺身高相对矮小,但脚法相对不错的球队的原因。
2、足球应该既重视个人能力(脚法),也重视团队配合。
这一点,我相信没人会反对。区别仅仅是更重视个人能力呢?还是团队配合?我的观点是:优秀的个人能力有助于团队配合,但团队配合也需要苦练。
今天(2014年)的德国队,个人能力一般,但团队配合远在其他球队之上。不过要是和历史上的德国队(西德队)或者其他强队相比,现在的德国队还差得远。所以现代足球已经越来越不重视国家队层面的配合了,是俱乐部队越来越重要。德国队的配合为什么好?真的是他们的铁血精神和整体足球?错。现在的德国队早就不是20年前的德国队了。现在德国队的配合之所以在其他队之上,是因为它有七名主力球员来自拜仁,这和西班牙队有一半球员来自巴萨是一样的。所以,现在判断一个国家队强弱的重要方法,就是看它的主力球员是否来自于一个强大的俱乐部。
国家队依靠于国内一个强大的俱乐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高兴还是悲哀?见仁见智。我倾向于认为:现代足球倾向于俱乐部已经太多了。由于国家队越来越弱,所以世界杯的水平也越来越低。这一点我在世界杯开赛前就写文章说过。
3、应该更重视进攻,至少应该攻守平衡。
但是,现在是越重视防守的球队,越容易走到最后。防守当然很重要,但人们发明体育运动是为了防守吗?错!体育运动应该更体现出进攻性!
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说完全忽视防守。而是:进攻大于防守,最不济,应该攻守平衡。但现在的球队往往最多只进一个球,只要保证不丢球,走到最后或者点球决胜就可以。现在的德国队、荷兰队,尤其是阿根廷队,都是这样,这偏离了足球运动的本质。
我认为本届世界杯最丑陋的比赛就是荷兰队对阿根廷队的比赛。因为双方都有顶级进攻球员,但都首先稳固后半场,然后才是进攻,大家都太小心了,导致局面沉闷乏味。如果所有比赛都这么打,都战战兢兢地以防守为主,首先保证不丢球,足球还有什么吸引力?当然,这首先要怨荷兰队。因为荷兰队更加高大强壮,一群大个子不主动进攻,却希望一群小子进攻,然后自己龟缩在后面打防反,如果真是这样的场面,不是很滑稽、很不协调吗?所以打成那样的局面,责任在荷兰队而不在阿根廷。身材相对矮小、体质相对更单薄的阿根廷队,采用什么样的战术都是合理的,至少是不受指责的:进攻?勇气可嘉,艺高人胆大;防守反击?也完全合理!
而这,和第1条有很大关系,就是越来越多的球队重视高大队员,重视头球。所以,身材相对矮小的球队不防反还能干什么?除非拥有极为强大的实力,否则主动进攻就是找死。所以,为了让球赛更具观赏性,为了鼓励球队进攻,为了鼓励更多球队采用脚法出众的小个子,确实应该修改规则。
综上所述,由于足球的规则(包括比赛规则和赛制)已经日益落伍,足球正在越来越走向异化,它正在越来越拒绝有天赋的中小个子球员,越来越拒绝一般的观众。如果不修改规则,世界第一运动沦为第n运动,绝非危言耸听。
本文写了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废话,因为中国是足球弱国,我又是一个草根,所以完全没有任何话语权,写这些都是白写。但我认为,小到一项运动,大到人生,这种思考应该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