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邓元杰
邓元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02
  • 关注人气:4,7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气死庄”操作法的补充说明

(2010-02-02 16:58:17)
标签:

经济

股市

巴菲特

芒格

气死庄

杂谈

分类: 股票
  我爸爸是我 所知道的‘第二个最聪明的人’,谁是No.1呢?查理·芒格。

                  ---- 巴菲特的大儿子


   我写了《“气死庄”股市操作法》之后,反响巨大。但我想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方法还需要一些补充。最重要的一点是:

   1、无论如何,一只股票的仓位决 不能超过30%!

  看看巴菲特和他的搭档 ---- 芒格的投资记录就知道了(以下内容来自于《巴菲特为什么比芒格更牛?》)。论智商和知识广博度,巴菲特绝对比不过芒格。芒格早期单干,投资总体情况甚至强 于巴菲特。下表是两人在1962~1968年的投资业绩:

           巴菲特    芒格    道琼斯指数  
1962年      13.9%   30.1%         -7.6%  
1963年      38.7%   71.7%         20.6%  
1964 年      27.8%   49.7%         18.7%  
1965年      47.2%    8.4%         14.2%  
1966年      20.4%   12.4%        -15.8%  
1967年      35.9%   56.2%         19.0%  
1968年      58.8%   40.4%          7.7%  
年 均        33.9%   36.7%          7.2%

  可以看出,芒格的业绩居然比巴菲特还要 好。但是芒格的业绩波动幅度更大,用统计术语来说,7年中芒格的年收益率标准差为23.1%,而巴菲特为15.5%。这是因为芒格的投资策略更加激进。 《查理·芒格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查 理的投资组合集中在很少的几种证券上,因此他的投资收益记录波动就很大,不过还是基于相同的寻找价值洼地的方法。”
  到了经济不 景气时期,两人的投资情况出现了巨大变化。下表是两人在1969~1975年的投资业绩:

           巴菲特    芒格    道琼斯指数  
1969年      16.2%   28.3%        -11.6%  
1970年      12.0%   -0.1%          8.7%  
1971年      16.4%   25.4%          9.8%  
1972 年      21.7%    8.3%         18.2%  
1973年       4.7%  -31.9%        -13.1%  
1974年       5.5%  -31.5%        -23.1%  
1975 年      21.9%   73.2%         44.4%  
年均        13.9%    5.0%          2.7% 

  可以看 出,巴菲特后来居上。但更重要的是:在 不景气的1973和1974年,芒格的亏损不仅比老巴大得多,而且更是跑输股市!
  这对芒格带来了致命打击。因为很多投资人在低 潮时会吓得退出,导致芒格无钱翻本。
  芒格极其痛苦,但没有办法阻止顾客退出,所以他在1976年年初清算了公司的资产。后来又投奔了巴菲特, 成为老巴最重要的合伙人。

  我的理解是:控制股票的仓位极为重要。哪怕某只股票再好,你也不能占过重仓位,更不用说全仓了!
  这是因为:
   (1)世界经济和股市极度复杂, 即使公司本身质量不错,但由于大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面临巨大灾难。你永远不可能考虑周全。
  (2)你觉得这个公司很优秀,或许本身就是错误 的。因为每个人看问题都不可能完全客观,即使你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去调查研究。而且越是看似很好的股票,可能越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比如安然,它做假账,事先有 多少人知道?事情一出,立刻崩盘。你要是在高点买入猴王、蓝田等股票,后来假账事发,连续几个跌停,出都出不来。
  (3)全仓某只股票,或许连 战连胜,但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危险,因为输一次就顶上过去几次赢的,甚至永远都怕不起来。从连续博弈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找死方法。
  比 如史玉柱,开发巨人6403、脑黄金都成功了,但死在了珠海大厦上。当然他后来咸鱼翻身了。但这种事情的成功率有多大?普通人行吗?99%的企业遭遇重 击,基本上没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是借钱炒股,甚至把房子都卖了,全仓一只股票,这种危险性更是十分巨大!
  所以绝对不能全仓一只 股!
  考虑再三,我觉得30%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 字。即使你在这只股票上都赔光,你也不会伤了元气。
  炒股如同打仗,不虑胜,先虑败。

  因此如果使用“气死庄”操作法满仓操作,你至少需要买入4只股票。一般来 说,6只以上比较游刃有余,无论哪 一只,都可平常心对待。
  因此假如某只股票一直阴跌,但它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你即使补仓,补到30%就是极限(假如你在别的股票 上赚了大钱,就可多补一点,否则就不补或少补)。如果你孤注一掷,非要全仓,确实有可能大胜,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十分危险。

  2、什么时候割肉?

  除了在熊市割掉小跌股票买入大跌股之外,另一种可能就是股票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该股已经没有潜力。

  3、可以考虑买入价位偏低、可能成为黑马的股 票。

  采用“气死庄”操作法并非只买入白马股,完全可以考虑基本面看似很差、但其实是出于周期底部的股票。这样一旦走出低谷,股票业绩往往有爆炸性增长,股 票也就成了黑马。所以在自己的股票池中,应该为这样的股票留一定的位置。

  因此,使用气死庄操作 法,归根结底是要选择好股票,要目光深远。所以这里奉献巴菲特和芒格的四层选股法

  第一层筛选:主营业务模式容易理解的公司。
  一家你认为值得投资的公司,首先必须是其盈 利模式能被你理解的公司。你必须了解这家公司的盈利模式——清楚这家公司现金流的来源,并且能判断出其未来盈利能力是可持续的。为了能使你的判断更准确, 你最好选一家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的公司,了解他过往的发展历史,确保其盈利与行业发展相一致(也就是说没有来历不明的收入和盈利)。

  第二层筛选: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成本优势,一种是差异化优势。巴菲特和芒格挑选出的公司都必定拥有自身优势,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保证 其市场份额不丢失。市场份额的壮大,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而规模优势的好处不仅在于降低单位成本,更加能使这个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企业不 断发展壮大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第三层筛选:有能力、可信赖的管理层
  买入一只股票,就等于是坚信公司管理层能将公司管理的不断壮大。因此,一个有能力的、可 信赖的管理层对公司来说绝对至关重要。从新闻中、年报中,我们都能找出这方面的蛛丝马迹。比如,管理层对公司今后业务发展的规划是否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对 企业职工的态度是否满足企业生产力的巩固?对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及效果如何?等等。

  第四层筛选:足够便宜的股价。
   经过上述三层筛选后入选的投资目标已经称的上是一家好公司了。但从投资角度来说,你还必须看一看,这家公司的股价是否已经完全反应了公司的价值。我们需 要找的是那些股价还远远低于公司真实价值的股票。这些股票很有可能落在被市场先生忽略的角落。一旦找出这样的公司股票,我们就可以买入了。

   什么是“足够便宜”?我认为,如 果一只股票每年的业绩都不变,则20倍的市盈率有点偏于冒险,因为这不是存银行,必须考虑股票本身的风险。但如果股票年平均成长30%以上,则50倍的市 盈率应该是合理的。我是乐观派,目前市场上这种股票还有很多,所以我一直满仓操作。我更重视股票的基本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