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middle/001OmqIfzy6Ho0d3GKJ31&690
银行收入分配的严重弊端
新闻背景:年薪20万抱怨活在社会最底层是在激化矛盾
笔者评析:
1.某股份制银行员工抱怨,说年薪20万在北京的生活压力依然很大。在整个金融业,银行普通员工收入根本就是垫底的。而且跟大行比起来工作很累,每到季末年末,更是通宵达旦地工作。
这种抱怨应当是有可比性的才能这么说,当然是与同行业其他人相比。那么20万才是垫底的,可想而知那些不是普通员工的人是否能理解为他们的薪水雷同于上不封顶吧。这不能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来思考一下,这个行业是在用一个怎样的贡献标准来制定收入的三六九等那?“大行的人”是又指那些?即便我们是外行,也不难理解指的是那些国家垄断企业。如果是,难不成这样的垄断国家真的没有一个限定的标准吗,是泡沫?还是水分?
2.对于中低收入的广大工薪阶层来讲,年薪20万无疑于“天文数字”,大多数人月收入2千元左右。在不少行业,工龄在30多年的正高职专业人员,其年薪也不过6万元左右。对年薪20万还不满足,令人匪夷所思。
20万的年薪还不知足,这是银行“普通”员工的心里话,如果他们不说来这个“天文数字”,我们这些被蒙在鼓里的局外人,还有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其他工薪族还以为自己那些看似满足的微薄收入还算货真价实,生活中,那些几千元的月工资原来连银行“普通”员工的零头还不如。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尤其是那些真正的正高职专业人员,自己的专业与专长又顶个屁用。而那些没有任何社会福利待遇的纯打工仔们又咋办?
3.说实在的,现在一些企业员工拿高薪,让人不服气,倍受诟病。尤其是一些垄断行业及其企业是社会公认的金饭碗和福利高地,它们不是靠竞争的真本事赚钱,而是依靠垄断优势及国家的保护性政策赚得盆满钵满,得了便宜还卖乖,更招人烦!
既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那为什么还要公开抱怨,抱怨什么,真的是收入少吗,还是和相比之下算是少,这点很关键。笔者认为同行业那些不垫底的,又不累的,也不用通宵达旦的高级员工,他们的收入一定让这些垫底的人眼红了,嫉妒里。这种嫉妒心是同行业内“贫”“富”悬殊的结果。似乎这个行业内贡献与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要不仅仅是年末季末再普通不过的加班加点,怎会就被那些垫底的人自认为是做了“巨大”贡献那?
4.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薪是对人才的一种尊重,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必须看到,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绝不应当这么大。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是我们的追求。
这样的观点表面上看确实合情合理,只是尊重这两个字是不是有些贬值了。人才这两个字也有些泛滥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才那?是那些真正有贡献的人?还是那些制定谁是有“贡献的人”的人?金融行业之所以分配差距这么大,让垫底的人不服气,有的时候是人们把“有贡献的人”和“人才”两者的概念给弄混淆了,而那些纸上谈兵的国家政策似乎只是个摆设。因此,基于以上4种情况,我们不难看出:通过银行那些普通垫底的人的抱怨映射了金融行业的收入分配存在严重的弊端。
满红儿 2012.05.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