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差距增大的几个原因

(2011-07-10 22:01:22)
标签:

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

差距

工资

比例

财经

分类: 财经
  这是我最近读书的思考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本文谈的原因,是表面原因,因为深层原因需要从社会根源和制度中找。
  以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普通)大学毕业生等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差距增大的几大原因如下:

  一、工资差距巨大。
  这很显然。打工者累死累活,一个月一两千或两三千元的收入,即使四五千也勉强够温饱。而中高级经理们,政府很多普通公务员,
在长三角富庶地区,年收入10万以上只是刚起步,20万才觉得心里稍微平衡了些,因为他们之间会互相比,而不会和弱势人群比。比如证券公司的中高级经理一年几十万上百万,他们不会和民工比。
  有人说,高级经理、CEO们,责任也重,为什么不能拿高工资?笔者不是反对他们拿高工资,但问题是:太高了,高得不成比例了。至于政府人士,或许明的 收入不多,“每个月只有6000”,但暗的收入,比如每年的公款吃喝、以工作之名的免费旅游、企业的各种赠送,一年何止10万?
  工资差距大,是直接原因。

  、消费上付出的差距也大。
  弱势群体,获得的信息量小,不仅消费层次低,而且更容易买入假冒伪劣、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所以虽然相对花的少,但物品的价值更是低得多。而强势群体不 仅收入高,而且获得的信息量大,买入假冒伪劣的可能性也低。如果是强势人物,根本不用买东西,每个月别人送的吃喝都够了,而送礼的人一般都送好的(因为受 礼者是强势人物),所以强势群体可以以相对(注意是相对)较低的价格,得到相对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时寒冰的《经济大棋局》一书中,讲到各权力部门内部的福利分房,其实就是拿老百姓的钱补贴自己,房价超低。比如北京某单位的福利房4500元,而周边房价是4万。差距之大令人咂舌。再比如,一些好单位自己种菜养猪,吃的绝对安全,对身体健康的潜在收益是巨大的。
  另一个因素是:强势群体更容易从国外购买优质产品。我们知道,我国的很多产品在国外的质量不仅更好,而且价格也比国内低。
强势群体更容易出国消费,反而更合算。
  
  三、社保上的巨大差距。
  弱势群体参保的比例低,即使参保,以后得了病报销,或拿退休工资也比较少。而强势群体参保比例高,
以后得了病报销,或拿退休工资也比较多。最近我国说要延长工作年限,很多弱势群体表示反对。例如改成65岁退休,弱势群体的人均寿命本来就短,退休后拿不了几年退休工资(甚至不到65岁就去世了),而强势群体的人由于普遍养尊处优,人均寿命长,退休后还可以拿更多年的退休工资,而且每年的退休工资也更高。
  例如:一个弱势群体的人到65岁退休,68岁去世(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假设每年拿1万元退休金,3年拿3万。而
一个强势群体的人到65岁退休,75岁去世,假设每年拿5万元退休金,10年拿50万。两者的差距是十几倍。
  所以从整体来看,弱势群体到老年还要继续养活强势群体,这合适吗?
弱势群体为什么还要参加养老保险呢?
  这就是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四、下一代的差距继续拉大。
  由于经济实力薄弱,弱势群体的子女总体来看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而强势群体的子女将进一步赢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孩子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的英语、钢琴、书法、围棋、跆拳道之类,没钱玩得转吗?于是,恶性循环在下一代继续。
当然,不排除个别强势群体的子女是败家子、个别弱势群体的子女很优秀的情况,但这都是个例。从总体来看,阶层的分化已经形成,并且将延续下去。
  而且,很多弱势群体由于处于社会边缘,生孩子很多。比如我单位门口一个卖煎饼的山东大汉,40多岁,4个孩子。他们经常被城管修理,但仍然生了好几个 孩子。这些孩子更难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还是为强势阶层服务,如果不服,想干点打砸抢,或由于青春冲动干了不该干的事,蹲监狱甚至被枪毙的可能性也很 大。
  当然,这里涉及我国的计划生育问题,不多谈了。我赞成废除计划生育,但这是另一个话题,本文不再多说。

  总结全文,弱势群体在拿工资时就受到严重的盘剥,之后的消费、养老和下一代,仍将继续受到盘剥。这不仅是我国的现象,也是国外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只是 一些政府更加democratic,可以在一些具体措施上更好地会记大众,减慢或暂时扭转这个去世。但是,只要目前的世界金融体系和各国的一些制度不发生 根本变化,这个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我国只是更加明显而已。

  再次重申,本文谈的只是表面原因。但这些表面原因或现象会引发什么后果?对我国大的趋势和股市有什么影响?以后的文章再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