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连福醉后人生桃姐坚叔最后的时光娱乐 |
分类: 言成影评剧评乐评 |
《醉后人生》,我们那无处安放的老年
文、言成
电影《桃姐》里面,当桃姐知道坚叔是欺骗她感情的时候,她还是拿出钞票给了坚叔,在某种层面她是享受这种被骗的过程,对于她来说,能被人欺骗总好过于无人问津,她不缺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缺乏某种层面的被需要。
而在《醉后人生》这部微电影里,短短的片长抛出了很多命题:末世、醒世寓言、爱情、亲情。而与《桃姐》一致的是:片中着力于折射出老年人的那种无处安放的内心世界。
《醉后人生》讲述的是在末日到来之际,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行走在空旷的旅途中,伴随他的只有一辆推车以及无尽的回忆,儿孙都已离去,最后老人也以极端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档期选择上,本片选择在父亲节上线与《桃姐》在妇女节上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温情的节日显然更能激发观众对于亲情的体验,所不同的是,《桃姐》其中有温情,有冷漠,但到了到结束依然是给予人温暖的,也是赋予励志意义的,梁少的孝顺伴着桃姐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桃姐的离去不显得孤单;而在《醉后人生》里面,尽管过程中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但最终伴随着那一声巨响,所有的美好都化为了冷冰冰的现实,以及无尽的反思。
很显然,导演在表现老年人世界的这个主题上相当凌厉与决绝的,没有采用众多导演所惯用的大团圆式收尾,而是用一种偏向极端的方式来警世,这就使得本片在主题的渲染上更加的动人心魄,通过老人的孤独的自白,不仅凸显出微电影独特的语言魅力,也在很大程度拉近了观众与影像的距离,而通过不断的闪回,再与最终的结尾所照应,更加深化出末日人情冷漠的困境,儿孙媳妇能够置于老人不顾而坐上逃亡的飞船,这在任何情理上都是无法说通的,通俗一点讲是不孝顺,说得更残酷一点,那便是道德的丧失。
在表现方式上,导演通过一系列的近景特写镜头,着力刻画出老人孤身一人的那种孑然一人的孤寂感,不断地闪回镜头,将回忆穿插于现实里面,更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在镜头上,本片画面显得十分克制与内敛,而在人文关怀这个主题上,导演却是不遗余力地展现,不再通过单纯的说教式解读,而是通过一连串的场景无间断的呈现,而传达出细水流长的关怀,同时得力于演员的恰当选择,赵连福的加盟也让本片在表演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没有声嘶力竭的哭喊,而是借助于小细节的表现以及精准的面部表情与精湛的台词,这在很大程度上比呐喊更加打动人心,通过赵连福老人的着力刻画,使得影片在感人程度上无限温情,同时丝毫不显得滥情。
影片自始自终没有任何道德的拷问,或者是控诉,但它所呈现出来的反思力量却是相当惊人的,不动声色的镜头与语言,到最后都将影片中的涓涓细流融为一股巨大的浪花,直击观众内心最深处。
《醉后人生》所呈现的是一个遥远的警世寓言,看似荒诞,但却贯穿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现实世界里面,生生地让人疼痛。
醉后还是醒,与其事后矫情的亏欠,倒不如趁活着,多爱老年人一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