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的喜悦

标签:
高尔夫友情微信互联网谦谦君子 |
分类: 偶有心得 |
我和F最后一次见面差不多快三十年了。那是在我们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怀着那个年代“文学青年”的作家梦,我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来到北京,期待能得到当时中国“最可爱的人”军旅作家的指导。虽然未能得偿所愿,却见到刚分别不到一年的她。因为所学专业不同,也因为个人机遇不同。大学毕业后,一个南,一个北。两个从踏进大学校门开始就“情投意合”的姊妹淘(用现今的话说就是闺蜜),从此天各一方。那次短暂的见面,美丽温婉的她,平静优雅的生活态度,让内心多少有些青春漂浮、躁动的我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别样思考。
接下来的近十多年时间里,虽然间或从不同的渠道得知她后来离开颐和园后面的那个大院,转到了国家某部委工作,并因为专业特长和义务能力强,一路干得风生水起。我也“上山下海”、南沙西沙地一路奔忙。但我们却始终没有机会见面。再后来,自己因为职务的变动,在不同的岗位和城市间跳跃穿梭。最终,又因为老公工作变迁,离开岭南那座大城市,我们一家去了大洋的彼岸。等重新回到东方,并从锦簇的花城迁移到这个“微笑的国度”时,距离我和美丽的F最后一次见面已经是差不多三十年了。最后的十年间,因为有了互联网,也因为国家机关开始实行政务公开,想到F的时候,我就到网上google一番。依然美丽优雅的她,公务繁忙、穿梭各地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每当这时,我都会在内心默默为她祝福。当然,有时偶尔也会悠然升起一丝莫名的羡慕和嫉妒之情。不禁在内心感慨:工作中的女人多么美丽!
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在跟一位同校师兄高尔夫球叙时,谈到了我们共同的校友和朋友。这再次勾起我与她见面的愿望。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网络转播和沟通工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两个多年未见的好姊妹淘变得近在咫尺。首先是电邮,然后是“微信”;先是文字沟通、后是图片传输。刹那间,几十年的疏离和“雾里看花”、暗中欣赏,在轻轻的指尖滑动中变得触手可得、亲密无间、鲜活灵动!我们一家在北美大陆“处处留情”时,正直她们一家在英伦半岛耕耘收获。我活跃于球场、健身房时,她正奔波于中国各地为外贸出口大国搭桥修路......。虽然,这期间彼此错过了很多可以见面的机会,虽然现在的“见面”还仅停留在电邮、微信互动,虽然这样的重逢所带来的惊喜,丝毫也不逊色于面对面的重逢,但我依然期待着我们再次见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