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乡发展失衡 加重泰国淹水状况

(2011-10-26 09:08:59)
标签:

泰国

水灾

曼谷

城乡差异

城市化

分类: 第三只眼看泰国

上周末到住家附近的Central Plaza 计划购买蜡烛(万一停电用)。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超市时,赫然发现超市里挤满了顾客。很多货架都空了。蜡烛没的卖,甚至想买的棉签都断货。很多货品贴着减价甩卖的标签。我本以为是因为顾客贪便宜(一般情况下,这家超市的商品价格比其他超市贵些)而抢购,但今晨,因冰箱没有牛奶了,便下到楼下的SEVEN ELEVEN买牛奶。但进到店里,发现此前充足的牛奶和面包都已经不见踪影。再回头看看店门外用沙袋筑起的半米高的挡水墙,我明白了:位于一楼和低洼处的商家为了最低限度地减少损失,已经开始不进货或减少进货,并低价卖掉现有的物品。正大集团名下的莲花超市更发布通告说,由于供货商无法及时供货,从明天起,旗下的所有超市暂停营业。泰国电视并报道说,一个月来曼谷市政府尽全力保护的自来水厂附近区域也已经进入危机状态。回家把所有的锅碗瓢盆装满水以备不时之需,似乎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许正如昨天半夜曼谷市长所警告的:水患真的要来了。曼谷人也应该开始行动了。

 

下面的这篇文章也许会对眼前的曼谷水患作出一些解释,也为中国日益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敲响警钟。

 

                                           首都偏好 泰国水患现形

 

     过去几天,我在恶水环伺的曼谷市区最古老的朱拉隆功大学参与国际会议,这个由总部设在台湾中研院的“太平洋邻里协会”所主办的会议,本年度会议主题对照最近遭逢百年大水肆虐的泰国是再适时不过了:经营全球变迁。

 

     东南亚国家每年都有季节性降雨,水患可说是司空见惯。但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加剧,各种极端气候与极端降雨便更容易产生;台湾近几年来的雨灾部分也是此全球趋势的结果。当然,任何当代的水患都不可能是“纯天灾”,而必然是夹杂着各种人为的因素在其中。

 

     当地一家媒体便指出造成严重水患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许多建设与工程破坏原本应保留与保护的适当排水系统,包括:道路与小区的兴建,以及工业区的用地选择等。毕竟,泰国西半部的主要地形为北、西、东均为山地,因此每年降落于北部的季节性豪雨只能往南部流动,而南部则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曼谷及其周遭主要工业区的所在地,这些人为设施必定会阻碍大水宣泄的,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迁加剧的时代。

 

     此次的百年水患也另外掀起了一场曼谷与非曼谷居民之间的矛盾。社会学在分析国家发展不均衡问题时,指出了“都市偏好”(urban bias)的现象,亦即都市往往享受各种高比例的建设经费以及医疗与社会服务设施,而这个现象在各国的首都更是如此,我们可以说这是种“首都偏好”(capital bias)效应。在全球风险社会的时代,首都偏好效应也还包括尽可能将风险与灾难隔绝在首都之外,此次的水患将此效应展露得淋漓尽致。

 

     泰国的水患其实已经持续好一阵子了,除了已经造成三百多人死亡之外,农田淹没、居民被迫疏散、窝居在高架路上或高楼层房舍者更是不计其数。但是直到大水开始淹没了曼谷郊区的工业区并逼近曼谷,泰国政府才致力于解决此水患,国际媒体也才开始正视此问题。然而即使曼谷的报纸以及新闻不断地报导水患危机,曼谷市中心的购物/娱乐商场仍挤满了购物与游乐人潮,丝毫不受这个全国性危机的影响。为何如此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用大量的沙包在曼谷北边四十公里左右处筑起了长长几道防洪提,为的就是要保护曼谷不被大水侵扰。

 

     然而,当北边的水被曼谷的沙包档下时,这些水只能继续留在非曼谷人居住的原地,或往曼谷的东西两侧淹没;于是这些看着曼谷人还好整以暇地逛街购物的“非曼谷人”不爽了。报纸的意见栏与社论一再出现如下标题内容:“曼谷人应分担重担”、“该是轮到曼谷人受苦的时候了”、“现在是曼谷人尽他们义务的时候了”。一幅漫画更是道尽乡下农民不满的情绪:一位在高高沙包环绕内的体面人士对着沙包外全身泡着水的农人说:“我的游泳池与按摩池都安好,谢谢你的关心。”农人则没好气的说:“你可以开始将它们改成稻田了,因为很快的你得要种自己的稻子,这都多亏政府的"先淹农人"政策。”

 

     大概是感受到曼谷外围民怨的加深,泰国政府终于在上周四开始“很大方”地开放大曼谷地区的运河水道让北方大水宣泄,不过还附带保证不会造成曼谷市区内的淹水。然而过去几天证实这样做还不够,政府也终于准备好要让大曼谷市区成为北方恶水宣泄的通道了。

 

     作为全泰国的政治与经济核心,曼谷的重要性当然无须否认。但是当北方饱受淹水之苦已久,政府还延续大水遇到首都就转弯的“首都偏好”措施而让首都以外民众继续承受淹水灾难,这对于喂养泰国乃至全球众生的乡下农民而言,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注:作者纪骏杰为台湾族群文化研究者)

 

                   

                 城乡发展失衡 <wbr>加重泰国淹水状况
                 被淹的街巷                              图片取自The Nation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