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蓝色国土上
(2012-05-07 15:37:08)
标签:
南沙黄岩岛赤瓜礁菲律宾杂谈 |
分类: 偶有心得 |
一段时间以来持续升温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经常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次永生难忘的航行。那时,中国海军因为“赤瓜礁海战”击沉、击退了在该海域挑衅的越南军舰,陆续在南沙群岛修建了包括永暑礁、华阳礁等在内的6个礁堡,并派出骁勇善战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常年驻守。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新华社、解放军画报社的几位记者就是为了了解和记录海军陆战队官兵艰苦卓绝的守礁生活而搭乘中国海军综合补给船“南仓号”前往南沙群岛采访的。
我们从湛江港出发,途径西沙群岛抵达南沙海域,任务完成后返回湛江港。前后两周时间。曾先后登临永暑礁、华阳礁、渚碧礁、东门礁、南熏礁、赤瓜礁等。4月份的南沙海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以说是风平浪静。深蓝色的海水像绸缎一样华丽、妩媚。黄昏时,落日余晖洒满甲板。不时有大片的飞鱼在船舷外掠过。换乘登陆艇登礁时,经常有几十只海豚围着登陆艇游弋,并引导登陆艇绕过暗礁安全登陆。每当傍晚在第二天要登陆补给的另一个岛礁外锚泊等待时,补给船上的官兵会提供给我们超粗的鱼线和钓勾(根本无需钓竿),用鱿鱼当诱饵,让我们在船舷边依栏垂钓。不一会有鱼儿上钩,光收线就需花上十几分钟。由此可见南沙海域的水深非同一般。钓上来的大多是红石斑鱼。鱼儿在甲板上蹦跳几下后就失去了生命迹象。水兵告诉我们说,这是深水鱼突然离开水面后骤然减压造成的。用这种红色石斑鱼煮成的鱼汤连盐都不需要放,细嫩鲜甜,美味无比。
南沙美丽的海景给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大陆的人留下了甜美的印象,但对那些常年驻守岛礁的官兵来说则是另一番景象。永暑礁是6个岛礁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也不过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户外温度每天都在摄氏40-50之间,因为高温、高湿(度)、高盐(份),官兵宿舍的空调机一般寿命不到两年。也因为高温,加上淡水(每人每天只有两茶缸的淡水)和新鲜蔬果供应不足(全靠补给船从大陆运来),皮肤溃烂和口腔溃疡成为守礁官兵最常见的病症。而最让常人难以忍受的还是那种每天面对不变的大海和相同面孔而带来的孤独和寂寞感。这一点连动物都适应不了。一开始,为了增加防卫性,南沙守礁部队曾经尝试每个岛礁配备一只训练有素的警犬(除永暑礁外每三个月轮换一次,跟守礁官兵的轮换频率一样),但是三个月下来,机敏警觉的警犬变得神情呆滞、行为懒散、倦怠,比陆地上寻常百姓的家犬还缺乏斗志。与警犬相比,我只能说,南沙守礁官兵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杰出英雄!
当我们在永暑礁参加世上独一无二的“礁宴”时,官兵们高举斟满烈酒的茶缸,面向北方(祖国大陆的方向),遥祝祖国富强、亲人安康时所发出的阵阵吼声,让我喉咙哽咽、毛发倒立、两眼浸泪,所有人世间的追名逐利都变得渺小而无谓。守礁官兵齐唱一首震天动地、雄浑激昂的《咱当兵的人》更是荡气回肠、别有滋味!......补给船到达南沙海域后,每天夜里航行,驶向下一个岛礁,次日上午趁海水涨潮时换乘小型登陆艇登礁补给淡水等生活用品,落潮时返回船上。前后不过两个多小时。我和另一位女记者,是首次允许女记者随船登礁采访。当我们登上当时只有不足十人驻守的渚碧礁时,我被两名年轻的战士拦住并满脸涨红地请求说:可以让我们好好看看你吗?惊讶之后,我恍然大悟!年轻的守礁战士,每天面对的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和似火的骄阳,见到任何来自大陆的访客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更何况,年轻的他们连续数月除了一同守礁的战友外,根本见不到任何异性朋友。想到这里,我立即大方地说:可以!尽管看。我脸上虽然推着微笑,内心里却十分后悔登礁前没有略施粉黛,不能为小战士的“大饱眼福”锦上添花!......进到小战士的宿舍内,高低床的床架上插着的一束褪色的绢花,这让仅比他们年长几岁的我再次感触良多......。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守礁官兵中不知是否有人已从士兵成长为将军?也不知当年那位未饱眼福的小战士是否迎娶了美娇娘?二十多年,中国的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南沙守礁官兵的生活设施和供给情况也定是今非昔比,但守礁官兵所承受的艰难与困苦,依然是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和平与富足生活状态的人所能难以想象的。他们为守卫那片遥远、神圣的蓝色国土所表现出的忘我英雄气概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尤其显得弥足珍贵!何时能再次登临那片更为遥远的蓝色国土?黄岩岛对峙会否以赤瓜礁方式解决?我不得而知!但我会永远记住在那片遥远的蓝色国土上有一群比警犬机敏、比大海包容、比骄阳热情的海防守礁卫士。他们是新世纪最值得敬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