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寓教于乐的成长必修课
文、言成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作为一部知识性丰富的情景喜剧,既有趣味性上的选择,又兼有知识性上的拓展,不仅用别具一格的情景剧模式为观众传递出许多有价值的成长教育信息,同时对孩子的的正确人生观树立也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诙谐有趣传递传统真善美的价值观。
00后的成长学习手册 情景剧模式打造趣味性百科全书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时代背景设定在民国,场景锁定一家私塾。一个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领着一群孩儿读书、写字、学知识、明事理。故事相当简单,也却不失生动。而回归到孩子成长环境上来看,尽管00后家庭条件基本上已然固化,但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却经历着比上一辈更加孤独的处境,当他们的长辈忙于工作交际而疏于教育的时候,很显然,他们在成长路上缺少着一个正确的指引者,而《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成长指引范本,从课堂教学,到接人待物、从观察自然和社会、体验人生到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都可以再剧中的各种小故事里找到对应。这种以民国新式学堂的教学相长故事来帮助孩子来提升对于成长的自主性显然有着非常独到的一面。
故事新编趣味性十足 泪点笑点兼备诚意动人
当《喜洋洋与灰太狼》、《魔幻手机》之类低幼龄作品以各种参差不齐的面貌充斥荧屏的时候,很难想象《中国孩子》会以这样一种回归传统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也是一种极大的自信。《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分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而每一个里面都通过了一个短小而精悍的故事传递出传统礼仪与价值。并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却是中国人千百年血脉中的留存。通过故事新编的方式不仅将一个个故事富于现代化教化意义,同时又运用符合观众兴趣的情景模式展开,正如《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一个小小编辑部折射过纷繁复杂的社会,“学堂故事”里的学堂也上演着各种返躬自省和教学相长的段子。通过笑点不断与泪点兼备的场景,让观众学会与思考如何获得美好的品行。
可以说,对于中国光怪陆离的荧屏来说,《中国孩子》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它用一种富于传统正能量的信念向观众传递了一种和谐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他又很好吸取了当下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接地气的手段来展开各个故事的脉络,对于成长的孩子来说,《中国孩子》是一个成长好伙伴,也是成长必修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