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62f6196fg9a5e2d7f3baa&690
一切众生:度脱的淡然与无视
文/满红儿
http://s11/bmiddle/62f6196fg99446116bc4a&690
佛家所谓“众生”,包括了人、鬼、动物等一切有形无形的生命。佛主又说“众生平等”,这就难免让人惊叹!啥?我跟小猫、小狗是平等的?胡说八道!切莫激动,佛主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佛主的道理是什么呢?比方说,1和2是不是平等?头脑灵活的人肯定会说,1可以等于2,并且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但不管什么理由,无非都是狡辩。1是1,2是2,1怎么会等于2呢?但是1+2能不能等于2+1呢?1+2-3等不等于2+1-3呢?这个答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能算出来。
http://s12/bmiddle/62f6196fg99446462bd6b&690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道四则运算题,具体由多少个数字组成恐怕得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就像1不能等于2一样,单以以人出生时的状况来看,众生是不平等的。但是佛主并非以静态的眼光看问题,他的目光从不落在某个点上,人生不是静止的,无论1还是2,都要在人生这道算术题上加数字,加多少?就看个人的造化了,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因果报应。而且在佛主的眼里,每个人的算式最后一定得出同一个数字:0.
佛家有云:“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无论什么人到最后不都等于0。0和0越看越像众生平等。但不要见到0就心灰意冷,忙得够呛,结果都是0.唉,人生的滋味还是各不相同的,0难道不是一个很美的数字吗?他保罗万象,是永恒,是永生。别的都白扯......
http://s5/bmiddle/62f6196fg99446759bce4&690
佛主眼里的世界也不是看此一生,他是从轮回的角度来看因果报应的。农村百姓有一种说法,一世为官,九世为牛,别欠债太多,不然要九事来偿还,那是很痛苦的。另外,人和动物的快乐指数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人的核心追求是快乐,动物也是如此。无非是物质享受和情感体验,人的观点里,物质享乐丰富是正数,挨饿受冻是负数,而心情愉悦是正数,心情痛苦是负数。动物的物质享受好像都是负数,情感体验是盲目的0,因为他们没有思想。好比猪吃草,如果他觉得好吃,就是享受;又好比狗吃屎,他觉得好吃就是美食。这个道理就如同爱吃甜的说咸的不好吃,爱吃咸的说甜的不好吃一样。其实好吃不好吃,自然冷暖自知!
http://s6/bmiddle/62f6196fg99455c8d8b05&690
说到动物没有思想,这只是一个假象,远古时人类还很无知的时候就假象动物没有思想,随着社会的演变,人对动物的这种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好像没有思想的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暂且就用科学的思维来断定动物也有思想吧,既然有思想,那么是什么思想,会是怎样的快乐和痛苦,我想只有同类的动物之间会明白的,还需要人去理解吗?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本来快乐是自己体验的,外人叫的再欢,也不知道他人之乐,自然也不能体会动物的快乐,何必去体验那,毕竟是动物。爱护他的生命才是根本,总的来讲,佛说众生平等还是合理的,因为无论什么人到了最后都是“0”的结果,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