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谦谦君子
谦谦君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26
  • 关注人气:2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村活着的古城

(2011-08-18 17:26:47)
标签:

文化

旅游

淄博

周村

葛优

古城

杂谈

分类: 读报有感

今天看中时电子报,有幸看到台湾记者李锌铜所写的有关古城周村的文章。读罢,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高中毕业离家到外地读大学前的17年里,一直生活在记者笔下的这座古城。此后的几十年虽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漂泊,儿时的玩伴和旧时景物却经常出现在梦里。有时,借出差、休假的机会也曾短期回乡探望亲友,但因为家人和朋友绝大多数已经离开周村,搬往淄博市政府所在地的张店定居。因此,除了近几年趁探家的机会到父亲及哥哥墓地所在地的墓园(在周村境内)扫墓外,儿时曾经生活过的周村北门里、棉花市、下河、大街(均为街道名)等街市反而几十年来再没有踏足过。想来,不禁茫然。

 

曾经听人讲过,葛优的获奖电影作品《活着》,就曾以周村的大街拍射实景;电视剧《大染坊》更是完全取自周村的风土人情。爱屋及乌,特将李锌铜《周村活着的古城》转载如下,聊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周村活着的古城

 

周村,一個帶著些傳統土味的地名,卻是已繁華了400多年的商業之都;雖然只有不到百分之五被保留了下來,但走進老商街,保存之完整讓人驚訝,被譽為「活著的古城」。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的周村,是魯商發源地,早在千年之前,這裡就有了商業,隨著時代演進,周村成了繁盛的商業城,尤其在明清之際達到巔峰。乾隆皇帝曾將「天下第一村」的名號御賜給了周村,在當時,周村可是名滿天下的江北大商城。

 

     熙來攘往的周村,熱鬧了400年,擋不住時間磨蝕,在歲月中逐漸風化,目前仍保存約5公頃最精華街區,似乎企圖讓時間停止,留住幾許能讓後人回味的風華。

 

                              明韻宋雨唐風

 

     走進古商城,灰階的石板路從腳下向前方延伸,風格各異的古屋倘佯在古路兩側,偶爾的古瓦翠簷,三五棵綠樹探頭,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愈走愈深遠,愈看愈回頭,走過了明清風韻,也走過了宋雨唐風。

 

     仔細看去,這裡有飛簷斗拱的建築,有阿拉伯風格的遺存店家,也留下了些許清代洋務改革的痕跡,格局錯落有致,門面變化多端,再加上古色古香招牌商匾,就知道「活著的古城」的確其來有自。

 

     灰色大旗上,兩個「刻章」的大字,告訴人們這裡是刻印老店;「周村煮鍋」是古代版的火鍋店;裕祥茶莊保存了老的茶櫃;還有泉祥、鴻祥、三益堂、英美菸草公司、南洋兄弟菸草公司,都是知名的老字號;周村燒餅、大染坊更是名家。

 

                               報馆商號尋回古味

 

     在這裡,可以在老報館裡,找出數十年前出生日當天,大陸究竟發生了啥大事,可印下報紙帶回家;也可在票號裡,請人以古法寫下古代的「支票」,帶回家紀念。

 

     大陸古鎮何其多,周村的鮮活之處,就在每天都有「活把戲」上演。在商街上,如果看見人群全擠了過去,鐵定有好戲可看,千萬別放過。就在市街洋樓上,半掩顏面的美嬌娘,正準備拋下手中的繡球,找個如意郎君;樓下的男士個個奮勇爭先、準備搶得美人歸,卻是個個陰錯陽差,繡球落到了台下姑娘手中,於是就來了個現代版的「閨女嫁姑娘」,大夥看得有趣又嫉妒。

 

                               魔戲  處處鮮活

 

     在街頭另一角,路旁只擺了竹筐挑著竹籃的「清朝剃頭挑子」,一身灰衣素戴,小瓜圓帽下掛了副老眼鏡,眼鏡下方是一把枯草乾鬍子,始終一動也不動,但可別以為這是假人,他可是會隨時抓抓耳朵扭個身子,馬上嚇壞一堆人。如果真想剃頭,當然沒問題,這可是如假包換的剃頭老師傅。

 

     來到周村,千萬不要走馬看花,就在兩側的古店院落中,有古代活器物展,有小朋友可以動手玩的古代農具;街上還有許多雜耍、魔術表演,甚至還有八哥鳥在屋簷下的鳥籠中,學者遊客咯咯咯的傻笑,就在這片氣氛中,周村真的讓人感覺「活了過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