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谦谦君子
谦谦君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26
  • 关注人气:2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泰晤士河(二)

(2014-06-09 16:22:20)
标签:

英国伦敦

泰晤士河

金丝雀码头

徒步旅行

旅游

分类: 英伦札记

行走泰晤士河(二)
萨默赛特府是泰晤士河北岸河岸街的著名建筑物,是英国新古典建筑的经典之作

 

泰晤士河小道(Thames Path)是一条沿泰晤士河而修的健行道。它从泰晤士河的发源地算起,到l伦敦格林威治附近的泰晤士河防波堤止,全长184英里(294公里),在伦敦市内沿泰晤士河又有北岸和南岸之分。自从徒步走完威斯敏斯特桥至塔桥这段南岸精华地段后,我决定至少分段、不定时把西起汉普顿桥东至格林威治防波堤这一段的南北两岸都走一遍。这一段贯穿整个大伦敦,南北两岸各有特色,犹如一幅美丽画卷把伦敦的历史和现实串联在一起。来英国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周末就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开端。 


行走泰晤士河(二)
位于维多利亚河岸街的二战纪念碑

 

原计划这次的步行从伦敦塔桥(北岸)起步,至岛心花园(Island Garden)为止。但尊重老公的建议仍然选择从威斯敏斯特桥(北岸)开始,根据情况决定终止地点。体会:两人一起步行,互相尊重、保持气氛和谐最重要。

 


行走泰晤士河(二)
在萨摩赛特府戏水的美国姐妹

 

从威斯敏斯特桥开始,维多利亚河岸街这段,岸边主要以各种纪念碑为主,除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外,还有不少其他在英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和人物纪念碑。如果行走不仅限于河边,而跨过左手边的马路深入探索的话,国家宴会厅、英国国防部、“苏格兰场”等都很容易找到。

 

行走泰晤士河(二)
伦敦这样标识清晰的路边地图很多,让游客对所处环境一目了然

 

行走泰晤士河(二)
此牌标志河岸街维多利亚段属女王统辖下的威斯敏斯特市管辖


行走泰晤士河(二)
此龙造型立柱标志由此开始的一英里平方范围内属伦敦金融城(The City)管辖

 

行至神殿(Temple)附近,大道两侧会出现一对彩色龙雕。这是进入The City(伦敦金融城)的标志。伦敦金融城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遵循自己独特的自主管理体制。甚至1953年当今女王伊丽珊白二世登基大典时,皇家车队行至此地都特意停留驻足,获得“准许”后方可继续前行。体现了女王对自治制度的尊敬。

 

行走泰晤士河(二)
Blackfriars大桥。右为人车通行大桥,左为通行火车的大桥,中间红色桥墩估计预留扩宽余地

沿河岸进入伦敦金融城后,近处左手边依然是古香古色的建筑物,远处则是日新月异的新型现代建筑。这些建筑物无论新旧,对于外来者(非金融区工作者)来说都显得有些神秘莫测,你根本无法窥测到内里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伦敦金融城经历了两次巨大磨难。一次是1666年的伦敦大火,几乎毁掉了它五分之四的建筑物;另一次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对伦敦的大轰炸,几近三分之一的建筑物遭遇灭顶之灾。灾后的两次重建,使得这座世界驰名的金融重镇每一次都如凤凰涅磐,荣光依旧。

 

行走泰晤士河(二)
午饭时间银行家们聚在酒吧外享受难得的放松。背景是伦敦大火纪念碑。

 

该地段的泰晤士河健行道因岸边私人会所或建筑物的阻隔,不时会引导你离开岸边穿行于内街之上,在伦敦桥附近重回岸边。过伦敦桥后不久,你会被持续不断、清脆悦耳的教堂钟声(疑似电子合成)所吸引。这是由St. Magnus The Martyr Church教堂钟楼所传出,与左边马路的不远处伦敦大火纪念碑遥相呼应。这钟声是否跟其有关,不得而知。继续沿河岸东行很快到达伦敦塔。像任何时候一样,伦敦塔四周总是游人如织。塔桥依然成为游人留影的最佳背景。

 

行走泰晤士河(二)
圣.凯瑟琳码头停泊的皇家游艇

 

从塔桥桥底穿过,即到达圣.凯瑟琳船坞。远远就看到人们聚集在泰晤士河进入船坞的闸口,观看游艇驶进船坞的情景。船坞内停满大小各式游艇。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斑斓多姿。栈桥边的餐厅酒吧户外,坐满享受美酒美食的人们。该码头的东侧靠近泰晤士河边,有一间挂满花篮的木质楼房,仔细一看竟是“狄更斯旅店”。左边三层古朴木质楼房分别是酒吧、匹萨店和烧烤店;右手边是住宿的旅店。据说狄更斯的很多作品都在这里写就。人们慕名而来,或坐在户外小花园享受阳光,或登临二、三楼的临水阳台享受码头美景。我们很后悔在金融城附近找洗手间而在麦当劳解决了午(快)餐问题,否则.......,那该多美!

 

行走泰晤士河(二)
狄更斯的很多小说都是以码头区生活为背景


行走泰晤士河(二)
酒吧和饭馆以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为卖点吸引食客


离开圣.凯瑟琳船坞后,泰晤士河健行道又引导进入码头区主街(Wapping High St.)。从此处一直到金丝雀码头都是由原来的码头仓库改造而成的公寓,经济实用而不乏品味。有些面向泰晤士河的公寓甚至有自己的私人小码头和岸边活动区。走在如今的码头区,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狄更斯笔下贫困交加、娼盗横行的地方。 

 

行走泰晤士河(二)
虽然阴天,但码头仓库改造而成的公寓投影在水面上仍然显得别有风情,背后是伦敦金融城众多标致建筑物


进入金丝雀码头后,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极具现代感的摩天大楼成为主角。标志性的加拿大第一广场及其周围楼群,吸引世界顶级金融公司进驻,成为伦敦新的金融中心,大有与市中心的金融城分庭抗挣之势。据说,金丝雀码头地区吸引很多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在此投资置业。行走在河边的木质栈道上,很容易碰到亲切的亚洲面孔。

 

行走泰晤士河(二)
金丝雀码头附近的部分现代建筑

 

抵达金丝雀码头附近已是傍晚六点半左右。从出门到现在已经七个多小时。算一下步行距离,也不下七英里了。本打算邀约住在附近的年轻朋友出来一起吃晚饭,但想到没有事先预约,随即打消念头。返回Limehouse 站乘轻轨,然后在Bank站换乘地铁回家,结束了本次徒步泰晤士河北岸的行程。


行走泰晤士河(二)
从泰晤士河岸边遥望新的金融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