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深入了解制造业公司吗?---- 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有感
(2012-08-09 17:12:56)
标签: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刘宝红库存海信股票 |
分类: 读书 |
现代制造业企业和过去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是现在的环境比过去变化得更快。
不要小看这一点,现在的环境和七八十年前通用汽车牛逼的时代相比,有以下明显不同:
1、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超快。人类比过去更聪明、更博学。
2、人类的生产能力超强。聪明人太多,都很高瞻远瞩,所以无论什么新技术,两三年之内就可以从眼中紧缺变成严重泡沫。比如新能源就是这样,哪怕在2007年还没有泡沫,但2011年以来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多晶硅价格比高峰时跌了90%以上,绝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3、金融业超强,已经从过去实体经济的有益帮手,变成了经济的中心和龙头,变成了投机和破坏性力量。
4、用户的口味多样,而且变化巨大。所以生产者不敢留库存,精益生产日益流行。
这好吗?也许总体是好的。但是这个社会又会导致很多问题:
1、由于信息越来越通畅,节奏越来越快。要紧缩都悟紧钱包,要生产都开足马力。所以整个社会的动荡,也比过去大得多。
2、企业内部管理,过去是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也有沟通,但基本上各顾各的。但现在企业日益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供应链体系。这个体系之复杂前所未有,而且范围遍及全球!所以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比过去的进销存复杂得太多,也需要多得多的人力物力。而所有这些投入,都将摊入成本!但由于人类巨大的生产能力,商品总体供大于求,所以制造业的竞争异常惨烈!稍微有个闪失(比如库存巨多而价格下降),对企业的打击都极为沉重,甚至可能一击致命!
所以,在当今环境下从事制造业,比以前困难得多,多得多!其实,自60年代以后,制造业已经夕阳西下了,现在信息产业日益成熟,并日益成为制造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的基础之一,导致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的竞争环境日益严酷!!
但是,风险和利润成正比!越是优秀的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的企业,利润也越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真是一花开后百花杀啊。
这就是我,在读了刘宝红先生写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之后最痛切的感悟。因为:目前的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尚未被很多人痛切地认识(包括学术界的很多人,仍在泛泛地谈论管理),仅仅从产品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以彩电为例。我们到市场上看看,长虹、康佳、TCL、海信、创维,都在宣传什么3D、智能、云电视之类,画面看起来都差不多,普通用户云里雾里,很难分清好坏。而且从质量上来说,它们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没有。或许,如果进行大范围抽样调查的话,海信的质量稍微领先?但反映在单台电视上,根本没有这个优势。所以单从生产线上的成本来看(仅仅包括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和生产加工的直接成本),或许几家都相差无几,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就赚钱,甚至大赚特赚,而有的企业就微利甚至赔钱呢?因为:生产线上的成本只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哪怕是很大一部分),而对供应链上其余部分的控制水平,才真正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决定企业的利润!
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果一个企业一直不赚钱,它肯定撑不下去!或许现在人们觉得它们之间都“差不多”,但总有一天,管理不善的企业将兵败如山倒!因为它缺乏利润,缺乏现金,库存一堆,坏账一堆!
现代制造业企业和过去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是现在的环境比过去变化得更快。
不要小看这一点,现在的环境和七八十年前通用汽车牛逼的时代相比,有以下明显不同:
1、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超快。人类比过去更聪明、更博学。
2、人类的生产能力超强。聪明人太多,都很高瞻远瞩,所以无论什么新技术,两三年之内就可以从眼中紧缺变成严重泡沫。比如新能源就是这样,哪怕在2007年还没有泡沫,但2011年以来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多晶硅价格比高峰时跌了90%以上,绝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3、金融业超强,已经从过去实体经济的有益帮手,变成了经济的中心和龙头,变成了投机和破坏性力量。
4、用户的口味多样,而且变化巨大。所以生产者不敢留库存,精益生产日益流行。
这好吗?也许总体是好的。但是这个社会又会导致很多问题:
1、由于信息越来越通畅,节奏越来越快。要紧缩都悟紧钱包,要生产都开足马力。所以整个社会的动荡,也比过去大得多。
2、企业内部管理,过去是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也有沟通,但基本上各顾各的。但现在企业日益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供应链体系。这个体系之复杂前所未有,而且范围遍及全球!所以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比过去的进销存复杂得太多,也需要多得多的人力物力。而所有这些投入,都将摊入成本!但由于人类巨大的生产能力,商品总体供大于求,所以制造业的竞争异常惨烈!稍微有个闪失(比如库存巨多而价格下降),对企业的打击都极为沉重,甚至可能一击致命!
所以,在当今环境下从事制造业,比以前困难得多,多得多!其实,自60年代以后,制造业已经夕阳西下了,现在信息产业日益成熟,并日益成为制造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的基础之一,导致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的竞争环境日益严酷!!
但是,风险和利润成正比!越是优秀的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的企业,利润也越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真是一花开后百花杀啊。
这就是我,在读了刘宝红先生写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之后最痛切的感悟。因为:目前的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尚未被很多人痛切地认识(包括学术界的很多人,仍在泛泛地谈论管理),仅仅从产品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以彩电为例。我们到市场上看看,长虹、康佳、TCL、海信、创维,都在宣传什么3D、智能、云电视之类,画面看起来都差不多,普通用户云里雾里,很难分清好坏。而且从质量上来说,它们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没有。或许,如果进行大范围抽样调查的话,海信的质量稍微领先?但反映在单台电视上,根本没有这个优势。所以单从生产线上的成本来看(仅仅包括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和生产加工的直接成本),或许几家都相差无几,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就赚钱,甚至大赚特赚,而有的企业就微利甚至赔钱呢?因为:生产线上的成本只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哪怕是很大一部分),而对供应链上其余部分的控制水平,才真正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决定企业的利润!
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果一个企业一直不赚钱,它肯定撑不下去!或许现在人们觉得它们之间都“差不多”,但总有一天,管理不善的企业将兵败如山倒!因为它缺乏利润,缺乏现金,库存一堆,坏账一堆!在库存越来越少、产品流和现金流的流动越来越快的社会,一旦现金流枯竭,企业就会立马窒息而死!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的作者程晓华也说过:别看有的企业销售额挺大,说不定卖的越多,亏的越多。因为也许它的库存更大,以后的库存减值也越大,导致吃掉所有的账面利润还不够!
所以,对供应链的控制水平,已经变成了衡量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我相信,认真读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应该会比以前对制造业的认识深刻的多。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这本书总体是作者的文章汇编(所以有兴趣的可以搜索“刘宝红”的博客),后半部分还加了一些感叹人生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比较精彩,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呵呵。
《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的作者程晓华也说过:别看有的企业销售额挺大,说不定卖的越多,亏的越多。因为也许它的库存更大,以后的库存减值也越大,导致吃掉所有的账面利润还不够!
所以,对供应链的控制水平,已经变成了衡量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我相信,认真读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应该会比以前对制造业的认识深刻的多。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这本书总体是作者的文章汇编(所以有兴趣的可以搜索“刘宝红”的博客),后半部分还加了一些感叹人生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比较精彩,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